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影像城镇 正文

莫干山下,那爿布鞋店

2014年08月05日 08:36:24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李文芳 潘宗敏 赵方正 王福田 编辑: 王铮铮

  一针一线,老人长满老茧的手,纳过厚厚的鞋底,纳过半世纪的人生。本栏目摄影宣宏

   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 08月05日 讯 核心提示:“莫干有三宝,布鞋、烧饼和面条”,传承着杭州“边福茂”的精髓,67岁的“布鞋爷爷”李林森,靠着一台1968年生产的西湖牌缝纫机,用17520个日日夜夜、近9万双布鞋,书写着德清莫干山镇的一个佳话。如今,倚靠着“洋家乐”逐渐兴盛的莫干山镇,给老人的布鞋店带来了别样生机。只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头发花白的李林森,还能续写“布鞋爷爷”的传奇吗?

  德清县莫干山镇庾村,黄郛东路18号,有家手工布鞋店,店面八九平方米,自制的竹架上摆满了布鞋。

  一台1968年生产的西湖牌缝纫机,在窗前一放就是41年。屋内老旧的电线挂满尘土和蛛网,暗黄的灯光里,一个老人经年累月地坐在窗前纳鞋。近9万双布鞋在他手里诞生,诉说着老人与它们、与小镇的历史。

  老人叫李林森,今年67岁,19岁开始做布鞋。凭着一双巧手和对手工布鞋的热爱,在近17520个日日夜夜里,他每天重复着浇底、制鞋帮、滚鞋口、鞝鞋底、楦型等一道道工序,只为给走路的人一双跟脚舒适的布鞋。而今,随着莫干山镇“洋家乐”的兴起,越来越多外地人走进了他的布鞋店……

  一双布鞋,一世相守

  庾村集镇上流传着一句话:“莫干有三宝,布鞋、烧饼和面条。”这是对李家布鞋口碑不争的认可。

  李家布鞋从老人父亲开始便名声在外。“父亲叫李如贵,出身杭州百年老鞋店‘边福茂’,手艺好着呢。”在那个布鞋兴盛的年代,“头顶天,脚踏边”,说的就是穿“边福茂”的鞋。它们象征着富贵与身份,更是对鞋艺的赞誉。

  李如贵从“边福茂”出来后,在杭州开了家鞋庄,请了4个伙计。从此,手工布鞋成了李家唯一的生计,这一做就是两代人,从满头黑发到鬓角苍苍。

  抗日战争期间,杭州城动荡不安,为了避难,父亲李如贵举家搬到了莫干山脚下,继续做着布鞋生意。李林森老人就在这里出生,在僻静的莫干山脚下,“看着父亲纳鞋长大”。

  19岁时,父亲李如贵中风,再也不能操持自己钟爱的鞋店。李林森便顺理成章地接了班,在父亲口授下迅速掌握手工布鞋的技艺,而这一做就是48个春秋。

  1973年,李林森盘下位于黄郛东路18号的店面,店内的设施,从那个年代一直保留至今,甚至摆放的位置都未曾变动。西湖牌的脚踏缝纫机摆在窗台,“113.7块钱”,老人仍清晰地记得这些宝贝的年代、来历、价钱。

  屋内最古老的物件都与布鞋有着渊源,上百年的纳鞋板凳,从父亲手里继承过来的古老鞋楦。“曾有些人花大价钱买这些楦木,这可是父亲留下的,不能卖”,老人指了指压在柜子深处的楦木对记者说。

  楦的大小、材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布鞋的造型也跟随者现代人的审美、脚型而缓慢改变,样式从传统的圆口、小方口布鞋,转变成如今的松紧鞋。不变的,始终是李林森老人对做布鞋一道道工序的坚守。

  每天不到5时老人就起床,而第一件事就是制鞋帮。“糊布衬、剪样板、粘鞋面布……单是鞋帮,就要多道工序。”老人边纳鞋边说着。

  回到店里,纳鞋底,浇底,鞝鞋……分毫不差。他总是眯着双眼,坐在店内的小板凳上,一针一线地鞝鞋,“一双鞋起码需要152针,耗时将近4个小时。”

  做布鞋累么?“累,从早到晚,一针一线,腿疼腰疼。”李林森老人伸出右手,小拇指、中指、食指磨出了厚实的茧子。可他又说,做鞋就像做人,“敲钉钻脚”,凡事都要细致认真,严严谨谨,“虽然累,但喜欢,做鞋让我觉得充实、踏实”。

  小镇云雨,浸润布鞋

  这些年,莫干山小镇在变,有了个美丽的称谓:风情小镇。据老鞋店不到100米处,就是莫干山镇有名的“洋家乐”法国山居。每到周末,前来观光的上海、杭州以及国外游客络绎不绝,这给布鞋店招徕不少顾客。

  这家老鞋店,是莫干山小镇剧变中的不变,它依旧墙体斑驳,古朴沧桑,尤其不变的,是李师傅对技艺的坚守。而这种带着浓浓历史印记的老布鞋,很快俘获了乡村旅游爱好者的心。

  2009年10月,老人收到了一封来自衢州的邮件,一名王姓退休工程师写到“这次同弟弟一家人旅游,巧遇您,我真是三生有幸,大开眼界,对您十分敬佩。”很多时候,布鞋已成为老人与外界沟通的唯一工具。

  “我要买两双布鞋,男款女款各一双。”一个外地男子走进门,冲着屋内正在纳鞋的老人说。记者在店内采访时,不到一会儿工夫,老人就卖出了4双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布鞋一度是乡土文化的缩影:两情相悦,布鞋是定情物;夫上疆场,布鞋是相思泪;儿行千里,布鞋则是满满的慈母情……

  近两百年间,曾经的“千层底儿”布鞋被蜂拥而至的皮鞋、运动鞋代替,一度走向末路。然而,每个人记忆里都有一双老布鞋,它或许出自母亲之手,或来自母亲的母亲,布鞋总是饱含了一种苦涩的乡愁和暖暖的情愫。

  而今,历经返璞归真的时代,手工布鞋总引来不少人驻足。老人说,特别是“五一”、“十一”假期的时候,布鞋总是脱销,制作完全跟不上。有人建议让老人改卖机器生产的布鞋,老人说自己做了一辈子的手工布鞋,拿机器生产的来卖,“真的是要倒牌子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莫干山小镇的剧变,在给布鞋店带来短暂春天后,或许面临着拆迁外移的变动。这种变动,是老人始料未及的。时刻都在修整的路面,一栋栋特色酒家若隐若现,老人告诉我们:“本来6月份就让搬迁,估计下个月就要搬了。”

  “终究会没有的”,老人悲观地说,“不光是店面搬迁的问题。现在是买鞋的人越来越多,可做鞋的人却越来越少,我的眼睛也越来越看不清了。”说着,老人揉了揉眼睛。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 2016·美丽浙江——寻找外国人眼中的最美乡村
  • 浙江“百镇梦想”征集活动即日起接受乡镇报名
  • 蚂蚁金服农村普惠金融大事记
  •  
  • 奔跑吧,特色小镇

城市观察

台州特色小镇创建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台州特色小镇的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制造业特色,创建必须突出制造业的重要性。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主办 电话:0571-85311493 QQ群:106862457 官方邮箱:zjczw2014@163.com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社裙楼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