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制鞋、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废塑料、气流纺等七类行业的企业需要注意了,一场为期三年的全市范围的环保整治提升行动即将拉开序幕。
近日,温州市政府发布《温州市七类行业整治提升行动方案(2018-2020年)》,实施“三个一批”政策,一批企业集聚入园,一批企业规范提升,一批企业关停淘汰。
新一轮行业整治提升针对七类行业
对重污染行业进行整治,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十二五”期间,全市开展了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合成革等6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整治提升,涉及企业1151家。2016年起,又开展金属表面处理、线路板、皮革后处理、移膜革、蚀刻、卤制品、铸造等7大行业的整治提升,涉及企业1852家,今年是收官之年。
温州市环保局大气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启动新一轮的七类行业整治提升,从2018年到2020年,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依法整治,这7类行业当中,有不少企业在污染防治能力上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在合法手续上也有欠缺等,必须进行集中整治,这是贯彻落实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关行业标准,以及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的要求。二是改善环境,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温州环境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但距离国家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大气环境质量尚未达到《大气污染防治法》所要求的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也存在一些断面没有达到功能区类别等,这7类行业不同程度地对水、气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像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制鞋等行业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会影响大气中pm2.5和臭氧的浓度,也影响人体健康,通过整治提高行业污染防治水平,有利于温州生态环境的加快改善。三是规范管理,这7类行业中,一些企业无视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没有按照规定建设相应的治理设施,企业经营成本向外部转移,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对于守法经营的企业来讲是极不公平的,也给日常环保管理带来难度,通过整治,关停淘汰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有利于行业的规范管理。
行业规范提升依“指南”执行将于近期全部出台
此次纳入整治提升的七类行业,将采取集聚入园、规范提升、关停淘汰等方式来推进。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今年11月底前,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功能区管委会要印发本地七类行业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12月底前,要确定集聚入园、规范提升、关停淘汰的“三个一批”企业清单,由县(市、区)政府上报。市政府将每年考核各地工作推进情况。
未取得环保手续,以及县(市、区)政府认为需要关停的企业,列入关停淘汰清单,要在2019年12月31日前依法完成停业、关闭;对通过规范提升或集聚入园能取得环保合法手续的,可以纳入规范提升或集聚入园计划。
温州市环保局方面透露,对于纳入规范提升计划的企业,将参照相关整治提升指南来推进。这些指南近期将全部出台,其中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制鞋行业污染整治提升技术指南由市环保局负责制定;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废塑料行业污染整治提升技术规范参照省环保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金属表面处理(电镀除外)、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加工、砂洗、氮肥、废塑料行业污染整治提升技术规范的通知》(浙环发〔2018〕19号)执行;苍南气流纺污染整治提升技术指南由苍南县制定,市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做好技术指导。
环保部门建议企业早谋划早行动
整治提升会不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温州市环保局方面介绍,以往的行业整治实践表明,环保整治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以“十二五”期间电镀等6大重污染行业整治为例,一是区域污染物排放大幅削减,废水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总铬排放量,分别较整治前削减48.99%、58.56%、62.63%和40.19%;二是行业转型发展加快,企业相关合法手续,以及废水、废气污染防治设施进一步完善,整合集聚度提高,全市共建成电镀、印染、制革行业等专业园区共计16个,企业平均产值较整治前提高60.27%,累计节约土地面积4805亩,可以说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依法加强自身污染防治能力建设是每个企业的法定责任,每个参与市场经营的企业都应该把污染防治成本纳入正常的经营成本,如果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是依赖于偷环保成本实现发展的,那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是不可持续,对于一个市场而言,让一些环保违法企业生存,最终会伤及产业本身。”市环保局大气处有关负责人建议,这七类行业企业早谋划、早行动,不要观望,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