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0日讯(通讯员 陈向)美丽城镇建设步伐过半,东屏街道的美丽城镇建设有节、有点,串珠成片,点面结合,美的有层次。作为美丽城镇建设重要点位的惠民村,是洞头首个村庄撤并试点村,村两委本着改善村庄环境,成就“五美”典范的起点要求,通过积极化解村民矛盾、团结干部群众,为村庄发展铺平了道路。据悉,该村累计投入700多万元用于建设花园村庄、保护生态格局、强化民生保障、提升生活服务指数、培育主导产业等等,一举扭转了村庄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实现了“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蝶变,先后荣获省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市级民主法治村等称号。由点及面,可以看出东屏在推进基层“五美”治理提升改造的决心。
村两委带头抓建设,小渔村变身花园村
惠民村全村陆域面积仅0.5平方公里,全村近2000人只有175亩耕地、126亩林地。村集体经济一度也十分薄弱。面对这样的境况,作为村支书的蔡继勇一方面积极走访各部门,争取可利用的上级拨款;另一方面加强自力更生,带领两委成员将原水果林及周边50多亩土地进行公开招投,为村集体经济创收。
通过积极争取上级建设资金补助等形式累计投入500多万元,开展‘农耕原乡·康居惠民’主题花园建设、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村口景观建设、环岛路西向边坡绿化整治等一系列村容村貌提升项目。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惠民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建设资金200多万元,实施了海滨路弱电线“上改下”、环岛路至农业园的通园道路、惠头寮东片村级道路等一批交通建设项目。
为了留住渔村文化记忆,惠民村还启动了古迹保护行动,完成村中现有的古屋、古树、八角井等古迹登记加固工作,修葺一处古屋建设农耕馆,充分保存乡村文脉。利用收回的老宅子,村里还打造了东屏第一座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农耕馆。为了缩减开支,村两委成员利用双休日自己动手义务参与建设,原先根据预算建设农耕馆至少需要25万元,最终仅用了11万元就建成。
农耕馆建设前
农耕馆建设后
如今的惠民村,已经形成具有村路井然有序、田园整洁生趣的新农村风貌,村内基础设施有了显著提升。环境的日益改善还吸引了许多游客到访,目前村里已经相继开办了数十家民宿和农家乐,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
着力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村民可享“一站式”服务
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惠民村还进一步提升完善党建引领的“双榜测评”“三治融合”“四环管理”等社会管理机制,不断加大民生服务管理,形成党支部、村委会和经济合作社为执行主体、村监会为制约机构、新型社会组织为补充力量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将各种机制充分融入到政策处理、垃圾分类、村务议事、移风易俗等工作实践中,让群众享受“一站式”服务。
在村两委的努力下,东屏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成功落户惠民村。项目由区政府投入建设资金200多万元建设,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建成后将惠及当地及街道辖区内符合条件的老人。同时,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惠民村两委还累计投入资金20多万元建成村文化礼堂,举办了多届“邻里节”活动。
文体场地建设前
文体场地建设后
通过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当地村级重点对象和困难人员的救助工作显著提升。三年来,通过便民服务中心得到救助的困难村民达到45人次,福彩助困人员8人次,发放救助金额5.47万元,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所需所盼。
在东屏,这样的蝶变村庄越来越多,正是通过这样每一个点位的塑造,各自村庄环境整治好了,人民安居乐业了,才能更好地串联成美丽城建建设带,最终实现“五美”惠及百姓,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下一步,东屏街道将继续围绕“十个一”、“五美”创建指标的要求,不断推进美丽城镇创建工作向深水区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