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暮春,去凤坞溪赏水

2020-12-20 17:37:39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黄建明 萧五水

  浙江在线12月20日讯(通讯员 黄建明 萧五水)苏轼被贬密州时,曾写下一首《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春天将过而未过,翠绿的柳枝正在细细的风中斜斜起舞,繁花似锦,鲜艳明媚,这不是烟雨下江南的风情么?

  苏轼久居江南,对江南倾国倾城的美有骨子里开花、血液里拔节的喜悦。“半壕春水,一城春花,烟雨暗沉,安然千家”是他眼中的江南,更是他心中的挚爱。

  河上的暮春,也有苏轼笔下的江南风情。

  河上是一个温婉的水镇,有山必有好水,好水必是好地方。

  在河上,有一座村子叫凤坞村,一听这名字,就能让人想象“白云深处亦行春”的绝美;

  在河上,有一条山溪叫凤坞溪,一听这名字,就能让人想象“溪口风光步步新”的朦胧。

  这一条凤坞溪,是永兴河的支流,长不过7.37千米,河道宽6—40米,水出龙门山之余脉。河道属于山区性河流,坡降较大。凤坞溪治一期治理长度1678米,此段河道河床较高,部分河段河道狭窄,防洪标准较低,极易遭受洪涝灾害。通过拓宽河道及降低河床高度,提高了河道的泄洪能力,河道防洪标准可达到十年一遇,河道配套绿化也将进一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山腰有1968年建成的、总库容为7.5万立方米的苍坞水库,水资源丰富,水质清冽,让你能够想象 “越中山水绝纤尘”的胜景。

  这一条凤坞溪,流经三联、凤坞、朱家、溪头四村。因凤坞村最大,故以此名。四个村子的历史,都有数百年;四个村子的文化,都各有特色。小小的凤坞溪,除了江南风光,还有深刻的文化符号。

  这一条凤坞溪,承载着低回蜿蜒的河流文明。

  凤坞村无疑是其中最闪亮的。它地处凤凰山山坞中。相传唐代以前已有人定居,原本多姓杂居。元至正六年(1346),上董人董得用(排行小九)迁此定居。村口有2棵载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的银杏树,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名木。1938年8月,国民党官员黄绍竑来到河上,视察河上小学,题“还我河山”匾额,还为“河上公园”题名。

  “河上公园”,原是清乾隆三年(1738)建的董氏私家花园,道光十三年(1833)名“后花园”。抗战时期,拓地更名,地广40余亩。入口处为城楼形拱式石洞大门,上为石台。建凤凰楼,高三层,风格古朴,内置乾隆古钟,景名为“凤楼景屏”。300米花石子曲径,两旁古木翠竹葱郁,石蹬遍布,各类动物石像分立道旁,直达象山脚下。园中原有圣贤堂、文昌阁、关帝庙和岩将庙,今已无存。现在我们看到的文昌阁和岩将庙,是近几年新建的,已失了原来建筑的原汁原味。

  “又有龙灯又有会,还有马灯来凑对”,这个流传于萧山南片的古老歌谣,说的就是溪头村的龙灯胜会,入选文化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每年的元宵佳节,华灯初上,处处张灯结彩,锣鼓声中一条巨龙横空出世,时而跳跃、时而盘旋、翻转腾挪、栩栩如生,抢圣水,点龙睛,抛神笔,板凳龙的出场往往是最重头的节目,历经千年不衰。板龙的传说众说纷纭。一种是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下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而河上板龙有一种更接地气的说法是起源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河上广福寺和尚将豆腐、果蔬运至永兴河边上开店贸易,施舍众生,当地百姓以舞龙为恩。民国《萧山县志稿》记载:“上元,十三日起,谓之上灯,十四夜间影堂前必供糕果之属。各乡村皆以龙灯竹马彼此闹贺,以为丰年之兆。灯期五日,至十八收灯,家中影堂亦撤。” 河上板龙的制作极具特色,集蛇身、鹿角、虎腿、鹰爪、鱼鳞及尾巴于一身。整条板龙分“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各自成灯,相互连接,都是在灯板上用竹篾扎壳、彩纸裱糊、吉祥物装饰而成。每块板长约2米,宽约0.2米,整条龙身长度可达三四千米。起舞时,引者挥动朱灯,合着粗犷的锣鼓节奏,引“龙”抢“珠”,逗“龙”游“舞”。盘舞阵式有如意阵、元宝抽心棑、跑马阵等。

