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专题活动 > 美丽乡村浙江样板 > 示范县 正文

第一批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安吉县

2016年09月30日 09:52:21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作者:编辑:陈丽丹

  安吉县是“两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和国家标准制订地,自200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安吉县始终坚持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现县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从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等四个方面持续对美丽乡村进行创新和完善,实现美丽乡村“连片美”、“持久美”、“内在美”、“发展美”、“风尚美”、“制度美”,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先后成为中国首个生态县、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中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中国金牌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美丽中国最美城镇等。

  主要做法

  以规划为龙头,精心绘制美丽乡村蓝图。结合县域实际、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和建设规划,统一整合,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的原则,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建设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以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一是注重规划衔接。以县域总体规划为龙头来统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与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实现空间布局、功能分布和发展计划的统筹协调、紧密衔接,实现“三标合一”。在此基础上,注重规划的全覆盖和可考核性,有序编制美丽乡村、风情小镇、优雅竹城规划,完成交通、旅游等各类专项规划,形成了覆盖城市乡村、涵盖经济社会的规划体系,构建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域到局部、从综合到专项、从指标到空间、从用地到景观整体衔接的规划格局。规划内容转化为定性定量的工作任务和具体行动。二是城乡统筹布局。将全县作为一个美丽乡村大景区进行规划打造。将村落和集镇作为景点打造,尊重自然美,充分彰显生态环境特色,抓自然布局、融自然特色,不搞大拆大建;注重个性美,因地制宜,根据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特色、人本文化等进行分类打造,全面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结合区域的产业特色、人文特色、环境特色,打造了“黄浦江源”、“中国大竹海”、“昌硕故里”、“白茶飘香”四条乡村旅游精品观光带。三是尊重群众意愿。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参与者、受益者,更是决策者。规划成果只有“接地气”,群众才能真拥护。按照规划设计“专家设计、公开征询、群众讨论”的办法,经“五议两公开”程序来确定,以确保村庄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群众满意。

  以建设为契机,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品质。2008年到2012年,安吉县完成首轮美丽乡村创建,创建村覆盖率高达95.7%。2013年起,安吉县开启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三年来已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12个,南部片区、西南片区美丽乡村精品观光片区基本形成。一是高标准设定建设目标。打造“布局优、村容靓、生活富、身心美”的“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做到“综合性强、可看性强、可学性强”,确保创建后特色鲜明,示范引领内容丰富,启迪效果明显。坚持高门槛准入,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全覆盖、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确保示范村建设水平一流、成为标杆。二是高起点设定准入条件。申报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必须满足首轮“中国美丽乡村”创建以后有成效、村班子战斗力强有业绩、集体经济收入稳定有增长、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等工作任务以及完成各项相关规划编制的等五项准入条件。三是大力度提高补助标准。对通过考核的村实行以奖代补,对通过考核的村实行以奖代补,根据创建村考核得分不同档次实行不同标准的以奖代补,一、二、三等奖获得村在每村200万元基础奖的基础上,分别按人均2000元、1500元、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四是全方位布局连片提升。在开展精品示范村创建的基础上,自2015年起,每年投入财政资金近亿元,整体布局、梯度推进、连片提升精品观光线和观光区域。

  以管理为手段,持续保持美丽乡村美丽度。安吉县高度重视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工作,自2009年起坚持“月督查、月通报、年考核”的办法,不断完善《中国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通过扩大考核范围、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创新管理方法等途径,巩固扩大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一是建立县、乡镇、行政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县农办等八个部门共同成立督查考核办公室,实行月检查、月巡视、月轮换、月通报和年考核5项工作机制,对全县各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农村社区)实行分片督查,重点对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园林绿化养护、生活污水设施管理等多项内容开展日常监管和量化考核,同时围绕农村重难点问题开展专项主题督查,实行专报专刊予以通报。二是实施美丽乡村动态监管。建立美丽乡村黄牌警告、降级、摘牌和复评制度,对考核不合格村给予警告、降级,严重的进行摘牌,取消美丽乡村终身制。同时,经济责任考核、行政责任考核等都已形成成熟的机制。三是探索农村物业管理标准化。鼓励机制创新,探索城市物业进农村,试行物业管理社会化、公司化、标准化运作,乡镇通过市场运作,将环卫保洁整体打包交由专业物业公司管理,或将部分区块保洁、绿化养护等项目外包给专业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处理。2013年开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制定出台《安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办法》,建立五种“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模式,编制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地方标准,印发《中国美丽乡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五是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实施以村规民约为主要手段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县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将限药减肥、制止毁林开垦、乱收滥猎、乱葬滥埋、野外焚烧等纳入长效管理。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开展了“利剑行动”、“铁拳护林”、“绿盾护林”等系列森林资源保护专项行动,成功申报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动了竹溪和南北湖省级湿地公园建设。

