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e农行动 正文

池塘种稻 生态高效 海宁推广种养新模式

2015年10月20日 09:29:16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吕玲 通讯员 沈鑫 钱伦 编辑: 王铮铮

   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 10月20日 讯 在“五水共治”新形势下,海宁市积极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在新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中涌现出了不少新型池塘种养模式,让很多敢于“吃螃蟹”的养殖户尝到了甜头。其中,在加快稻鱼共生(轮作)技术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池塘种稻”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初见成效。

  池塘种稻,新模式种出新名堂

  10月16日,记者走进位于海宁市周王庙镇荆山村的浙江盛旭水产养殖公司荆山基地,一探“池塘种稻”的别样风景。只见在一个个面积约3亩的养殖塘中央,种植着一片片1亩多的水稻。临近丰收季节,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空气中氤氲着阵阵芳香。

  “这是我从去年开始探索的种养结合模式,这里也是全国第一家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塘里种水稻的基地。”基地负责人苏晓逸告诉记者,养鱼养虾,关键在于养水。“水稻可有效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具有涵养水质的作用;同时,‘池塘种稻’全程不施用农药化肥,因此种出的大米、养出的鱼、虾、鳖,都是纯天然的生态农产品!”

  诚然,这种种养结合的模式对于水稻的品种选择、池塘的底部改造等提出了一定要求。“池塘里种植的水稻来自浙江大学,是新研发的水稻品种——渔稻,能长到1.5米以上。同时还要对池塘底部进行改造,将淤泥堆到池塘中央,才可以边养虾边种稻。一个养殖塘种植40%至50%面积的渔稻。”苏晓逸侃侃而谈。

  在一村之隔的云龙村奥力家庭农场中,记者同样见到了鱼塘与良田共生的景象。据了解,这里池塘种水稻的面积达到了一半乃至三分之二,且稻田位于鱼塘的一侧,便于机插机割,从而节省了不少人工成本。“把池塘一半填土堆高,种植常规水稻,另一半养殖甲鱼,甲鱼可以自由地爬进稻田里去晒背和觅食。而甲鱼的粪便可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有机肥,从而大大降低了肥料成本。”农场主褚少明告诉记者,这个模式是受稻田养鱼的启发,自己尝试摸索出来的,已经应用了多年,水稻和甲鱼都长得特别好。

  种养结合,生态高效两手抓

  记者从海宁市水产技术服务站了解到,“池塘种稻”生态高效种养模式,通过利用生物学共生技术原理,在池塘中进行虾、鱼、鳖混养(轮作)的同时进行水稻种植,有效促进池塘内物质能量循环和利用,具有改善水质、减少病害、增加粮食、水产品产量及节本增效等特点。

  在采访中,苏晓逸告诉记者,从2014年开始探索“池塘种稻”技术模式,浙江盛旭水产养殖公司在“荆山”、“云龙”、“勤民”3个基地共推广“池塘种稻”600亩。“试验下来,仅对虾产量就比普通养殖模式提高了15%至20%,而产量提高的同时品质也得到了提升,水产发病率大大降低。与此同时,渔稻米的经济效益也不容小觑。“去年水稻亩产达到256.6公斤,今年水稻产量肯定还要高。”苏晓逸告诉记者,因为全程不使用农药化肥,“池塘种稻”模式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受到了市场青睐。去年他通过微信营销卖掉了2500公斤稻米,每公斤售价高达40元。

  作为一种高度集约化的高效农业模式,“池塘种稻”还符合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要求,在增粮、增产、增收的同时发挥了治污的作用。来自海宁农经部门的一份养殖基地“池塘种稻”水质测定情况表显示,种稻的池塘水质,其氨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等平均值均远低于不种稻的池塘以及外河水质。通过种养结合,水体中氮、磷等天然肥料被充分吸收净化,养殖水体由“肥”变“清”,真正实现了生态化循环利用养殖新模式。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 2016·美丽浙江——寻找外国人眼中的最美乡村
  • 浙江“百镇梦想”征集活动即日起接受乡镇报名
  • 蚂蚁金服农村普惠金融大事记
  •  
  • 奔跑吧,特色小镇

城市观察

台州特色小镇创建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台州特色小镇的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制造业特色,创建必须突出制造业的重要性。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主办 电话:0571-85311493 QQ群:106862457 官方邮箱:zjczw2014@163.com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社裙楼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