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滚动新闻 正文

景宁为民族地区发展探新路 城乡融合变革的深度试水

2020-08-10 14:49:00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刘淑芳 徐丽雅 陈韶文

W020200806319460881856.jpg

W020200806319460936813.jpg

澄照创业园建设前后

  设计时尚的公寓安置房、装饰一新的学校、四通八达的马路、标准化厂房……谈及澄照创业园的与众不同之处,景宁畲族自治县发改局局长王庆脱口便罗列出一长串“个性化标签”。

  令人耳目一新的“面子”之下,是逻辑分明的“里子”。在采访的大部分时间里,王庆细致分析了景宁之所以举全县之力打造创业园的原由,以及一个创业园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在海拔500米之上、群山环绕的低丘缓坡,打造一个现代感十足的“新城”,这个极具创新意识的发展思路,让景宁畲族自治县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试点的宏伟蓝图初现轮廓。

  深度试水,变革先行。在“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上,景宁正向着“为全国民族地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经验”的目标稳健迈进,步履不停。

  引项目兴产业 村民有了奔头

  从记事起,澄照乡就是姜青峰努力想“逃离”的地方。

  尽管澄照乡距县城不到10公里,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资源相对匮乏,经济总体偏落后,生活越过越穷,没有奔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外出打工潮”便席卷了澄照乡,2002年,25岁的姜青峰迫不及待地离开家乡,奔向更加富庶的城市寻求新生活。

  “连我自己也没想到,18年后,我又回来了。”吸引姜青峰返乡的原因,是“离家不远处,建起了一个‘看得到希望’的创业园”。

  创业园的前身,叫“农民创业园”,是浙江省低丘缓坡综合开发的重点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349公顷,分三期建设。起初,平整出这块土地,主要是为“大搬快聚”提供平台保障。自2011年投入建设以来,至今已平整基础设施场地3000多亩,建起了826直安置房、303套公寓楼,安置了澄照乡本地及英川、雁溪、大均等各乡镇的群众973户3704人。

  当然,在大多数从四面八方汇聚至此的“新村民”心目中,澄照只是个暂时过渡的地方。到景宁县城或其他富庶的城市安家,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也正因为如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留不住人”的农民创业园,宛若一座空城。

  转机出现在2019年。得益于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启动,可囊括十余家上下游企业、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的宇海幼教木玩产业园项目,在农民创业园顺利落地。

  在顶层设计中,这个先天不占区位和交通优势的区块,所选择的产业必须“接地气”。“‘高精尖’固然好,但要彻底融合城与乡,就必须先打破‘乡村留不住人’的现状。”王庆告诉记者,基于现实考量,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澄照的首选,“融合的前提,是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跨界流动和高效配置。通过发展特色工业促进就业,进而弥合城乡二元结构,更贴合实际也更行之有效。“

  去年底,宇海幼教木玩产业园一期投产,200多个澄照人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44岁的姜青峰和妻子成了“工薪族”——每天上午7时30分到工厂上班,下午5时30分下班,上下班“骑车只要5分钟”。

  公共资源下乡 服务促乡变城

  2019年,当宇海幼教木玩产业园项目一期还在如火如荼建设时,更大的发展机遇悄然降临。

  澄照乡党委书记胡卫林清楚地记得,去年6月6日,县政府召开会议并出台会议纪要,将澄照农民创业园纳入市政管理,其建设规格按县域标准提升。“这意味着,景宁探索的城乡融合不只是在图纸上将城与乡圈在一起,而是注重实现要素的双向流通。”

  这一天,距国家民委正式批复支持景宁进行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试点建设,还不到两个月。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农民创业园”变成了“创业园”。名称之变,彰显了这片土地的宏伟目标——成为景宁县城的“副城”。蓝图既定,基础设施先行,公共服务紧随其后,医疗卫生、居家养老以及教育等要素不断下沉。