  以经营为目的,积极推进美丽乡村转化。安吉把美丽乡村做出了品牌,并以此为核心,不断把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大力推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突出把休闲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按照“泛自然博物园”、“四季家园、安吉景区”布局,全力打造县域大景区。引进推进一大批优质高端的重大休闲旅游项目,形成以省级灵峰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19个重大休闲旅游项目集聚的25公里高端休闲产业带。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按照“一乡一张图、全县一幅画”的总体格局,加快农业“两区”(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推进“产品变礼品、园区变景区”。成为全省唯一“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形成林下培植、林下养殖、林下休闲三大模式,竹林生态化经营、合作化经营、全产业链经营取得发展,竹产业年产值达到190亿元。森林旅游稳步发展,年收入达到52.2亿元。三是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经营转化。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考核指标,引导乡镇和行政村重视美丽乡村经营。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型、生态农业型、项目带动型等多种村庄经营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主要成效

  实现了“一片美”。城乡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融合。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县域控规全覆盖为契机,深入实施“多规融合”,更高品质推进“三级联动”。安排106亿元启动实施“优雅竹城”提升五年计划,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积极打造通航小镇、影视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首批建设的5个风情小镇今年将展示形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引进项目开发教科文新区,引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按照“全域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的要求,对四条美丽乡村精品观光带进行巩固提升,目前已完成“大竹海”精品带建设,按计划每年一条,三年内完成四条精品观光带改造提升;对西南片区乡镇进行整体规划,实行组团发展;完成“数字安吉”地理信息框架平台建设,建立了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美丽乡村地理信息系统,编印了《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地图》。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域化覆盖。按照后五年完善提升的计划安排,从2013年开始启动规划保留自然村延伸扩面工作,2016年重新启动了8个未创建村和15个未提升村的美丽乡村创建,预计今年底将完全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行政村全覆盖,规划保留自然村建设完成90%以上;到2017年,实现美丽乡村规划保留自然村全覆盖。同时,从2015年起,县财政每年投入近亿元实施美丽乡村连片提升工程,2015年完成以大竹海景区为核心的南部片区60公里干线两侧的景观提升;2016年完成以黄浦江源景区为核心的西南片区景观提升。

  实现了“持久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强势推进。连续开展两轮“山青水净”专项行动,设立环境治理“集中推进日”,每月一次连续开展42次集中推进活动,打好“三四五”联动“组合拳”,通过拆改结合、拆建结合、拆转结合、拆绿结合、拆治结合,拆出了美丽乡村建设新空间,改出了世界绿色人居的新形象,成为全省首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建立了农村污水治理四级联动、四级共治、责任共担的组织网络和工作格局,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行全面升级换代,形成了“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有效破解农村生活污水长效管理难题。到2015年底,全县新增受益农户30110户,工程建设投入3.5亿元,农户受益率达到75%以上。获得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和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成功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2016年,计划完成所有规划保留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受益农户11750户,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农户受益率达到91.2%。农村长效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巩固提升。持续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强化美丽乡村动态评价和过程监管,累计摘牌处理6个村。引入竞争机制,探索城市先进物业管理进农村,目前全县共有5个乡镇(街道)整体采取卫生保洁外包模式,有8家物业公司参与。到目前为止,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村累计达到97个,全覆盖乡镇达到7个,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集约化处理积累了经验。2016年下半年计划再新增垃圾分类处理村36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2017年完成全覆盖。

