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塘栖:做山水的守护者 当文化的传承人

2014年07月10日 07:52:15  来源: 城乡导报 作者: 俞杰 沈颖 胡丹 编辑: 王铮铮

  广济桥

  文化走亲

  塘栖书场

  缫土丝

  年味节题字送市民

  畅谈塘栖文化未来

   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 07月10日 讯 塘栖依运河而生,运河文化是塘栖文化精髓。悠悠岁月荡涤着运河两岸,不仅留下了诸多历史人文景观,更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运河文化。

  如何让流淌千年的文化传承下去,复刻塘栖曾经的辉煌,这是当前塘栖文化传承中最大的命题。近日,塘栖镇评选出了文化发展贡献奖,同时召开座谈,邀请文化界代表,共商塘栖文化发展。

     保护历史文化的见证人

  在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区中,包括塘栖广济桥在内,杭州市列入大运河首批申遗点共有6处。其实,除了广济桥,乾隆御碑、郭璞井、太史第弄和栖溪讲舍碑等等,这一街一角一厂二桥二井二碑十宅十五弄都是古镇里的见证者,也是文化无声的传承者。

  严幼轩,这位年逾八旬但依旧为保护运河而奔走的文物守望员,就一针见血的指出,目前广济桥周边建设还不能满足文物保护的要求,应该进一步加强设计,利用空余土地,弥补现有缺陷。

  塘栖史料挖掘者、塘栖会馆馆主、老字号百年汇昌负责人虞铭也直言,现在部分石碑露天分散,不利于保护,也使得游人难以得见,应该要加强对石刻石碑的保护。他还提出,明清之际,余杭有大量私家藏书楼,其中就包括塘栖的吕氏樾馆、卓氏传经堂,今皆不存,可否恢复一二,作为文化传承之所。

  走以人为本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核心在于人,生活在运河边的人们对大运河有着天然亲近感,而如何将这种亲近感转化为传承文化的动力,成为座谈会上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塘栖人蒋豫生,他的《塘栖旧事》加上今年出版的更厚的《塘栖续事》,加起来百万余字,在他的笔下,家乡总有着讲不完的历史和故事。而在他看来,文化名镇不应该是个空洞的称号,应该让更多人来关心家乡的历史,写好复兴的篇章。

  蒋豫生的看法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塘栖传经堂卓氏后人卓介庚就认为,塘栖历史文化悠久丰富,但针对历史人文宣传不够,建议可以组织“塘栖十大历史文化名人”评选,通过提名扩大影响,也唤起大家对历史文化的重视。

  大家还为如何使更多人加入传承塘栖文化的队列中而积极发表看法。文化特色是古镇的灵魂,一个古镇只有从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出发,在传承中发展,才能铸就独特的发展灵魂。文化名人范自强就认为,塘栖有许多特色的文化作品:残疾人的文化(盲人门球)、塘栖人的京剧(京剧研习社),应该保持与发扬。

  木兰拳协会负责人胡荣昌则表示:传承文化需要投入物力财力,但更需要“人力”,塘栖是武术之乡、太极之乡,希望加强全民健身活动,不但能引导群众关注自身身体健康,也能为传承传统文化出一份力。

  丰富文化形式让文化活态传承

  在塘栖已经落脚整整十年的文创企业代表楠宋瓷业,在多年的企业发展中,不仅仅是做“盘”和“碗”的“制造业”,更是将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

  同楠宋瓷业一样,认为应该将古镇作为一个生命体来看待,注重运河遗存的保护和文脉的延续,注重运河文化和古镇历史风貌的传承,让文化得到活态传承,从而做出塘栖的古镇特色,是不少人的共识。老字号“法根糕点”的掌门人李法根就认为,做企业一定要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才能打出品牌。他提出,今后“法根糕点”将增加展示、体验的项目,除了让游客能将糕饼带回去,更让糕饼文化留得住人。

  而在这方面,江南民俗糕板馆算是走在了前列,馆藏1500多块各类民间糕板,让年轻人了解糕板、并留下对民俗文化的珍贵记忆。在座谈会上,记者还得知,江南民俗糕板馆还准备建糕板雕刻馆,让市民能更好地体验这一民俗。

  老字号"老刀"食品负责人沈建表则建议,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加大民俗体验,做好节庆文章,让文化节庆带动三产服务业发展。

  不仅如此,大家也认为,既然视之为生命,要想让古镇文化常青,就离不开创新发展。虞铭就建议,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该考虑如何让年轻人传承下去,可以成立塘栖文化研究会,培养新人;而塘栖镇夕阳红艺术团团长徐迎凯也觉得文化名镇要创新,不能吃老本,塘栖中长期规划要紧扣大运河申遗,并加强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强化群众文化工作的引导与管理。

  以敬畏之心传承文化

  旧时,塘栖曾有栖溪十六景之说,分别为:芳杜菱歌、厂阴渔火、长桥月色、溪口风帆、永明晚钟、清流高阁、塔址芙蓉、北塘夜市、南山翠微、柳堂春晓、超山远眺、溪河夜泊、翠河秋色、超峰雪霁、西浦斜阳、横潭渔火。传承至今,虽然历经岁月沧桑,失去了“三十六爿桥”、“七十二条半弄”的风貌,但是她的魂和根还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对此,余杭区作家协会主席胡建伟表示,应该加大“千年名镇、风雅塘栖”的城市形象宣传,树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内涵。

  眼下,塘栖不只是简单的将传统保护、传递下去,更重要的是让文化一直“活”下去,在传承中继续发展。目前,塘栖镇正着手恢复栖溪十六景,丰富水上游线,使运河在塘栖“活”起来。

  塘栖镇党委书记袁水良对与会人士的建言献策表示感谢,他还表示,今后塘栖阅览中心将专辟塘栖名人作者专栏,希望各界继续为塘栖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袁水良说:“目前塘栖有‘三大利好:小城市培育试点、大运河申遗成功、秋石路延伸(通车后20分钟到杭州主城区,打造“城北第一市”)”,当前,塘栖正在着力构建“一体两翼”(打造“名山、名湖、名镇”为一体,“产业西进、城镇东扩”为两翼)发展格局,借助大运河申遗成功这一历史契机,充分发挥小城市培育与其的叠加优势。“而且,塘栖现在已有梅花节、枇杷节、年味节,今后要策划开展水乡开运节。今后形成四大节庆,‘大节套小节’聚集人气。”

  “塘栖是一个经济大镇,更是一座千年古镇,是有城市记忆的地方。”袁水良指出,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将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不能让塘栖文化到我们这一代出现断层。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 2016·美丽浙江——寻找外国人眼中的最美乡村
  • 浙江“百镇梦想”征集活动即日起接受乡镇报名
  • 蚂蚁金服农村普惠金融大事记
  •  
  • 奔跑吧,特色小镇

城市观察

台州特色小镇创建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台州特色小镇的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制造业特色,创建必须突出制造业的重要性。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主办 电话:0571-85311493 QQ群:106862457 官方邮箱:zjczw2014@163.com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社裙楼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