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影像城镇 正文

沙渚塘里的流年与今夕

2014年06月26日 11:28:22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沈怡华 徐建人 编辑: 王铮铮

   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 06月26日 讯 在桐乡,注入大运河的长河短水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妙智塘、金牛塘、白马塘、兰溪塘、沙渚塘,个个都有传神动情的出典。

   其中沙渚塘还有个更文艺的前称:语溪、语儿溪。崇福的故名“语儿”即来于此。

   从两岸桑树、芦苇掩蔽的沙渚塘,穿过司马高桥,就是宽宽的大运河。虽算不上母亲河,但沙渚塘还是滋润了两岸的良田沃土,见证了古镇的草创和兴衰,古镇千年的历史明明白白写在了上面。

  沙渚塘里的旧事

   其实,"沙渚塘"只是一个统称。它分中、南、北3条。现在泛指的"沙渚塘"一般为中沙渚塘,也只有它,现在还在发挥着航运作用。

   3条沙渚塘都是市级河道,起点都是运河,终点却各不相同,但无不例外都串起了崇福和高桥两镇。

   在文史资料中,是这样界定3条沙渚塘的:中沙渚塘故名张泾,西起司马高桥西运河,东至沙渚塘桥东海宁界,河流长17公里;南沙渚塘又名语儿泾,西起运河南沙渚塘桥,东至高桥楼下角,河长13公里;北沙渚塘旧名茅家泾,西起运河茅家埭,东至南日港,河长12公里。

   在崇福古镇保护办主任徐建人的眼中,南沙渚塘显然比其他两条多了些厚重的历史积淀。

   传说将沙渚塘拉回到春秋战国时代,越王勾践夫妇赴吴国为人质,途经南沙渚塘,在旁边的凉亭生下一女儿,这个亭就叫语儿亭,河就成了语儿泾。古时,"泾"与"溪"同义,语儿泾成了语溪。再后来,便成了文人墨客对崇福的雅称,南宋编纂的首部崇德县志就名《语溪志》。

   如今,语儿亭早已无迹可寻,但有关语溪的故事流传至今。

   北沙渚塘上同样流传着越国美女西施的故事。徐建人说,有传在北沙渚塘边曾有一个"歌舞庙",在赴吴国前,西施曾在里面进行严苛的礼仪、曲艺培训。想来,这应该和现在城里的“淑女养成班”类似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样的水流经不同的区域,便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哪怕是毗邻的乡镇,水便这样散发出迥异的灵气。这也让记者的此次走读变得更加盎然。

  崇福篇:

  它曾经是一条交通要道

  站在中沙渚桥上远眺,这里的河显然更原生态——没有现代标记的护岸,在两岸浓密水生作物的掩映下弯弯通向天际。

   河水虽不清澈,但在这样的雨季,没有水草等杂物还是很稀罕的。没有轻舟荡过,偶尔掠过水面的白鹭还是会惊起阵阵涟漪。

   对于生活在镇区的人来说,3条沙渚塘的存在感稍低,但对于原虎啸、留良的百姓来说,这是通往城镇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在那个交通落后的年代。

   在徐建人的记忆中,塘边有石块筑成的塘路,在古时方便运送粮食等物资。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史书中所提及的“吴越时驻兵之地”的说法。在南沙渚塘,至今还留有一段宽宽的石板塘路。“小时候我奶妈住在高桥,每次去都得坐着小船穿过中沙渚塘。”河水流淌着徐建人对童年的记忆。有一次家中有事,来不及赶船,奶妈就抱起他沿着塘路小跑回到了崇福家中。

   如今,河的交通要道作用已渐薄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一些机动小航船通过,现在除了中沙渚塘偶有小船经过,其他两条基本已经不通航了。

   虽然河水流淌了千百年,但河岸上古桥没了。“3条沙渚塘上没有一座进入文保单位的古桥,多少有些遗憾。”

  如今它淤泥堆积遍体鳞伤

   现在,人们与沙渚塘的关系更多是对环境的争夺。

   从之前对沙渚塘的排摸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像中沙渚塘沿岸,工业企业并不多,影响最大的还是城乡生活污水,农户污水直排现象非常普遍。目前,水质为四类。而其他两条沙渚塘的情况更甚。崇福镇治水办工作人员吕伟告诉记者,中沙渚塘在10多年前,镇里曾大范围组织过清淤整治,另两条河的情况不妙,淤泥堆积严重。“深的地方达到1米多,透过河面就能看到河底的水草。”