  实现了“内在美”。样本引领取得显著成效。按照全面惠及和重点打造相结合的要求,已建成精品示范村12个,目前在建村16个(含今年验收9个),培育村26个,到“十三五”末,全县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将达到50个左右。鄣吴村等8个村列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建设对象,已累计投入4992万元,均完成时序任务。以“五美庭院”为基本标准创评美丽乡村样本户6800余户。农村公共服务搭上信息化快车。成立了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县广播电视数字网络资源优势,以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美丽乡村,实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至2015年底,项目已投入9050万元,“智慧乡村”基础设施已实现县域全覆盖。目前,除了利用全县数字电视高清机顶盒,建成了服务全县广大百姓的信息化政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以外,全国首家椅业分销平台—安吉购椅业分销体系已于2015年6月成功上线,去年营业额达到2000万元,分销商3000余家,2016年分销平台将重点拓展省外市场。美丽E家农村电商已经布点102个,2016年将全面覆盖安吉所有中心村。下一步还将重点实施安吉云平台建设。

  实现了“发展美”。精准扶贫扎实开展。2009年以来,连续制定两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启动“五年强村”计划,采取一村一策、逐项申报、审计考核等办法,精准帮扶,到2015年底,村级集体经济经常性年收入1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完成转化。2016年开始,按照“提升富裕村、壮大一般村、转化薄弱村”的工作思路,启动新一轮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的良性滚动发展。2013年启动新一轮低收入农户调查认定和收入倍增工作,共认定全县低收入农户13739户、29614人。2015年底全县省定标准低收入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元,增幅较2013年增幅达到35%。同时通过临时救助、产业帮扶和纳入“五保低保”等方式全面消除“4600元”以下贫困人口现象,共计67户、158人。在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中,我县建立了合力帮扶的工作机制,实行11个部门的信息共享,并严格落实部门、乡镇、村三级帮扶责任,力求做到了信息掌握准、政策把握准、帮扶措施准,帮扶效果明显,在去年全省核查中受到考核组的好评,相关信息得到熊建平副省长批示。乡村经营成效显著。践行“两山”重要思想,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深入实施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继出台了乡村经营行动计划和激励政策,搭建起了“县为主导、乡镇为主体、村为基础”的三级经营体系,强化美丽乡村品牌化经营理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体验、生产配套、物业经济和文创产业等业态,一批经营示范村脱颖而出,形成了乡村经营的浓厚氛围。以“一核四带五区”为构架,建设美丽乡村“大景区”,乡村旅游得到迅速发展,凯蒂猫家园、“大年初一”风景小镇等项目相继开业,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1475.2万人次,旅游收入174.3亿元。申请安吉白茶母子商标和原产地保护制度,品牌价值达到29个亿,仅安吉白茶一项为安吉农民人均增收5800元,占农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

  实现了“风尚美”。人文乡村建设特色鲜明。重视“人”的建设,农村民主管理水平和和村民素质有了极大的提升。创新建立了安吉幸福指数评价体系,拥有了第一所普通高校,建成了一批不同地域特色、不同文化类型和不同展示方式的村落文化生态展示馆,农村乡土文化得到全面挖掘和繁荣,使广大农村真正成为城乡居民共同的心灵家园,全县人民的获得感持续提升。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重视创新社会管理,按照“村民大会集体商量、村级组织自主申报、农民群众全员参与”的原则,确保农民享有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开设群众说事室、幸福促进社、书记百姓面对面等各类活动载体,畅通民意,全县社会秩序平安稳定,获得浙江省平安创建“十一连冠”。基层党建活力迸发,美丽乡村建设中,各村班子比着干、争着干、抢着干,两委班子凝聚力增强,威信提高,形成了“干部干事创业、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文明乡风得到大力弘扬。全面启动“文明相伴·美丽相随”主题活动,编写《生态安吉县民守则》,开设学校地方课程,把生态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普及生态文明意识和相关知识。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细胞工程”建设,按照“院有‘花’香、室有‘书’香、人有‘酿’香、户有‘溢’香”的标准,成功创建星级美丽家庭7万余户,美丽家庭示范村落56个。编写村史、村歌,弘扬好家风,建立“安吉好人馆”,编撰“千村故事”,建立“千村档案”,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从“风景美”向“风尚美”的转型,真正发挥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了共美共富共治共享格局。

