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小城市 > 塘栖 正文

标本兼治科学管理 运河古镇治水“还河于民”

浙江城镇网专访塘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计子法

2014年08月18日 10:51:1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 作者: 记者 王铮铮 编辑: 陈丽丹

   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 08月18日 讯 (记者 王铮铮)由网信办、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联合主办的“治水美镇·浙江样本”大型网络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浙江城镇网记者分组赴各地走访参评乡镇,近日走进杭州余杭塘栖镇,感受“五水共治”给运河古镇带来的变化。塘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计子法接受了记者采访,讲述塘栖的治水过程和有效举措。

       记者: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五水共治”,吹响了浙江大规模治水行动的新号角。塘栖镇最迫切要解决的水问题是哪个方面?在治水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措施和亮点?

  计子法:塘栖因水而兴,因水而名,镇域内河道纵横,共有各级河道58条121.7公里,最迫切要解决的水问题还是治污水,目前河道“三清”(清船、清网、清垃圾)工作已行到位,垃圾河、黑臭河整治、污水治理等工作正有序推进。编制一河一策,所有工作项目化,镇、村作战图全部上墙。在工作中尤其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关注容易出现的问题,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做到标本兼治、科学管理。

  具体做法首先是标本兼治,既立竿见影又着眼长远。“五水共治”既要治标,立竿见影;又要治本,着眼长远;更要完善机制,长效保持。为此我们专门建立了“三三三”的工作体系:三项清理治标——按照“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边无堆积物”的标准开展河道及河岸的清船、清网、清建筑垃圾工作。自去年年底开始,全面实地普查,确定“三清”工作内容,至今年7月初全面完成。全镇共清理大小沉船983艘,清理建筑垃圾1.95万立方,清理各类网具4898口。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落实长效管理,通过市场化手段落实河中、河岸一体化保洁。三类工程治本——有序推进污水处理、水利建设和清淤疏浚三类工程。10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试点区块和3个截污纳管项目全面开工。小水利着手实施;大水利防洪工程方案设计正广泛征询意见。河道清淤完成测量37条,完成设计14条,启动9条,完成3条。三项机制保障——落实块抓条保的责任机制,条上以工作组实施监督指导,块上以责任书落实到村。落实全面公示的监督机制,以河长牌、河道保洁检查结果公示牌、“三清”工作进度公示牌、污水治理工程进度公示牌等形式全面接受群众监督。落实全民参与的合力机制,出钱出力,参与监督,动员全社会参与到“五水共治”行动中。

  再次是科学管理,既快速推进又确保质量。“五水共治”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只有科学管理,才能实现既快速推进又确保质量。对此进行的主要措施是问题导向、过程管理、结果评价。过程管理“三看”——进度看排名、管理看红旗、现场看问题。工程进度实行每月公示排名。同时,日常工程管理实施“八关十二单”,把好8个关,设立12项工程管理清单,全面把控从设计到后续维护的全过程。如现场施工关中,设立材料进场验收单、隐蔽工程验收单及施工管理人员签到表,主材留样备查。为确保“八关十二单”落到实处,每月检查汇总,根据检查结果发放“流动红旗”。每周指挥部办公室会同第三方监理巡回检查工地,发放问题整改单。每月指挥部各村轮流召开现场会,会前组织检查,踏看施工现场;会上通报情况,协调问题,统一政策。结果评价“三看”——纳管看出水、淤泥看去处、生态看鱼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出水口水质检测单作为工程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清淤中淤泥坚持属地处理,提倡变废为宝,以低洼地填埋为主,固结后可恢复种植经济作物。工程竣工验收查两头,既查施工工地,也查淤泥堆场。治理成效最后看是否鱼虾成群,是否还河于民。

  记者:治水首先是“治”,然后是“维持”。那么,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对于已经治理过的河流,塘栖镇在后期的维护和保持上有哪些高招?

  计子法: 在后期的维护和保持上加强全民参与,既落实民生又体现民主。“五水共治”不应是政府的自弹自唱,群众理应成为主人。实现以民主促民生,关键是全民参与、全民共享:过程全民参与——对“五水共治”重点项目,以发放意见征求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召开塘栖文化名人座谈会,以传承发展运河水乡文化为主题,进行广泛交流和探讨。成立民间监理队伍,为工程质量把关,参与协调工程建设中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平时河道保洁每月检查实行“双轨制”,既有指挥部办公室的检查,又有各村村干部、组长、代表参与的民间检查,各占50%权重。成果全民共享——“还河于民”,让更多的河“可游泳、可捕鱼、可畅游”。适时组织党员干部、企业家、老百姓、“两代表一委员”下河游泳。所有河道取消人工养殖,组织各村、社区组织各村、社区定期开展生态放养活动,进一步改善生态,提升群众保护生态、保护水源的意识。

  记者: 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两个部分。工业污水的治理必将涉及到企业的部分,那么,在治理工业污水,引导企业转型发展,杜绝偷排漏排上塘栖镇又是怎么做的?

