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5日讯(通讯员 詹倩 陈美蓉)近日,省美丽城镇办组织对全省美丽城镇2020年度样板创建和基本达标城镇开展了考核验收。经现场检查、资料审查、满意度调查、综合评定等环节,并报省政府同意,确定龙游县溪口镇、詹家镇等110个城镇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龙游县沐尘畲族乡、社阳乡等121个城镇为美丽城镇达标城镇。
(排名不分先后)
溪口镇是省级中心镇、全国重点镇。交通便捷、风光旖旎,衢宁铁路在溪口设有龙游南站,S33溧宁高速在溪口设有灵溪互通,G528穿镇而过。资源丰富,境内毛竹林面积8.7万亩,是浙西大竹海的核心区域,素有“浙西重镇、竹海明珠”美誉。
2017年以来,坚持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灵山江为主轴,做到规划“密度网格”控制全覆盖,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与用地、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全域旅游等规划相融合,并获评市整治办优秀规划。
依托古街、老宅现有资源,有机融合现存人文历史资源,充分彰显自然人文特色,注重内涵挖掘与细节体现,形成溪口独有的文化古镇特色。新建“铜钿银子出溪口”等独特文化地标,沿灵山江设置仿古廊道,在华亿广场、翠竹小区等新区复古植入江南“四合院”;利用历史古建筑建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文荟堂”,展现溪口竹文化和商帮文化。集镇中心村溪口村全面启动历史古村落项目,并规划8万平米的历史文化街区。
以金鸡桥为中心点,以点带面,积极开展桥下空间整治、利用,建成游步道、景观带。推进老旧小区、厂房提档整治,如集镇区内原腾龙厂房“退二进三”,建成华亿小区、广场。突出“竹、绿”元素,沿线布局竹墙画、竹凉亭、竹花筒等。沿街、沿江两岸,建设樱花大道、银杏大道并设置灯光带,打造独特的山城水岸夜景。形成“远看竹成山,近看花似锦,古韵展新姿,竹画映竹山”的生态绿地。
在建设美丽城镇过程中,结合农房管控及风貌提升,规划建设新区,服务本地萎缩自然村安置农户。突出建好农民下山脱贫异地搬迁小区—翠竹小区,项目总投资2.85亿元,占地面积131.4亩,已集聚高山远山及地质灾害点人口2400余人,并推行社区智治—社情通。引导生产要素向中心城镇集聚、企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中心镇集聚,进而推动风情、活力小镇建设。
詹家镇东临龙游城区,西、南与衢州市区交界,境内流经衢江、芝溪两条河流,镇域面积56.5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6万亩,耕地面积3.3万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62%,拥有省级田园综合体、红专粮油、浙香面业、正伟蔬菜、泰丰农资等优质农业项目,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姜席堰的主灌区之一。
生态环境优越,不仅拥有“山水环抱”的先天条件,而且打造“一核”(省级花海田园综合体)“三区”(以地中海风情“蓝白小镇”为建设定位的山后村,以畲族风情“七彩部落”为建设定位的浦山村,和争创国家4A级景区为目标的姑蔑生态园区)的美丽城镇新格局。
作为农业大镇,农资就是农业的“发动机”,是粮食产业中重要的环节。位于詹家镇的浙江红专粮油有限公司用与外省优秀企业协作的方式建立了东北大米生产基地,有效提高了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浙香食品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主动对生产环节进行了清洁降排改造,在发展、建设、创新、环保的道路上,逐渐向自动生态环保优质自动化生产方向努力,企业开设了电商平台,放心面条享誉省内外,产品运销东南亚和全国各地,生产供不应求。
农业振兴大有可为,为更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落户詹家。核心区包括花海、浦山村“凤凰部落”与山后村“蓝白小镇”,是以花海为依托,以美丽乡村为基础,以小城镇提档升级改造和美丽城镇转型为主抓手,通过发展一、三产业,充分利用花海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蝴蝶效应,整合农村闲置土地、楼房,通过农户资源入股、村集体资金入股,镇党委、政府牵头与浙江联众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专业运维的方式,建设一批集农业观光、特色采摘、餐饮休闲于一体的高端民宿,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创出城郊型城市组团类型镇走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