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手机,连要饭都要不到!”马云最近的金句为浙江消费领域高程度数字化佐证。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需要大数据赋能。一个以数据说话的时代已经来临,宁波准备好了吗?我们将如何把握机会,赢得未来?
10月16日,宁波市推进大数据应用现场会在余姚召开。从各地、各单位交流中,以及前期的走访中,我们试图寻找答案。
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上月落幕的全球智能经济峰会暨第八届智博会上,宁波“城市大脑”CityGo正式发布。
CityGo平台,是城市数据“大管家”以及智能“神经中枢”,将帮助城市协同创新和城市智能运营。
(9月8日,宁波“城市大脑”CityGo正式向全国发布)
目前,CityGo已经在宁波市环保局、宁波市政务云等多个单位进行应用、测试和验证,以简单、高效的方式解决了多源数据融合、多表订阅问题,也解决了与工商、政务云中心等单位的数据交换问题,验证了海量多源数据采集、目录自动生成、交互式数据订阅、任务监测、系统安全等功能。
宁波市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城市大脑”CityGo的亮相,得益于近年来宁波网络通信设施持续高速发展。目前,宽带出口已超7000G,窄带物联网(NB-IoT)实现全市区县级以上范围覆盖,预计年底即可完成乡镇级覆盖,包括宽带、无线、4G/5G网络、iPv6在内的多种网络通讯基础设施的布局走在全国前列。
(第八届智博会资料图)
网络设施的超前并持续建设,将有力保障传统公共设施加速智能化,实现“万物互联”与数据共享。
去年5月,落户江北的宁波市公共设施物联网开放平台正式启用,实现了城管智能井盖、自来水智能抄表、智能烟感等实时感应数据的接入,数据增长迅速。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181家企业在该平台注册,共创建产品257个,接入设备数超过24万个。
据悉,宁波物联网已成功应用于城市管理、公共设施、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比如,通过在窨井盖上安装NB-IoT(窄带物联网)无线传感器,工作人员在屏幕前便能实时了解三江口核心片区的1000余个井盖的状态和位置,一旦井盖有损坏或丢失,便可第一时间进行抢修。
而正在建设的市级“雪亮工程”共享总平台,将实现纵向与省、区县(市),横向部门之间摄像头视频图像实时共享,为城市管理的各项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公共数据归集方面,宁波目前纳入归集的部门57家,总数据据量为16.07亿条,较去年新增9.23亿条。各部门通过政务云共享使用数据16.13亿条次,新增共享使用7.81亿条次,数据主要涵盖更新的工商企业登记数据、法人数据、育龄妇女数据等。
(第八届智博会资料图)
大数据驱动新制造
如今,我们每天的生产、生活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用好这些数据,能够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而且能促进资源高效配置、促进产业升级。
经信部门走访发现,宁波大部分企业对“数据指导业务”的认知逐渐形成,已有企业尝试实施大数据应用项目,比如知豆汽车、太平鸟等。
据太平鸟数据产品组负责人周伟伟介绍,太平鸟拟通过大数据分析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偏好,对线下4000家门店的所有SKU进行销量监测与数据分析,及时调整产品配比,减少断码率,降低库存。
按计划,太平鸟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上线商品AI大数据系统项目,并计划于2020年,实现大数据应用覆盖旗下所有品牌。而今年8月,太平鸟在杭州大悦城店率先进行大数据平台应用试水,消费者只需要选择一件衣服,系统便会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搭配。
据初步统计,宁波市大数据局已将29家制造业企业的大数据建设项目纳入项目库,并建立了需求库与案例库。
(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工作人员在介绍智能制造系统)
面向行业的工业大数据平台和服务商正迅速发展。数据显示,宁波有上百家服务制造业云平台和88家市县两级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而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文谷工业大数据平台、众车联平台、家电云平台等一大批平台及工程服务公司,有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
与此同时,宁波已相继启用阿里巴巴全国首个特许经营的大数据云基地、百度(宁波)云智基地、腾讯(宁波)工业云产业基地、航天科工云制造基地、华为沃土工场。
在企业上云方面,宁波已有上云企业6万家。其中,今年前9个月,三大运营商实现净增上云企业数超过2.2万家。按照计划,力争至2020年底前,实现上云企业8万家。
大数据应用还要更抓紧
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大数据成为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新动力、重塑城市竞争优势新机遇、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新途径。
事实上,宁波在该纲要发布的次年就出台了《关于推进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希望让大数据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相融合,发挥大数据的驱动力,形成新的生产力。
显然,宁波的行动还得更快些。
“大数据是新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我们要高度重视大数据在政府治理和产业经济、制造业发展中应用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宁波市经信委副主任叶春华在今天的全市推进大数据应用现场会上感慨。
(第八届智博会资料图)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迭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量。从大数据产业规模来看,预计未来3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有望保持在30%以上。
面对大数据送出的“蛋糕”,宁波准备好了吗?
目前,宁波正在抓紧编制《“数字宁波”建设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数字宁波”建设,包括大数据基础数据支撑、平台服务体系、应用体系、产业体系等“四大体系”。
按照计划,下一步将加快引进一批国内知名大数据服务平台,并扶持本地工业大数据平台,特别是推动有实力的协同制造平台、物联网服务平台、行业云平台、供应链服务平台,在原平台业务基础上增强大数据服务。
同时,将继续扶持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办好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大数据企业落户宁波市。
企业上云方面,将加强落实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健全企业上云激励机制,以规上企业为重点,打造一批上云标杆企业,促进企业深度上云、深度开展云业务。
(今年5月在杭州湾新区举行的五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资料图)
“没有场景应用打造,就搞不好各试点示范!”叶春华说,要不断丰富大数据应用场景,比如杭州湾新区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镇海区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打造5G网络试验场景,江北区与海曙区打造窄带物联网应用场景,梅山保税港区打造地下管网智能应用场景等等。
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过程中,宁波定下了新目标:建成国家城市大数据综合示范应用城市、国家级大数据创业创新中心和城市大数据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