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原创 正文

让居民享受精神共富“大餐” 古荡街道打造高品质文化家园

2022-07-04 17:37:06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朱妍

  浙江在线7月4日讯(通讯员 朱妍)“真的很感谢文化家园,助我圆梦北大研究生!”这是一份来自于古荡居民小桦的感谢信,从去年7月开始,小桦每天都会来到古荡文化家园的书房备考。“在这里学习的‘战友’很多,看着大家安静看书、静心学习,我也会觉得动力更足!”

  在古荡文化家园,像这样的感谢信有几十封,感谢留言几百条。他们感谢文化家园提供的环境、举办的活动、营造的氛围,也感谢文化家园让居民们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了起来。

94380f9d7313417d6f4c27159651bfd.jpg

  多维空间 点燃文化激情

  非遗剪纸作品展览、戏曲脸谱绘制、团扇贴画……为助力杭州亚运会,文化家园开展“宋韵文化迎亚运”系列活动,把指尖”非遗搬到了居民的家门口。“我们在现场开设了义剪、磨刀、义诊等雷锋列车便民项目,为周边老年人及快递小哥送上贴心且便利的服务。”用这些亲民活动,留住了居民间的温情,居民们也通过这些活动,建立了联系,缔结了友谊,让文化家园成为他们的另一个家。

  不仅如此,茶艺、太极、书法、声乐这样的名师公益课也在这里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已然成为了文化家园的一张金名片。“刮风下雨也不怕,在这里有空调、有镜子、有场地,这里就是我们的‘根据地’!”文化家园建起来后,最高兴的,莫过于各个社区的文娱爱好者,文化家园先后有37支文体团队入驻,涉及舞蹈、合唱、太极、瑜伽、器乐、曲艺等各艺术门类。开放以来,已开展各类公益性活动及培训达1580场次,服务居民群众超25万人次。

  据了解,作为杭州市首批五星级文化家园,古荡街道文化家园已经陪伴居民度过了4个年头。这个总面积3000平方米的文化家园,打造了历史文化展厅、西湖书房、文化名师工作室、理论宣讲堂、青少年俱乐部、消防科普馆等多个功能区域,从最初新鲜的体验馆,到必来的打卡点,变为居民三点一线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古荡街道“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重要内容之一。

  红色精神 筑牢文化自信

  “将红军长征路上看到的、吃过的、用过的植物以及相关的红色故事科学结合,通过切身感受让人忆苦思甜,这种活动方式很有意义。”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参观《红色植物征程展》时有感而发。

  一直以来,古荡街道善于利用新颖别致的宣传载体,让党的理论学习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心灵。立足于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也是文化家园的重点作用之一。

  除了展览,为喜迎二十大,文化家园还推出了“强国复兴有我”百姓故事汇通过邀请党员、军人、教师、医生等家庭,讲述他们的薪火传承、红色初心、革命传统、齐心抗疫的故事,用普通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汇聚强国复兴之梦。据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家园、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古荡街道定期举行党建引领的红色主旋律教育,类似这样的各类红色宣讲活动已在街道文化家园开展了288场,共计17743人次。

  在服务群众中开展优质理论宣讲,在理论宣讲下更好地服务群众。接下来,古荡街道也将会持续推进文化家园“活”起来、“热”起来、“动”起来,让党的理论宣讲更加入脑入心,让辖区居民共享共同富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编辑: 林辰辰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

城镇原创

浙商食品举办“食干家”党建品牌启动仪式 德清雷甸镇举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培训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圈”出百姓高品质生活 浙江德清:残疾人手绘长画颂党恩 如何构建优质教育生态,西湖政协委员献计支招发出“好声音” 德清:巧手创新变废为宝 绿色环保你我同行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