  “2019年,创业园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胡卫林对创业园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数家珍:大山深处纵横交错的柏油路,比景宁旧城区的道路更宽敞;大货车在园区内忙碌穿梭;马路上竖起了引导交通的红绿灯;一所投资2500万元的卫生院已经结顶;安置小区的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如今,创业园里联排农居拔地而起,一座座标准厂房鳞次栉比,一个个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的公共服务机构,让姜青峰们欣慰于自己的返乡选择“做对了”。

  最让姜青峰高兴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得到了解决。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开拓教育城乡一体化模式,投资2亿元在澄照产业园建起了澄照学校。去年,学校引入当地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启文中学托管初中部,教育实力大增。“过去,澄照人拼尽全力把孩子往城里的学校送。现在,县城人开始把孩子往澄照送。”姜青峰高兴地说,”现在城里人都羡慕我们澄照人,因为澄照从农村变成了城市。”

  先让农村人口“聚”起来,再用基础设施将城与乡“联”起来、公共服务“合”起来,最终使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城市生活——在澄照创业园,梦想正照进现实。

  弥合城乡差异 让村民变市民

  63岁的王宗叶有着“双重身份”,一是景宁英川镇的村民,一是安置在创业园的“市民”。2017年,得益于交叶公路项目建设,王宗叶一家搬迁至澄照创业园。

  与他一样拥有双重身份的人,在创业园并不少。过去,两种身份让他们颇为纠结,一方面,迁到距县城更近的地方能获得优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但另一方面,农民向市民的生活转变令他们一时难以适应。他们与管理者之间,曾面临重重矛盾。

  刚搬到创业园东升村片区时,王宗叶和村干部之间的关系一度剑拔弩张。“为了提升安置小区的居住环境,我们统一改造了住宅外立面,扩大了绿化面积,没想到不少村民悄悄挖掉了绿化草皮,种上了大葱。”回忆往事,东升村党总支书记杜正南感慨万千,“我们赶去阻止,村民态度激烈,说如果不让他们在绿化用地上种蔬菜,他们就不让我们改造外立面。”

  “当硬件条件的差距不断缩小,城市与乡村在思想观念上的落差显得尤为突出。”景宁畲族自治县发改局副局长张昌勇将下乡的公共资源统称为“硬融合”,在他看来,消弭城乡差异更需要“软融合”,也就是在“村民市民化”的过程中,将城市文明理念输送到乡村,“这也是景宁在推进城乡融合试点时,始终在探索破题的重点。”

  在深化创建的进程中,破题之道日渐明晰。前不久,王宗叶被宇海幼教木玩产业园聘为保安,再次遇见杜正南时,他已是满面笑容,“大葱拔了就拔了吧,反正我也忙,没时间种地了,再说,绿化带那么漂亮,我们住着也舒心嘞。”

  王宗叶的转变并不是没有来由的。“这是景宁规划产业园时选择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初衷之一。”张昌勇告诉记者,农村发展的难点和痛点,是人的素质提升,“首先得让村民富起来,仓廪实而知礼节嘛,物质水平提高了,思想观念的变化才会水到渠成。”

  当然,制度建设和组织治理也不可或缺。

  在张昌勇看来,宇海产业园内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在无形中将城市的文明理念传递给了村民。如今,行走在创业园里,不仅可以看到安静等待红绿灯的行人、每天准时打卡上下班的村民,还有巡视员轻声提醒你“请不要随意停车”。

  就在上周,景宁正式批复同意澄照乡在产业园设立澄和社区,这意味着那些来自各个乡镇的“新村民”,即将拥有一个崭新的集体,并因此获得更优质、更现代化的社区服务。

编辑:谢劼

城镇原创

给河道“理个发” 这个清理“神器”一天可打捞4吨水草 “骡子运输队”助力良渚遗址保护 推进余杭全域美丽建设 这里有条千岛湖最大的“鱼”!浙江淳安“渔文化”激起“经济浪花” 发展夜经济 嘉善大云镇推进文旅型美丽城镇创建 浙大城市学院“行走的中国传统文化”暑期实践团赴嘉兴海宁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实践 亚厦股份董事长丁泽成:发挥“头雁”效应 推动企业向新制造领域转型升级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