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日讯 初冬时节,岭南乡东澄村千年梯田换上了绿色新装。“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观赏金灿灿的油菜花了。”东澄村党总支书记戚彭飞告诉记者。
油菜花、镜面水田、彩色水稻……东澄村的千年梯田四季景色交替,连同万年石浪和百年古村落构成“三大奇观”,散发出巨大的“磁场”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
巍巍覆卮山,蜿蜒隐潭溪。过去并不出挑的岭南乡,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擦亮绿水青山底色,以“山居岭南”为载体,走出一条新路子,引起各方关注。国家级生态乡镇、中国生态魅力乡、被列入省级运动休闲小镇培育名单和省首批民宿(农家乐)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乡镇名单等荣誉接踵而至。“我们要擦亮生态底色,拓宽美丽经济转化通道,打造全域旅游新高地。”岭南乡党委书记傅飞军说。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
20世纪80年代初,在“无工不富”的指引下,岭南人开始创办石材加工厂,炸山开矿,加工花岗石。从3家乡办集体企业起步,到后来隐潭溪两岸村庄纷纷跟进,花岗石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粗放发展与环境污染相伴而生。乡财政增收有了渠道,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但岭南人赖以生存的青山却被破坏了,清澈的隐潭溪一度变成了“牛奶河”。很多村民开始怀念青山绿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这一科学论断的第二年,岭南乡开始反思,把生态立乡作为发展方向,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在岭南乡工作了12年的乡人大主席罗党生回忆,当年乡里花大力气对矿山进行生态治理和土地复垦开发利用,但山体破坏容易修复难,需要对大量浮石进行清理,对山体复绿。“最后一座许岙村的矿山,直至2012年才停采关闭。”
2015年,我区出台整治方案,从关停石材加工企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拆除水源保护区内畜禽养殖、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等方面对症下药,并限定在两年内完成。“32家花岗石加工厂,在2017年初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岭南乡党委副书记谢剑锋说。作为分管领导,谢剑锋在花岗石加工厂关停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在岭南乡党委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王立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6年12月,在柯桥办厂的他回乡,并注册上虞东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在覆卮山麓从事农业开发。如今,企业投资额已超过3000万元,依托农业基地,经营起民宿、餐饮、采摘游等。“万年石浪、千年梯田和百年古村,这些都是稀缺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王立柱说。
2017年12月,岭南乡覆卮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借此东风,岭南乡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尝试在千年梯田上大面积种植油菜,并举办油菜花节,以此吸引更多游客。千年梯田油菜花成了岭南乡的金名片,去年3月举行的油菜花节,短短一个月时间吸引游客超过30万人次,最多一天游客接待量逾2.7万人次。
拔河比赛、稻田摸鱼、插秧赛……今年6月20日,“诗画曹娥江 云游覆卮山”系列活动在千年梯田上举行,总投资近10亿元的灵运高档民宿项目等6个文旅项目签约。为恢复千年梯田粮食功能,今年春天,岭南乡在千年梯田修建了近200亩镜面梯田,游客量持续攀升。今年前三季度,全乡累计接待游客49.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约1380万元。
从“单一化”到“集群化”
11月22日下午,王善良送走最后一位上海游客后,和老伴王雅萍开始收拾房间,准备迎接下一拨游客入住。“我们从来没想过,家里的几间房子装修成民宿,能够获得这么可观的收入。”王善良笑着说。
现年65岁的王善良,一直生活在东澄村。看着不少村民将房子改造成民宿,他也心痒痒。2018年初,他花了10多万元,将房子装修一新。“我们村是一个古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来源不多,以前还有个让人难以启齿的别名——光棍村。”王善良说,但自从村里开始发展民宿经济,这一切就有了改变。
52岁的王红苗是东澄村的一名党员。2016年初,岭南乡把发展民宿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在东澄村开展试点。王红苗将家里的3间老房改造翻新,挂出“鸡啼岩民宿”牌子,做起了民宿生意。她还开办了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现在年收入已超过20万元。”王红苗喜滋滋地说。
