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滚动新闻 正文

青山绿水间 小康梦来圆

2020-07-29 19:36:20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徐小骏

  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作为浙江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2000年以来,丽水全面开展精准脱贫攻坚战,成功实现了集体经济薄弱村和4600元以下贫困农户“双清零”,农民收入增幅连续11年位居全省第一。

  脱了贫,更要致富奔小康。20年来,丽水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大社保体系全面建成,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达到全省中等水平,百姓生活品质明显提高。

  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丽水,昔日农产品等销路受限,卖不出好价钱。如今,通过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绿水青山生出了金山银山,一条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康庄大道,不断地在丽水百姓脚下延伸……

  精准脱贫,守住青山赢金山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作出了102字的“丽水之赞”。其中说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作为全省扶贫开发的缩影,虽然丽水户籍人口只占全省的十八分之一,但贫困人口却有全省的五分之一。如何做到精准脱贫保增收?丽水的扶贫开发先后经历了“贫困县与乡镇扶贫攻坚”“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低收入农户奔小康”三个阶段。

  经过20年持续接力,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农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200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59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0.1%。但到了2008年突破5000元,2013年突破10000元,2019年突破20000元,年均增长11.9%。究其原因,撤地设市以来,丽水先后通过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计划等系列行动,全面消除了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户等绝对贫困现象。仅2015年,丽水就完成了省委摘帽“欠发达”、实现“绿富美”和“消除家庭人均纯收入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两项重点任务。

  丽水还始终把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作为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积极创新强村公司、“村企结对”、“飞地经济”等“消薄”工作载体,制定实施《关于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去年11月,全市实现了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

  生态作为丽水的最大优势、最大家底,也是丽水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在实施精准脱贫过程中,丽水并没有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而是通过念好山字经、画好山水画,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努力成为全国生态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区。手握生态发展“金钥匙”,打开绿色致富大门。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丽水蹄疾步稳、稳中求进,为新时代赶超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保障民生,逐梦小康绘蓝图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是关键。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个岗位不仅意味着一份收入,更意味着生活的改善、家庭的希望。撤地设市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企业用工促进就业稳定的十五条意见》……就业岗位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公共就业服务不断加强。2003年至2019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320626人,指导和帮助132028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教育是民生之基。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全市9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将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市县两级政府领导班子全体担任特邀督学,行使督政和督学职责。

  20年来,丽水通过以人为本、强师兴教、强化保障等措施,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育动力,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2015年,全市9县(市、区)全部创成国家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2016年,松阳在衢、丽两地率先创成省级基本教育现代化县;2017年,龙泉、云和、景宁成功创建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全市城乡学校办学差异系数为0.3,达到优秀水平;2019年,教育基本现代化县队列中又增加了遂昌、庆元……

  医疗是民生之需。自非典疫情发生之后,我市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事业财政投入,大力改善设施设备条件,积极创新服务手段,全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均有了明显提高。

  作为“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市还大力推进大社保体系建设,基本建成统筹城乡、惠及全民,基金来源多渠道、覆盖范围全方位、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截至2019年底,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85.93万人,参保率达到97.48%;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9.33万人、27.39万人。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依照民生“指南针”指引的方向,至微至显、善作善成,我市用系列政策和举措支撑起了全市百姓的美好未来。

  秀山丽水,文化引领助扶智

  扶贫先扶智。秀山丽水,文化璀璨,“风景”独好。如何利用文化的力量撬动扶贫扶智工作?丽水一直在努力。

  作为全国第一个“中国摄影之乡”,自2004年举办首届摄影节以来,已持续16年举办了九届,丽水在建设“国际摄影名城”“中国摄影之乡”的发展道路上创立了一个又一个摄影品牌活动,打造了一大批摄影创作基地,为中国摄影事业发展、摄影文化产业推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走向世界,丽水摄影告诉世界:中国有个丽水!丽水也正通过摄影节这一窗口和平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红绿融合发展,坚持“两山”理念、丰富“两山”实践、开辟“两山”新境界,为新时代丽水逐梦高质量绿色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

  去年,还有一部讲述“最美军属”麦香不爱名利、独爱军属荣誉,不惧万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屡创收视佳绩。

  作为《麦香》的故乡,莲都古堰画乡、西溪古村,缙云河阳古民居,松阳老街、界首村、杨家堂村、大木山茶园……优美秀丽的城乡风貌一一在电视剧里精彩呈现。这部以电视艺术宣传丽水的宣传片,正是对丽水践行“两山”理念、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描绘和艺术呈现。该剧成功获得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唯有坚持文化自信,方能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容前行。“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几盏煤油灯下,二胡声悠扬,唢呐声清脆。1981年,庆元月山村办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台春节联欢晚会,比中央电视台春晚还早了两年。

  40多年来,从“中国乡村”走向了“地球村”,从“乐民春晚”延伸到“富民春晚”,以丽水为原创地、全国联动的乡村春晚,已逐步发展成全国知名文化品牌、乡村迎接新春的文化习俗和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广模式。丽水乡村春晚也被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荣获国家文化最高荣誉奖——“群星奖”,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发展的“浙江样本”。

  今年4月14日,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上,丽水还捧回了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作为一座城市发展的基础,16年来,全市上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平安建设硕果累累,先后拿下“平安鼎”“平安铜鼎”“平安银鼎”“平安金鼎”。

  如今,“平安丽水”建设已被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贯穿于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进程中,丽水也始终以“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与担当,奋进在平安建设的路上,不断擦亮着“平安丽水”这块金字招牌。

  20年弹指一挥间,丽水这座年轻的城市,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路上闲庭信步、笃定前行,不断为全省建设“重要窗口”凝聚起丽水智慧,贡献着丽水力量!

编辑:谢劼

城镇原创

完善养老服务 嘉善大云镇创建美丽城镇更进一步 大云镇开展美丽城镇在建工地“回头看”行动 完善工程项目长效管控机制 嘉兴王店镇以美丽城镇擦亮工业底色 2020胡润中国10强农业企业 生猪养殖为主企业占上风 萧山空港的这套三维成像系统 让治水变得高效便捷 新晋网红地!丽水缙云传统村落成了青春活力的街画艺术村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