   作为运河的重要支流,沙渚塘水流速度很快,上游将各种杂物冲刷至下游,由此也引来沿岸百姓的一番“斗争”。

   李家浜村是中沙渚塘流经崇福的最后一站。这几年,村里人不堪其扰。“每天打捞漂浮物都来不及。”为此,村里在接轨高桥处设置了一个生态簖,打捞上来的水草如今已堆成了小山,与河岸的桥比肩高。

   今年6月初,崇福开展“五水共治”环境大整治行动,共投入了100多万元,将责任落实到每个村,组成了4个专项督查组,每天在各村进行检查督办,对辖区内的343条河道进行全面排摸、治理,沙渚塘也在其中。吕伟说,在一个星期里,河沿岸的行政村打捞了河面的漂浮物,甚至连桥下的污物也不放过。“当然,真正要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或许要通过相关镇、部门的通力治水。”

  高桥篇:

  它曾滋养了两岸的百姓人家

   中沙渚塘的水流到高桥,显然多了几分生活气,不只因为河面遍布的绿藻,更是河两岸密集的百姓人家。中沙渚塘穿过整个高桥镇,与当地人的关系就是一衣带水。

   90岁的老人苏辚就住在河边,每天清晨推开门,立上阳台,河水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只是这些年来,这水越看越糟心。“半夜,河岸的大管子里经常会排出黑水,看着真让人着急。”不过,让老人稍感欣慰的是,10多年前这条河里连鱼都没了,这些年,鲫鱼、鲢鱼等又出现了。

  如今它伤痕累累亟待拯救

   在高桥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陈国强的指引下,记者沿河往东走,中沙渚塘便多了几分历史的痕迹,南侧至今还保留着四五间水阁房,一间房的主人开着一家老式剃头店,延续着古老的生活习惯。

   剃头店主人老陈说,虽然沿岸人家都装了抽水马桶,但生活用水直接排入河还是很寻常的。

   在高桥镇治水办副主任张中平看来,中沙渚塘的问题不只是居民生活污水,还有传统产业带来的桎梏,特别是菜厂废水对河道造成的严重影响。

   为了掌握沿岸污染情况,镇里曾组织人员对沿河纵深200米重点区域进行过排查,发现沿岸共有9家企业,多为蔬菜加工企业,各类排污口有22个。

   中沙渚塘在高桥流经6个村共351户农户,流入河里的主要为生活污水。

   中沙渚塘镇区段北侧有一条小支流——小高桥港,这些年来成为了百姓投诉的热点。"因为沿岸都是商铺人家,又是断头河,河水流速慢,水质经常发黑发臭。"张中平说,虽然镇里多次治理,但效果并不好。

   无奈之下,只得将排入小高桥港的几个污水口接到中沙渚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中沙渚塘还是活的河。"

   陈国强则认为,想要真正改变中沙渚塘的水质,必须先治理好河中的小支流。

   据了解,河沿岸9家企业中,只有一家污水进管网,其余8家中有3家为蔬菜加工或制丝等对水环境负担较重的企业。“目前小麻子菜业已做好废水处理的各项准备,制丝企业已被责令关停,另一家酱菜厂也将进一步规范或关停。”张中平说,河域流经村龙南村今年已列入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工作,镇里也计划在中沙渚塘镇区段种植水生植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至于镇区生活用水的治理工作,张中平说由于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还没有明确规划,但镇里正在积极向上汇报,争取能在今年提前实施。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 2016·美丽浙江——寻找外国人眼中的最美乡村
  • 浙江“百镇梦想”征集活动即日起接受乡镇报名
  • 蚂蚁金服农村普惠金融大事记
  •  
  • 奔跑吧,特色小镇

城市观察

台州特色小镇创建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台州特色小镇的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制造业特色,创建必须突出制造业的重要性。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主办 电话:0571-85311493 QQ群:106862457 官方邮箱:zjczw2014@163.com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社裙楼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