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3日讯(通讯员 江聪 杨宇)随着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瓶窑由“镇”到“城”有了跨越式发展,矛盾纠纷凸显、群众诉求增多、社会治理难度也不断加大。今年以来,瓶窑镇以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改革理念为引领,探索“网事警情调处”新机制,开启警源治理新引擎,推动新时期“枫桥经验”新发展。该机制运行以来,共调处非警务类事件964起,联动部门317起,处结率99.76%;全镇总警情3138起,同比下降5.3%;辖区刑事治安案件受理273起,同比下降16.26%,有效释放了警力资源,提高了非警务类警情处置效率。
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针对矛盾纠纷化解“专人不专”、力量紧张等问题,通过抽调专人、设立专岗、开通专线,强化基础保障。一是成立专职调处队伍,力争“一专多能”。以作风优、口才好、政策清、地头熟为“四项指标”,在原有司法调解员、村民“老娘舅”、法律服务者、网格员、派出所联调员等纠纷化解力量的基础上,从以上多个层面招聘、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一支24人的网事调处中队,专人专门负责处理网事警情调处工作。其中8人为网事调解员,负责第一时间出警与现场处理,16人为网事处置员,现场无法调解的,由调解员联动、执法部门跟进,直至闭环解决。同时,网事调处中队还承担指挥室交办的访源、诉源方面的矛盾纠纷调处任务。二是增开纠纷受理专线,力求“一呼即应”。在原88582345镇长信访公开电话的基础上,专门针对非警务类警情,设立89222110网事警情专线,便于群众反映各类纠纷诉求,有效缩短矛盾纠纷流转周期,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专线开通以来,共接到专线报警237条。三是搭建网事调处平台,力推“一网处置”。建立网事调处交办平台、网事调处钉钉群,专门配备3辆网事调处专车,视频记录仪、对讲机,增设专门办公场所,强化网事警情调处基层基础保障。畅通网事中队与现有综合信息指挥室、信访办、平台站所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与110联动系统、视频巡检、网格巡查的互联互通,便于案件事件及时分流、高效处置、迅速化解。
以需求为导向,着力完善运行机制
聚焦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改革要求,分流交办、规范处理,化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确保机制顺畅、运行有效。一是建立分流交办机制。由职能科办、下沉执法部门综合案件性质、事件原因、诉求目的等,将民事纠纷、紧急求助、突发事件等从警务类警情予以分离,通过后台派单至网事调解中队。网事调处人员接警后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置,开展现场回复、诉求收集、意见反馈、普法宣传、劝导化解等工作,构建网调中队精心处理、部门平台精密管控、复杂疑难精细化解的高效处置模式。二是实行首问负责制度。在接到交办事件后,网调中队全面接管协调,实行谁出警谁负责谁结案的“首问负责制”,能现场调处的当场调处,就地释放公安警力。需要进一步对接沟通的,流转至责任部门,并全程跟踪回访,做到职责所系不打折、权责明确不推诿、为民服务不冷漠,确保问题有发现、进度有跟踪、过程有监督、事件有回音。三是完善联动处置机制。网事调解中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除工作日外,在夜间、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等时间段,与镇值班人员一同出警。一旦遇有警情,在接警后5分钟内快速出警,迅速联动处置,做到出警有人、有警必达。若案件复杂无法当场解决,则通知职能科办、下沉执法部门到场或接手解决,实现高标准运行、高效率处置、高质量办结。
以效果为导向,着力压实闭环责任
围绕矛盾纠纷“化早化小”这一目标,建立专门考核评价机制,倒逼闭环责任落实,跑出源头治理“加速度”。一是明确网调中队首要责任。警情所及大到村社、网格,小至小区、楼道,为将调处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最小单元格”,专门制定《网调中队考核评价办法》,对工作规范、现场处置率、闭环处结率等进行考核,压实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分类处置、跟踪反馈等责任。对久挂不决的疑难案件,通过成立专班,集中攻坚、领导领办,再次进入闭环直至有效解决。共计现场解决221条,闭环解决16条。二是压实各村社属地责任。创新制定由派出所考核为主的《治保主任考评机制》,明确治保主任属地责任,针对每月治安警情、信访处理、纠纷化解、处置结果等,由派出所、信访办、司法所等部门打分汇总。并通过周通报、月例会、季总结、年评比,对治保主任进行考核,并对考核末三位的治保主任进行约谈,年终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奖金挂钩。三是抓紧联动部门主体责任。要求联动职能科办、下沉执法部门在接到网事警情联动通知后,必须快速反应,20分钟内到达或接手解决,既各司其职又联动互通。同时定期对联动部门联动效率、办件质量等进行评议和通报,让联动部门主动承担非警务类警情的处置,合力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部门联动,纠纷的实质、快速化解,既降低了后续信访及诉讼概率,又帮助群众节约了时间、经济成本。让有困难的群众一个电话、一条信息就能滤纠纷于诉外,化纠纷于萌芽,力争实现“最多找一次”、“一次都不用跑”的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