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9月30日刊载题为《五年战略规划出台 中国要振兴乡村寻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文章称,在经济面对内外压力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聚焦乡村地区的发展潜能,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希望通过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乡村旅游等,振兴乡村产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寻找新动力。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9月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解读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他说,五年规划需要广泛筹集资金,除了政府出资,也将引入社会资金。他提醒,要防止地方政府搞华而不实的项目,各地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提出实用且俭朴的发展规划。
文章称,中国是在去年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今年2月,中共发布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顶层部署。
文章称,而作为此战略的首个阶段性谋划,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今后五年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和具体指标。
规划指出,乡村振兴中,农业产业兴旺是一大重点。为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规划要求,现代农业体系须初步构建。政府还将持续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而戏好还得靠唱戏人,张勇说:“农村产业兴旺,最根本的是靠亿万农民群众,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他要求,把见过世面的、经过历练的人才吸引回到农村,推进乡村的产业发展。
文章认为,实际上,目前在中国的农村,已有超过2800万农民从事休闲农业、电商等新产业和业态。因此,把更多资源投向乡村,进而拉动国内生产和消费,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
张勇强调,振兴乡村的同时,要发挥好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双轮驱动实现城乡同步发展。
文章称,不过有分析担忧,一些地方政府可能过度解读乡村振兴计划,投入大笔资金兴建巨大、华丽但不实用的基础设施、景区、公园等,重蹈过去基建、住房过剩的“鬼城”旧路。
对此,张勇说,政府注意到了上述问题,将要求各地不能搞“一刀切”,在具体建设内容、标准和路径上,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防止一哄而上,不顾客观现实搞大拆大建、盲目制定高目标的行为。
另据《澳门日报》9月28日刊载题为《振兴乡村助圆中国梦》的社论称,备受瞩目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近日出台。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40年前,我国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国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社论称,中共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实施这一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阶段性重点任务。
社论称,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地干,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围绕乡村振兴“人、地、钱”等要素供给,“规划”部署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等方面的具体任务。
社论称,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决定着能否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中国乡村发展潜力巨大。图为浙江省长兴县的一处鲜花种植基地。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