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事天天说 正文

暴雪夜货车遇困村民伸援手 温州司机23年后寻恩人

2015年05月21日 14:17:42  来源: 温州网 作者: 沙默 李小雷 编辑: 李选
邓绍珍老人还留着感谢信和照片。李小雷 摄
 
昨天下午,能在家门口和当年的恩人重新通上话,章建忠十分高兴。沙默 摄

   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 05月21日 讯 23年前,一位素不相识的“大伯”,把他从风雨之夜的惊惶中拯救出来,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为此念念不忘。昨天,家住龙湾永兴街道康一村的章建忠,终于在电话里和当年的恩人说上了话:“能在有生之年找到你,终于了却我的一个心愿。”章建忠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他向记者娓娓道出了那个发生在23年前、如今依旧带着浓浓暖意的故事。

  暴雪夜货车遇困好村民伸出援手

  时间回溯到1992年冬天。当年,章建忠32岁,是温州一家货运公司的长途货运司机,长期驾车来往于温州与长沙两地。他依然记得,那是小年夜的前一天,他和妻子从长沙到浏阳关口载上最后一批货,返乡心切加上人生地不熟,章建忠没太注意村道的坑洼。载上货物返程时,已经是晚上八九点光景,车子驶出没多久,后轮就陷进村道的一个水沟里。

  当时下着大雪,他尝试了各种方法想把车子开出水沟,结果全身被浇个湿透,还把后轮的传动轴弄断了,启动马达也烧坏,10吨多重的车子彻底不能动弹。“当时我和妻子感觉特别无助,天下着暴雪,天寒地冻的,还怕这车货物有什么闪失要赔钱。”如今听着章建忠描述当时的场景,依然能感受到他焦灼的心情。

  就在这时,一位50多岁的村民向他走来,了解情况后,立即招呼朋友帮忙。“他还带着我们到家中吃饭,腾出床铺给我们过夜。他老婆也很热情,给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第二天,这位村民又帮忙联系了拖拉机,将章建忠抛锚的货车拖出泥沼,之后找人将车辆维修好。

  “我依稀记得他叫‘邓超军’,家里有一对儿女。”章建忠说。次日,章建忠夫妇与“邓超军”告别,没想到,货车驶出大约一公里,再次陷入道路中的一个坑。“当时我想向附近村民借一点砖头和石块用来填补轮胎,但一下子找不到人。”章建忠说。就在他再次无助时,“邓超军”再次来相助。“他主动叫来村民,说外地人在浏阳遇到了困难,理应伸出援手,不应该袖手旁观。”正是在“邓超军”的帮助下,章建忠再次脱离困境:“他担心我的车子还会有意外,就坐到我车上,一直将我送到水泥大路上,才自己往回走。”

  “他的主动相助,让我十分感动,面对一个陌生的人,他如此热情。”章建忠说。

  托记者寻找恩人感谢信见证温情

  回到家,章建忠给恩人写了一封感谢信,还附上全家福照片,并在第二年的春节前夕提着礼物,到村民家探望。再后来,章建忠没有继续做货运,去浏阳的机会少了,两家人逐渐失去联系。不过,20多年间,章建忠一直挂念着这位雪中送炭的恩人,妻子也一直提醒:“能平安地度过那一夜太不容易了,这份恩情不能忘记。”

  怀着这份感恩的心,2008年章建忠曾经故地重游,但恩人已经搬家,问了几位当地人也没找到线索。前几天,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联系了浏阳当地媒体,根据他提供的“关口乡长石组”这个线索,《浏阳日报》派记者翻阅当地“关口街道”相关资料,得知在关口街道杨溪湖村确实有这么一个村民小组。

  “我们村确实有长石组,但时间这么久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地方。”杨溪湖村党支部书记陈甲林告诉记者。翻阅村民花名册,长石组并没有一位名叫“邓超军”的村民,但有一位村民叫“邓绍珍”。

  “浏阳话里,这两个名字的读音相似。”杨溪湖村的村干部帮忙联系上邓绍珍,原来,他和老伴现在住在浏阳城区女儿的家里,对当年帮助温州司机的往事记忆犹新。当记者找到他时,他从卧室衣柜里拿出一个黑色皮包,找到其中一封黄纸包裹的信封,那就是章建忠写的感谢信。尽管信件已经发黄陈旧,但邓绍珍说,这封信和章建忠的照片一直保存着。“我们就是接待了他们一晚上,吃了一顿饭,喝了一口热水而已,谈不上大恩。”邓绍珍说,他不想要什么回报,保存这封信,是让自己记住当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再向恩人道声谢希望温情延续下去

  昨天上午,能重新联系上邓绍珍的消息,让章建忠十分激动。通过手机,他和远在湖南的邓绍珍进行了20多分钟的长谈,长谈的内容很家常,但对章建忠来说,却是了却他长久的心愿。“这20多年下来,邓绍珍的善举一直影响着我。”章建忠说。尽管之后无法再与邓绍珍取得联系,但他一直与人为善,见到需要帮助的,一定会伸出援手。“这些年来,我也帮助过不少人,做人就是要知恩图报,这也是我不能忘记这段恩情的原因。”55岁的章建忠说。

  20多年过去,记者眼前的章建忠,早已不是当年全家福照片中意气风发的青年,走路还有些踉跄,他说这是生病的缘故,“我有心想去浏阳看望他,但腿脚不太方便。”他说,“我的年纪也大了,再不去寻找,可能以后就没机会了。”

  “晚上等子女都在,我还要再打一个电话去。”了解邓绍珍一家人的状况后,章建忠很高兴。他说,如果可能,他准备带子女一起去浏阳看望恩人,也给儿女们上一堂感恩的课,希望他们将人间温情延续下去。

  编后

  今天本报的这个报道,两个人物都让人感动,一个是素昧平生、出手助困的浏阳人邓绍珍;另一个是受人滴水之恩,挂念23年至今仍要寻找恩人的温州人章建忠。

  为前者感动,是基于这种淳朴的援助。对当地人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即便吃一餐饭,安排住一夜,也不是很大的支出。但是,这种不求回报的“举手之劳”,现在似乎变得有些稀缺。

  为后者感动,则是这份久久不绝的挂念。可能回报难以“涌泉”,但是,情为“滴水”所系的默默守望,其实不需要太多的物资回馈,我们常说的“心意到了”,就是这层意思。

  温州人从改革开放之后,就闯荡天涯,四海为家。仔细想想,有多少人在异乡曾经得到了各种帮助?现在,我们是否还能记下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尤其是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新温州人”,我们是否也能像异乡人一样,给过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温暖?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是,我们很多美好的东西却在遗落。我们刊发这篇报道的本意是,扶危济困不能舍弃,感恩之心不能泯灭。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 2016·美丽浙江——寻找外国人眼中的最美乡村
  • 浙江“百镇梦想”征集活动即日起接受乡镇报名
  • 蚂蚁金服农村普惠金融大事记
  •  
  • 奔跑吧,特色小镇

城市观察

台州特色小镇创建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台州特色小镇的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制造业特色,创建必须突出制造业的重要性。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主办 电话:0571-85311493 QQ群:106862457 官方邮箱:zjczw2014@163.com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社裙楼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