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7日讯(通讯员 陈远)平安建设是美丽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宁尖山新区(黄湾镇)始终将构建平安区(镇)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践行“用心服务,传递真情”理念,创新运用“1234+N”工作模式,突出共建共治共享,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辖区呈现“治理有序、服务优质、平安和谐、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局面,居民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突出一个核心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开展社基层治理,着力发挥“三个作用”,即充分发挥基层(村、社区)党委“稳压器”作用,通过健全和优化组织设置,深入开展“户户见面”走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明显增强;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小组“保险丝”作用,通过狠抓党员“五化”管理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延伸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党组织的服务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充分发挥党员“测电笔”作用,通过困难帮扶、人民调解、环境治理、志愿服务,在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社区群众感受党组织的温暖。
搭建两个平台
搭建“微嘉园”、“平安建设信息系统”线上网格化信息平台,收集社情民意、解决民生诉求、提供便民服务。通过居民反馈、网格员巡查上报,截止6月30日,今年已整改落实3912件。借助线下基层治理联动工作站(联勤警务室)平台,整合派出所、交警、综合执法、网格员、调解员等常驻基层治理联动工作站,履行各自岗位工作职责,并组织开展联勤联动。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环保等实行联络员制度,接到相关处置指令或抄告单后,派员到场或跟踪处置。以精准精细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秉承“民有所呼,我必有应”’为理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强化三项治理
将自治、法治、德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程,建立完善多个民众自治组织,引导参与社会稳定、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服务工作;针对重点领域、行业、部门、人群精准普法,提升学法守法意识;学习宣传本地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注重“四化”管理
一是社会管理服务网络化。结合居民住宅区、辖区单位分布状况,划分网格41个,微网格269个,设立微网格长AB岗432名,构建“区(镇)-村社/园区-网格-微网格-户”微治理体系,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形成全面、快捷的服务网络,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二是矛盾纠纷调解多元化。以区(镇)综治中心为核心,整合多方资源,调动社区民警、社区检察官、社区法律顾问、社区法官、社区调解员组建“五社联动”队伍,参与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三是遗留问题解决模式化。因区(镇)各村、社区都存有较多的遗留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五步议事法”,通过“收集议题、确定议题、成立‘X’小组,拟定设施方案、公开公示”模式,积极开展民主议事协商,很好地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四是特殊人群关爱亲情化。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和,社区热心对待他们,真心实意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为有需求的特殊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情绪,积极面对社会。
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人手不足,专业性不强,经费欠缺”等难题,区(镇)倡导“三社联动”,及时引入“慧灵编织社”、“春雨青少年社工室”、“老来健养生工作室”等第三方社会组织,融合专业力量,不断提高服务居民能力和水平。同时各村、社区及企业等组织多支志愿者队伍,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志愿服务为辖区居民排忧解难,有力促进社区文明、和谐发展,更好地助推了美丽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