在王红苗等党员的引领下,其他村民纷纷仿效。“目前全村已创办民宿25家,床位300多个,可同时容纳700多名游客就餐。”戚彭飞介绍,今年初受疫情影响,民宿经济受到冲击,但现在恢复过来了。民宿的发展,不仅使村民收入增加,也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覆卮山是岭南的一张金名片,因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而得名。谢灵运在上虞著的《山居赋》脍炙人口,如今岭南乡响唱新《山居赋》,民宿呈集群发展之势,打响“山居岭南”民宿品牌。截至目前,全乡已有38家特色民宿开业,并被成功列入省首批民宿(农家乐)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乡镇名单。在民宿经济上一直走在全区前列的岭南乡,去年累计接待游客超过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2000余万元。
如何继续扮演“领跑者”的角色?今年初,岭南乡排定12个全域激活项目,风向标从单一的闲置农房激活转向全域激活。“那园民宿在岭南乡算大了,一年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多万元,但对整个农村经济来讲,这个数字还是太小了。”罗党生说,接下去要把闲置农房激活与土地、水库、山林等资源,甚至文化、旅游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以民宿来撬动农村经济发展。
檀香山庄二期、许岙红色国防教育基地、灵运居高端民宿、许岙青少年研学基地、高山自然村文化产业园……今年来,一大批优质文旅项目相继落户岭南,文旅融合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地处青山村的覆卮山美好生活主题村落项目正是其中的标杆项目。“乡村潜力无限,闲置农房只是一个入口,不是终点。”沐格山居负责人熊晖坦言,拿沐格山居来说,一次只能同时接待40多名游客,接待能力太弱了,而且乡村旅游受时间空间影响很大,如果将土地、山林、水库等农村资源全部利用起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熊晖的观点得到了覆卮山居负责人梁哲峰的认同,双方一拍即合,上马覆卮山美好生活主题村落项目。“这个项目的亮点,就是在激活10幢闲置农房的同时,还唤醒近100亩闲置山林和田地等‘沉睡资源’。”罗党生说。
从“盆景美”到“全域美”
晨曦初露,隐潭溪静默流淌,水面倒映出岸边苍翠的林木,居民们在绿树碧水间或漫步闲走,或挥汗锻炼,好不悠闲;行驶在宽阔的虞南大环线岭南段,两侧楼房立面整洁淡雅,高山、流水、小桥、落雁等元素跃然墙上,让人眼前一亮。
搭乘着美丽城镇建设的东风,岭南乡借势再发力,合力打造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壮大文旅产业,打造特色集群,构建以覆卮山景区为依托,以民宿特色产业、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等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共享理念,跨界整合资源,全面建成全域旅游高地、乡村振兴样板、美丽经济示范。
今年初,岭南乡组织编制全乡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发展规划,将覆卮山、谢灵运、冰川石浪、高山梯田、许岙战斗、岭南集镇、隐潭溪等“一山一人,石、田、村,一红一绿,寺、溪、镇”十大旅游资源融入未来发展根本要求,为城镇建设赋予新的血液和要素。同时,作为全市首个郊野单元控规编制,该乡联合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通过工业用地及空闲用地减量等,挖掘村庄减量潜力,推动建设用地指标的节约集约利用。
“红色许岙”“绿色青山”,这两副分别镌刻在许岙村和青山村景观节点上的特色口号,概括了两个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厚的山水资源,也揭示出这两个“3A级景区村”的魅力所在。水清岸绿,鹭鸟翩飞,白墙黛瓦,凉亭长廊,一条平坦整洁的“网红路”静卧村庄中央,江南特有的旖旎风光尽显眼底……“以前村里环境比较差,配套设施也不齐全,总觉得城里好。”看着越来越整洁的村庄环境,让许岙村村民不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
作为省级革命老区、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绍兴市党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基地,许岙村一直致力于发展“红色游”,但由于景点单一,还没有形成气候。转机出现在三年前,许岙村以“五星3A”争创为契机,加大投资力度,整合旅游资源。去年5月21日,总投资215万元的许岙战斗纪念馆新馆开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条由原许岙村至田山村的盘山公路,由于落差大,共有12道弯,意外带火了许岙村。今年,村里又投入4000万元推进“红色许岙”项目建设,将村庄内各旅游节点串珠成链,并引入民宿、研学游项目等旅游新业态。
从“盆景美”迈向“全域美”,“五星3A”创建不仅让村庄披上了美丽的新衣,更让“美丽环境”加速向“美丽经济”转化。目前,岭南乡8个行政村已全域五星达标,其中4个村成功创建市“3A示范村”。“以美丽乡村展现‘窗口’之美。”岭南乡乡长王凯表示,将继续做好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和现有产业提档升级两篇文章,加快建设全域美丽、乐享生活、产业合理、文化厚植的“山居岭南”。
紫气萦回万象新,青山绿水晓风吟。经过多年发展,岭南乡实现了从最初的观光旅游向当下的休闲度假转变,从曾经的景点旅游向此刻的全域旅游转变,从注重高速增长向可持续优质发展转变。如今的岭南,春赏花、夏亲水、秋采摘、冬康养,不仅“季季有亮点”,更可“处处见风景”,绘就了岭南旅游发展由4A级景区观光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的“岭南样本”。(上虞区美镇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