  朱家村朱氏从义乌迁移到此,繁衍生息,形成村落。起修于公元905年唐朝时期的朱氏家谱,现有16卷,全部以文言文写成,分传记和世系表两块内容,详细记载了朱氏第一世落户河上凤山山脚下繁衍生息的过程。民国时期,朱氏家谱进行了一次续补,此后一直记录到20世纪40年代。 从家谱记载的历史来看,朱氏于唐朝天佑丰年,成为生活在河上的氏族第一世,距今已有1100余年的历史。

  据悉,朱姓是河上历史最久远的姓氏之一,目前在河上萧、单、朱、张、鲍、傅、俞七个姓氏中发现家谱的只有朱氏家谱。据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中外历史家谱》一书介绍,中国现存最早的家谱是宋朝皇家赵氏家谱。编撰于唐朝的家谱十分罕见,流传下来的更少,它对研究萧山的姓氏形成很有价值。

  这一条凤坞溪,承载着萧山人的希望——抗战的希望、教育的希望。

  两年前,河上镇把凤坞村改回用了上千年的旧名“凤凰坞”。从凤坞到凤凰坞,恰似一只金凤凰的回归,也代表着一种新的乡村发展方式。凤凰坞村在烽火岁月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1940年,侵华日军偷渡钱塘江,占领萧山县城,县政府南迁到凤凰坞村直至抗战胜利。在长达5年多的时间里,凤凰坞村成为萧山抗战的指挥中心,各界爱国人士和抗战军队在村中云集,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两次到村视察,美军飞行员曾在村中养伤,村中至今仍保留有县政府旧址、美军驻地旧址、新四军烈士墓、战壕等遗迹,具有鲜明的抗战文化特色。当地陆续建起萧山抗战纪念馆、中美合作纪念馆,建筑面积分别为400、600余平方米。建筑群始建于清末,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原是村民的私人住宅。建筑高两层,为白墙黛瓦、砖木结构,雕梁画栋保存完整。馆内丰富的展品、详实的资料,让人记忆深刻。纪念馆的开办也带动了凤凰坞村“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以抗战纪念馆为中心,村民的旧房被改造成咖啡馆,遗留的弹孔墙设计成小品,村中抗战主题广场成为众人休闲参观的好去处。凤凰坞村也因为抗战文化而远近闻名,借助富有历史的建筑群,走上了一条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道路。

  在春天恣意的张扬中,让我们走进民国的旧时光里——

  民国二十九年(1940)一月,日军侵占萧山县城,县民众教育馆及县立图书馆迁至河上店。

  1943年春,在大朱坞村续办萧山县战时初中生补习学校(萧中前身)。

  1944年秋,在桥头黄村太平庙设立萧山县立初级中学分部,并附设简易师范班。

  如今,在大坞萧中旧址前的一块巨石上,刻有原萧山中学校长、萧山教育局原局长、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原处长、浙江省督学、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原社长、总编辑、翻译家董惠铭作的《萧中赋》:“萧山中学,萧然之中,余暨之学,东临大禹会稽,西接越王城山,南望西施故里,北枕具美钱塘,上继天公阳刚武德之锐气,下承地母阴柔文光之雨露,九维空间,维维得势,百年光阴,年年领先。坎山、河上、城厢,五度搬迁,始成九五恢宏校园;战中、县中、萧中,七次异体,便有九八纯粹高中。筚路蓝缕,弦歌不缀,学子莘莘,遍布五洲。伟哉,自强不息,酿就高尚名校!壮哉,厚德载物,锻造大雅栋梁!”

  这些萧山历史上的文化符号,都与三联村密切相关。这座躲在山坞里的小村子,村子里碧绿的山色,都是萧山文化的保护色。

  文化就是希望,保护文化就是延伸希望。河上,就是萧山的希望。

  这一条凤坞溪,创造出比邻繁华的人居理想。

  沿着弯弯曲曲的村道,走进一个群山怀抱的山村,只见溪水潺潺、群山苍翠,民居沿山脚而建,好似一幅清丽飘逸的水墨画,这就是河上镇三联村。三联村四面环山,山林资源丰富,这里有7500多亩省级生态林,2000多亩再生林。河上镇5万多亩林地,三联村独占五分之一。这里山好,水也好,苍坞水库承接雨露,凤坞溪穿村而过。

  山水资源丰富,有水库三座,森林覆盖率95%以上。村内文化底蕴深厚,有萧山中学“战中纪念馆旧址”的玉泉堂,有中美合作营救美军人员的文保单位“乌墙门”,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灯舞”,有和明朝皇帝朱元璋结下渊源的“朱氏家庙”等。

