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创新源泉竞奔流——新昌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纪事

2018-06-03 08:04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刘乐平 县委报道组 俞临新

zjrb2018060300001v01b030.jpg

  新昌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技兴县”三位一体,不断提升对创新、效率、品质和生态的追求,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题记

  浙江在线6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乐平 县委报道组 俞临新)没有资源优势、工业基础薄弱的山区小县新昌,十多年来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坚持以两化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开了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通道。

  2006年至2016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近3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从2012年的38.2%增长到2016年的49.6%。眼下,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占新昌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达80%以上。

  如今已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省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省级绿色安全制造信息化试点区的新昌,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科技创新

  向粗放发展说再见

  曾经的新昌一味拼资源,粗放型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性影响。

  2005年7月,由于新昌化工产业无序扩张、粗放生产,给新昌江造成污染。新昌的几家原料药生产企业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原料药生产附加值低不说,还产生大量废气、废水,污染环境。”新昌县环保局局长周纪福说,那一次矛盾的集中爆发,让新昌人意识到,粗放型生产方式必须彻底改变了!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新昌旋即对化工、电镀、印染等产业展开整治,大批重污染项目关、转、迁、并,仅化工企业或项目就关停搬迁40多家。

  面对粗放型生产方式制约产业提升的问题,新昌按照“八八战略”的要求,坚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力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用创新来补资源不足、环境承载力小的短板。近年来,新昌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企业创新,每年安排3亿元用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

  唯有科技创新才能“点化”产业升级。当年新昌江污染事件的“始作俑者”——医药化工产业,如今转型升级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医药化工产业在新昌工业占比从2005年的60%降到现在的20%,留下来的企业,“个个像脱了一层皮”,“浙江医药”“新和成”“京新药业”等3家上市医药企业已蜕变为开发创新药的高新企业。

  京新药业每年拿出利润的三分之一用于研发。2005年到2017年,公司销售占比中,原料药从70%降到28%,成品药和医疗器械从30%升到72%,销售超亿元的成品药已占在销产品的一半以上。

  这几年,新昌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连年增长。2016年,这一数字便已达4.45%,远高于全省同期的2.43%。

  以科技创新促产品结构调整,以技术改造促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已成为新昌企业的自发追求。今年一季度,新昌医药制造业利润继续快速上升,对工业总产值贡献率达71.9%,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22.4个百分点。

智能制造

  向两化融合要效益

  5月30日,来自国家工信部和全国各地的数百位专家、企业代表汇聚新昌,一场有关智能制造“新昌模式”的研讨会在此召开。与会者参观了新昌多家企业的智能制造项目。

  在新昌万丰摩轮智慧工厂,机器人在流水线上忙碌。车间负责人介绍,智慧工厂一线工人才200余人,而机器人有360台,两个车间年产摩轮1000万套,约占全球摩轮产量的四分之一。

  万丰摩轮智慧工厂是新昌大力推动两化融合的缩影。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新昌企业敏锐把握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孕育的机遇,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与网络信息技术嫁接,做强产业链。

  新昌目前已有三花、新和成、万丰等12家大型企业基本建成智能工厂,拥有机器人700多台/套,正全面推进省级绿色安全制造信息化试点区建设,推广连续生产、联网协同、智能管控的新制造模式。

  传统产业在新昌占有很大份额,轴承是其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受大环境影响,当地轴承行业销售收入增速从2011年的19.35%,下降到2016年的-1.49%。去年以来,新昌出台轴承行业智能制造“百企提升”实施方案。

  “普佑”是当地一家轴承企业,年产值约6000万元。总经理黄永龙告诉记者,公司用“e微智造”改造了4条生产线、共16台机床,用电可节约10%左右,效率提高了10%至20%。

  更令新昌轴承企业兴奋的是,一朵“轴承云”正向他们“飘来”。由浙江陀曼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创建的行业云平台——“轴承云”,将系统解决轴承企业智能生产线的设备检测难、故障预防难等问题。

  为了鼓励更多企业上马智能改造,新昌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推进轴承行业智能制造改造提升。接下来,新昌还将出台政策,促使纺机、胶囊等行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

  新昌县经信部门调查显示,智能制造让不少企业缩短了研发周期,提高了新产品设计效率。今年第一季度,全县规上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63.98亿元,新产品产值率48.1%。目前,新昌两化(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4.58,工业应用指数44.76,居全省第一。

  有专家在调研新昌智能制造后表示,浙江块状经济特色明显,中小企业占比90%以上。智能制造的新昌经验,可以复制推广到其他更多行业和更多市县。

跨国并购

  向全球整合价值链

  产业升级离不开技术创新。新昌通过深化开放合作创新机制,走出了一条立足本地、胸怀全球、合作创新的路子。

  今年元旦前夕,万丰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了对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的收购交割仪式,这是中奥两国建交以来最大的企业收购之一。近3年,万丰并购控股了位居世界前三的钻石飞机工业、捷克DF飞机制造等公司,成为全球通航产业巨头。

  大魄力和大手笔的背后,是新昌企业对产业升级大势的深谋远虑。

  “通过跨国并购,我们主动融入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在合作中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在万丰航空小镇的机库里,面对记者,万丰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信心满满。

  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新昌早就形成共识:先进制造业必须是接轨国际的制造业,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适应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变化,跟上国际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

  从2012年开始,新昌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创办境外企业。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在成功案例的示范下,跨国并购整合全球资源在新昌企业界蔚然成风:三花控股与以色列HF公司合作,成功研发全球首个超临界并联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单元样机;日发精机出资3.5亿元收购意大利一家航空设备制造商,成为拥有飞机总装及零部件生产能力的企业……

  截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境外投资项目103个,中方投资额14.49亿美元,其中境外并购项目19个,中方投资额11.45亿美元。为了给并购项目腾出发展空间,去年,新昌还启动了跨国并购产业园建设。

  通过海外并购,新昌骨干企业延展了产业链条,提升了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同时,新昌企业大量在外地建设“飞地型”研发机构,海外研发中心就多达11个。

  全球并购让新昌企业实现了弯道超车。目前,新昌销售超百亿企业有2家,上市企业9家,市值达千亿,资本市场“新昌板块”已初具规模。

编辑:甘居鹏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