  实现了“制度美”。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扎实推进。全面完成“三权确权”发证工作,做到应发尽发,完成率达到100%。成立县、乡、村三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林业改革加快推进,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林权股份合作”模式作为试点在全省20个县市推广。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吉实际,在深化农村产权管理、农村金融创新、行政审批精简、生态转移支付等领域做了多项尝试。开展林权抵押贷款10亿元,投入林木政策性保险资金500余万元。2015年8月,依托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工作的政策资金,成立了安吉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大胆突破传统思维,将农业产业主体的信用、资产、权利充分组合评判,为农业生产主体创新担保形式,在担保中盘活农业生产资源,目前联合社已吸收社员279家,社员范围覆盖全县全行业。2015年由联合社提供担保取得农商银行贷款103笔,金额5575万元;联合社内部短期直接融资56笔,金额5119万元。今年上半年,我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成功获得国家开发银行27亿元融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还要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进一步释放更多改革红利。美丽乡村标准制定形成系列成果。2014年、2015年,我县相继领衔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省标、国标的制定工作,并多次在国标委、住建部、环保部等高层次会议、论坛上交流经验。目前,我县正在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FOUCSE)合作,将乡村建设标准国际化,充分彰显安吉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标准。安吉是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已完成多项阶段性成果。日前,安吉又发布了全国首个美丽乡村水环境地方标准《美丽乡村水环境优美村创建标准》,2014年到2016年,已有20个村开展了水环境优美村创建活动,其中7个村通过验收。下一步,我们还将尝试美丽乡村国家标准认证工作。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近年来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更高标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美丽乡村建设全域化、景区化的目标还没有最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综合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管理延伸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农村综合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不够,在体制机制的探索上与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姿态不协调,并且还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乡村经营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成效还没有充分显现,大部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造血功能不强,尤其是偏远山区经营路子不宽,传统产业对农村增收的支撑力减弱,亟需挖掘新的增长点,创新业态和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成果转化;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化,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维护以及垃圾减量处理等对资金、技术和人的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管理的机制创新是一项新的挑战,农民素质的提升任重道远。

  下一步,安吉县将以此次争创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为总抓手,以《浙江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为指导,围绕美丽乡村升级版打造,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抓美丽乡村再提升:

  全域化覆盖,让美丽乡村联网成片。2016年完成首轮美丽乡村建设行政村全域覆盖、2017年完成自然村全覆盖。每年安排涵盖“山水田林路”的连片提升美丽乡村新景观建设项目,补齐短板,增添特色,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群众生活品质。分级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和美丽家庭,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品质化推进,让美丽乡村精彩纷呈。按照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要求,更高品质推进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三级联动”,不断提升城乡宜居水平。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移步换景的要求,高标准打造一批精品示范村,实现美丽乡村从普惠型向精致型转变,使美丽乡村更养眼。

  产业化经营,让美丽乡村活力迸发。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有效突破美丽乡村经营的瓶颈制约和制度障碍,加快形成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美丽乡村经营模式。注重农旅结合,文旅结合,农商结合,大力发展新型业态,着力打造农业“两区”升级版、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子商务升级版,大力营造村庄经营氛围,努力做大集体资产做强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人本化落实,让美丽乡村和谐幸福。把“人”的建设作为下步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突出人文关怀和价值重塑,形成共美共富共治共享格局。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培养法治意识,扩大民主参与,改善乡村治理,提升道德素养,继承优良传统,倡导文明乡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型,让“山水美、生态美”与“人文美、精神美”相得益彰,使美丽乡村更养心。

  立体化统筹,让美丽乡村共建共享。进一步开阔农民放眼全局的视野,敞开农业走向市场的大门,拓宽农业接二连三的路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把农村建成城市的后花园,建成城市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新天地。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让群众广泛参与,在建设中开阔视野,塑造新型农民,让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教育农民,改造农民,提升农民的大舞台。

  标准化引领,让美丽乡村全国示范。做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的宣传推广,开展美丽乡村国家标准认证,推动标准化管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科学总结我县从县城到乡镇到农村的三级联创,从建设到管理到经营的全面发展,从政府推动到群众参与到社会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向全国示范,使安吉真正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基地。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 2016·美丽浙江——寻找外国人眼中的最美乡村
  • 浙江“百镇梦想”征集活动即日起接受乡镇报名
  • 蚂蚁金服农村普惠金融大事记
  •  
  • 奔跑吧,特色小镇

城市观察

台州特色小镇创建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台州特色小镇的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制造业特色,创建必须突出制造业的重要性。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主办 电话:0571-85311493 QQ群:106862457 官方邮箱:zjczw2014@163.com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社裙楼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