  春天的三联村,像一个蹦蹦跳跳的顽童,带着一股调皮的野性,恣意地蔓生着盎然的绿意,金色的油菜花开,一望无垠。微风荡漾,土地舞动,吹得油菜花宛若千层波浪在绿海翻涌,一波潮来一波歌,让人心旷神怡。阳光照射着油菜花,金光闪闪,光彩夺目。光韵下一群蜜蜂飞临花枝,在不停地采蜜,蜂儿飞来飞去像大地的天使,给人们带来甜蜜幸福。时而有蝴蝶翩翩舞来,不停地扇动着美丽的翅膀,从一个枝头飞向另一个枝头,组合成一幅清新隽永的如诗画卷。花的盛开总在不经意间,宛若一夜花开。人们可以在油菜花海肆意摆造型,舒适地伸个懒腰,享受被阳光滋润的味道。

  山清水秀风光好,无限风光在三联。走进三联村,你就会发现,这个村子的道路整洁,小品雅致。民居列在溪两岸,参差不齐,各具特色。溪边的小公园,杜鹃花开得正艳,曲曲折折的廊桥,在花丛中穿越。小草依偎在石头旁,在阳光的照射下,让人深感清新自然。

  三联村的村民,还是喜欢用溪水来泡茶。

  三联村的茶叶,配以三联村的溪水,那种纯天然的味道,会令外乡人不想离开。

  特别是夏天,山水的阴冷,会赶跑身上所有的暑气。在三联的夏天,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晚上睡觉,家家户户基本都不用开空调,因为大自然就是一个天然的空调。据说晚上还要盖棉被呢。

  这么好的水,不好好利用岂不可惜?这不,村里有一个项目即将对外开放,就是有“萧山第一漂”之称的漂流项目。进入漂流区,目之所及皆是宜人的绿色。新建的山道小路两边是大片的竹林,山道边上,沿着山体自上而下是就是一条漂流道。“漂流道是在天然的溪沟基础上修建起来的。”三联村工作人员介绍,整个漂流道大约有30级落差,有惊险刺激的高落差,也有较为平缓的低落差,整条漂流道长约两千米,一次漂流的时间为1个多小时。这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生活在凤坞溪畔的山民,每天为清新的自然美景所陶醉。大自然所赋予的山水与田园,更是充满诗情画意,构成了河上的艺术大地,展现了一幅新型农村的美丽图景。从美学上讲,这是历史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也是江南山水画与越文化浸润下的以韵取胜,在内敛含蓄的气质中舒缓地散发出雅静、淡远、幽深、绮丽的韵味。如果有时间,养几只小鸡、小鸭,锄几垄菜畦,做一回自由自在的农夫,那是生命中的畅快,畅快中的诗意。

  这一条凤坞溪,蜿蜒曲折,四季如画。溪岸农居错落有致,或倚山,或依河,或连田,围绕着溪水,任时光流逝。古树纷繁,参差不齐,或伸枝桠,或弄风姿,或与山花嬉闹,灵动的溪水奔腾撒欢,远山秘境招手而来。越往上走,凤坞溪越窄,溪水也越清澈,两边的农田也就越狭小,翠绿的竹林也会扑面而来。俗话说小道通天,这里的小道通向高山,村庄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小,景色却是一座比一座美,颜色是一座比一座绿,这才是人间天堂。有时候,以为这已经到了山脚,转一个弯却还有新的天地,景物是焕然一新,真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一眼勾魂,两眼摄魄。沿着凤坞溪慢慢走,听潺潺流水声,看溪边竹海摇曳,“画中游”的感觉油然而生。

  凤坞的水,晴时秀美,雨时宏大,晨起薄雾,晚生红霞,百媚千娇,惊艳无比。

  暮春,去凤坞溪赏水,一定会让你耳目一新,欣喜一番。

编辑:范国飞

相关阅读

城镇原创

萧山新街:全面开启环境长效整治“大比武”模式 垃圾分类“百日竞赛”中的“一一四”秘诀 资源回收不担心 “蓝精灵”来帮忙 11月“浙”里哪家小镇最“热”?吴兴美妆小镇登上浙江特色小镇传播指数榜榜首 传统技艺让油香四溢 常山小镇木龙榨里流淌出“益寿油” 11月浙江特色小镇传播指数榜发布:吴兴美妆小镇“美丽突围”登榜首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