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6日讯(通讯员 杨溢智)哪有什么英雄,不过是一群有爱的普通人。尖山新区(黄湾镇)钱江村村民张海,今年43岁,疫情期间“滞留”武汉,和妻子一道主动报名志愿者,投身“战疫”一线。从武汉到海宁,从全身防护服的方舱医院志愿者,到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他们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2020年除夕夜,在武汉做生意的张海正和公司的员工一起吃年夜饭,并计划着23日自驾回海宁的事。谁能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张海夫妻留在了武汉。张海回忆道,每天关注有关疫情的新闻,就想为这个大家安居乐业的城市做点什么,正巧在微信群看到武汉方舱医院招募志愿者的信息,便马上联系报名,“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个退伍军人,在这个困难时刻我必须要站出来,带个好头。”让他没想到的是,身材瘦小的妻子提出也要加入。经过为期5天的培训,张海夫妻俩一起进入武汉长江新城方舱医院,主要负责后勤工作,清理清运病区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协助医生一起对方舱消毒消杀。
一边说着,张海拿出了当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他“全副武装”,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将他裹得严严实实,还有护目镜、双层手套、鞋套和口罩等装备。“这套衣服穿在身上起码3个小时,再加上戴着密闭的口罩,有时候气都透不过来。虽然是冬天,但里面单单只穿一件短袖都是湿了干,干了又湿。”
从3月3日开始,张海夫妻俩先后辗转武汉的两个方舱医院,两个月时间,一直冲锋在前。他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看到越来越多患者治愈出院,看到越来越多的笑容时,这一切都值得了。回到海宁的日子,除了陪伴家人,张海总爱穿上红马甲,成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参与到钱江村的基层治理中去,即使迈入中年,依然冲劲十足。这背后,映射出的是黄湾人朴实无华的民风,也展现了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无尽的人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