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亩均论英雄"改革成效显著 宁波规上工业亩均税收40.2万

2018-10-16 09:58  来源:中国宁波网 首席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张玲玲 戚鸣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如何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产出?我市的“亩均论英雄”改革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40.2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75倍,居全省首位。

  “机器换人”促进节地增效

  宁波福尔达亩均增加值达440万元

  作为慈溪市10强企业,“缺地”是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面临的发展难题。

  但在慈溪市经信局最新一轮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考核中,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一份优异的成绩报告单: 2017年,公司亩均工业增加值达440万元,是慈溪市平均水平的近5倍,亩均税收是平均水平的近3倍。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车智能电子集成控制系统、关键功能件与主机厂同步设计、开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该公司把“机器换人”作为扩大工业有效投资、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近5年投入近1.7亿元,自主创新设计开发并制造了自动化装配、智能在线检测生产线,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工,还有效提高了生产质量和效率,预计今年产值可达13亿元,同比增加近10%。

  因为福尔达公司现有厂房周边无法拓展新土地,公司只有在内部空间挖潜上下功夫。“公司里每一个产品的摆放,每一条通道的宽度都专门设计过,最大程度节约空间,又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开展。”慈溪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福尔达公司投入近2000万元改造旧厂房,购置新设备,将模具工厂重新整合。如今新的智能装备模具事业部完全就是量身定制,集约经营,减少了运营成本近6%。

  “当前,企业靠‘买地扩张’的发展路径已经越来越窄,只能向集约利用土地方面寻找新空间。”福尔达公司副总经理岑仲达介绍。为了推动效益立体发展,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压缩生产空间等途径实现“上楼”。从去年开始,投入近3000万元,建智能立体仓库,不断提高资源与要素利用率。

  “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土地

  保税区将有限的土地用在“刀刃”上

  同样是提高亩均效益,宁波保税区的做法是,建立以亩产税收为核心的导向约束机制,将稀缺的土地供应给那些真正需要土地,并能带来“真金白银”税收贡献的企业,促进企业有效利用土地,减少土地空置,将有限的土地用在“刀刃”上。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位于宁波保税区南区的中盟钢铁公司经营遭遇困难,该公司占据的390余亩土地出现部分闲置的状况。按照“亩均论英雄”改革的产出标准,这不符合保税区工业企业的发展要求。

  最终经过多次协商,保税区采取回购其中未完成开发的80多亩土地再出让的办法进行盘活。宁波保税区涌优贸易有限公司投资3.2亿元竞得该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预计该项目投产后,亩均税收将达25万元,高于全区仓储物流及跨境电商企业平均水平的470%。目前,位于保税区南区的涌优产业园项目已完成所有基础建设,经过验收后将投产运营。

  在“亩均论英雄”机制杠杆的撬动下,一度被错配、劣配、低效配的资源要素从落后产能里挤出来。一批无法转型提升的低效率高耗能企业项目先后通过“关停转并”释放出新的空间和资源。亩均改革以来,宁波保税区加快土地资源回购收储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回购土地面积642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作为全市中东欧贸易往来的重大平台性项目——中东欧国际贸易物流园的设立,便得益于宁波保税区亩均改革。

  “这里以前是一家停产很久的生产型企业,厂房长期处于空置状态,物流园基地项目一批下来我们就想到了它。”宁波保税区市场公司副总经理邱海龙介绍,由政府几年前回购收储的宁波可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厂房交通便利,能够有效满足保税仓储用地的需求,让中东欧商品能够“进得来、出得去”。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