  计子法: 塘栖镇将“清三河”与涉水排污企业整治、畜禽(水产)养殖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等有机结合,通盘谋划。镇内分成建成区、工业区内、工业区外三个组开展了对污染源全面实地调查,5月底调查工作基本完成,调查企业共计170余家,对部分未开展污水治理且未达标排放的企事业单位共计发放整改通知书55张,针对调查显示的情况分门别类进行督查整改;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指导,完成塘栖热电厂锅炉脱硝处理改造。此外,还对前期排查中雨污分流不彻底的企业进行督促整改,同步对完成整改的企业进行实地确认。

  记者:治水与城市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计子法:塘栖,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明清时商贾云集、富甲一方,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自古就有“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人文之邦”的美誉。塘栖,也是一个可以让心慢下来的地方。穿镇而过的大运河和横卧南北的广济桥今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镇区内有古典与时尚并存的运河古镇4A级景区,有“江南三大赏梅圣地之一”的超山4A级风景区,有水天一色、渔舟唱晚的丁山湖原生态湿地,山清水软、风物清嘉,是原汁原味的河塘小镇,心灵栖居的都市港湾。著名文学大师丰子恺曾这样评价:江南佳丽地,塘栖水乡是代表之一。因此,治水对于一个地道的江南水乡来说,是一项亟不可待、造福后代的民生工程。

  在新一轮小城市发展规划中,塘栖将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着力形成“名山、名湖、名镇”山水中轴线。所谓“三名”是指利用塘栖丰富的水系资源,把目前季节性的超山景区与过路式的古镇景区连接起来,串珠成链,策划推出镇域范围内的超山、丁山湖、塘栖古镇,形成“名山、名湖、名镇”山水中轴线,打造“日游超山,舟游丁山湖,夜游古镇塘栖”的独特旅游景观。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争取成为全省一流、全国有名的小城镇建设示范与样板。

  记者:第一轮小城市培育试点已经谢幕,第二轮正式开始,在新三年行动计划中,塘栖镇是如何规划发展的?

  计子法:近日,经省政府批准,省发改委正式印发《余杭区塘栖镇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2014-2016年)行动计划》,这标志着塘栖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进入新阶段。

   塘栖镇自2011年被列为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以来,区镇两级坚持规划引领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突出开发保护并重、古今融合共促、特色品质立城,以大自然怀抱、大城市构成、大产业支撑、大文化积淀为特色,走出了一条具有余杭塘栖特色的精致发展之路。2011年塘栖镇在小城市综合考评中位列第二,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下一个三年,塘栖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将牢牢把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体制创新、特色发展”总要求,依托运河、超山两大综保工程和钱江经济开发区、塘栖工业园两大产业平台,推进“资源整合再提名、古新融合再提貌、试点先行再提位、文化挖掘再提质”发展路径,努力打造以三宜三养(宜居、宜业、宜游,养生、养性、养心)为特质的“京杭运河文化新城”,塑造“宜居古塘、栖水养心”的城市印象。

    三年内,塘栖镇将进一步完善旅游综合设施和城市服务设施,促进旅游与文化、商贸、养老等服务业融合发展,丰富文化旅游业态,提升古镇景区、超山景区、湿地景区的知名度和辐射力,打造京杭运河文化旅游首位镇。着力提升塘栖工业园机械装备产业的集聚化、专业化、成套化、精品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钱江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构建“西精东新”的工业发展格局,打造杭州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顺应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发展休闲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完善配套城市休闲设施,形成养生、养性、养心的全过程、全功能服务,打造杭州都市圈宜居宜业新城。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 2016·美丽浙江——寻找外国人眼中的最美乡村
  • 浙江“百镇梦想”征集活动即日起接受乡镇报名
  • 蚂蚁金服农村普惠金融大事记
  •  
  • 奔跑吧,特色小镇

城市观察

台州特色小镇创建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台州特色小镇的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制造业特色,创建必须突出制造业的重要性。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主办 电话:0571-85311493 QQ群:106862457 官方邮箱:zjczw2014@163.com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社裙楼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