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正文

神探杨铭安:魔鬼躲在痕迹里

2015年04月17日 10:04:41  来源: 作者: 编辑: 王铮铮

  血迹。草丛中几滴毫不起眼的血迹。现场一片混乱,而那几滴被人忽视的血迹,却在杨铭安的眼里逐渐放大。

  多年的经验令他迅速作出两个判断:一、这个血迹很可能是嫌犯与受害人搏斗后留下的;二、嫌犯逃跑的方向,就是草丛的倒向。

  这是2000年5月,乐清柳市镇发生一宗抢劫杀人案。循着杨铭安的指向,两个小时后,嫌犯在一出租房被捕。

  杨铭安,乐清公安局刑事痕迹专家,在当地有“神探”之称。因成绩卓著,前不久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李昌钰面授机宜

  1981年,杨铭安从温州机械工业学校毕业后,分配至瑞安县钾氮肥厂工作。两年后,被招募至乐清县公安局当刑事技术警察。

  上班第一天,他就到省厅接受痕迹检验的培训,一年后结业。算起来,痕迹这一行,他已干了整整20年。

  杨铭安至今仍然记得自己第一次出现场时的情形,那只是一个普通的盗窃案,但杨铭安整整花了两个小时看现场,并最终在门框顶部找到了一枚极不起眼的指纹。

  这枚指纹为破案起了关键作用。“说实话,第一次出现场时非常紧张和慌乱,我刚培训完回来,同事们都看着我,最初拿放大镜的手都在颤抖。”

  1997年,杨铭安被派往中国刑警学院深造,其间曾听过美国华裔神探李昌钰的讲课。

  杨铭安说,李昌钰非常注重现场重建和科学办案。现场重建就是要根据犯罪现场的各种遗留痕迹,推断出罪犯作案以前的现场是什么样子。

  李昌钰有个观点给杨铭安留下深刻印象。他说,刑事侦查工作,最怕的是存有既定的想法,认定一个方向,一头栽进去,而不顾其他出现的证据,这种办案的态度被称为“管见”———如果一个人的眼光、注意力像隧道一样,那看出去的地方也只有一小块。

  一枚烟蒂寻真凶

  在杨铭安眼里,他的工作就是从最难啃的骨头上找到下嘴的地方。

  2000年6月,乐清南塘镇的一条铁路上发现一具女尸,围观的村民都以为是自杀。杨铭安在勘察时发现,从女尸身上刀伤的力量和角度上看,不可能是自己形成的,他判定这是一桩凶杀案。

  在接下来的勘查中,周围并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他开始不停地翻拣着枕木下面的碎石,终于在一块石头下找到一枚烟蒂,一名当时参与勘查现场的刑警对此十分佩服:“老杨就是仔细,如果稍微大意一点,就找不到这个烟蒂,这案子就有得磨了。”

  老杨认真察看了烟蒂和散落在周围的烟灰,发觉没有日晒雨淋的痕迹,看起来十分新鲜,于是判断凶嫌离开现场的时间不长,并且与受害人熟识:“如果是陌生人拦路作案,罪犯不可能有心思抽烟。”

  经过杨铭安的现场重建后,办案人员很快就在死者的熟人圈子里确认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其实看现场没有别的,就是要仔细和客观。”他说。

  “往往一些大案子的现场由于嫌犯重视反侦察,不容易留下蛛丝马迹,小案子的现场嫌犯反而比较粗心,会留下不少有价值的东西。”他非常自信的告诉记者,不管案件最终侦破与否,从技术角度来讲,他没有出现过什么失误。

  英雄眼里的英雄

  刑警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发了案子盼技术,破不了案子骂技术,破了案子忘技术。

  “搞痕迹技术工作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杨铭安的同事说。

  2001年12月,杨铭安在看现场时晕倒,被同事送往医院检查时发现肺部患有肿瘤,这是他在痕迹检验中长期接触剧毒致癌物质的结果。

  这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更多以“涉及到警方侦破秘密”为由不愿多言。他只是反复说:“如果把刑事侦查比喻成造房子,痕迹就是最底下的那块石头。”

  “你心目中的警察英雄是怎样的?”记者最后问。

  “默默无闻地干,只要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不管有没有奖章,都是英雄。”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唐泽文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 2016·美丽浙江——寻找外国人眼中的最美乡村
  • 浙江“百镇梦想”征集活动即日起接受乡镇报名
  • 蚂蚁金服农村普惠金融大事记
  •  
  • 奔跑吧,特色小镇

城市观察

台州特色小镇创建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台州特色小镇的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制造业特色,创建必须突出制造业的重要性。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主办 电话:0571-85311493 QQ群:106862457 官方邮箱:zjczw2014@163.com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社裙楼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