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原创 正文

德清:人大代表为“新农人”解难题

2022-05-27 14:37:30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5月27日讯“今年农户又遇到什么实际困难吗?如何为技术支持、销售渠道、用人招工等常难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如何吸引、留住一批批振兴乡村的“新农人”?如何更好地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更多“新农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自从德清县人大推出代表“亮身份”工作后,身为县人大代表的潘晓利每天除了上班,中午、晚上、周末等业余时间都贡献给了助农服务。潘晓利是雷甸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校长,为了更好地为“新农人”纾困解难,在雷甸成校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共富课堂联络点,学校还办起了“新农人”学堂,提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关键还要领着农民赚”的培训目标,学员修满学分就可获得省里认证的创业及高素质农民培训资格证书。

  学堂第一课,润养“新农人”的乡土情、农民味。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加上各类传统佳节,潘晓利带领成校教师们与“新农人”来到十里八乡的每一座文化礼堂,开展非遗赶集。 每一次赶集,周边村民都会闻讯而来,他们品尝着传统美食和“新农人”聊起家常。一来二去,“新农人”熟知了地方的风俗人情、农业结构,村民们也晓得了有群青年人在雷甸创业。

  “这是成校给我们上的思政课啊。”学员蒋大丽说,在非遗赶集中,她了解了端午水上民俗集会、中秋敬老孝亲节等当地习俗,还拜老农孙伟强等12位非遗传承人为师,学习造手工木船、做虎头鞋等手艺。

  “到乡村创业的年轻人如果对乡村没有感情,多数会半途而废。但我们开展了非遗赶集课程后,学员对‘三农’有了真感情,3年来留乡创业成功率达到95%以上。”潘晓利坚定着说,“‘新农人’从大学毕业到基层创业,知识的更新换代会遇到问题。成校可以作为纽带,为他们寻找所需的资源。”

  在建设共富课堂、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县人大代表潘晓利始终保持沸腾状态、奔跑姿态,及时对接困难,反馈解决问题迅速,将大家群策群力的好点子直接运用到工作实际,交出代表“亮身份”工作的高分答卷。

image.png

编辑: 林辰辰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

城镇原创

缙云东方镇:小小“芥菜叶”撬动美丽城镇大经济 临安康泽锦南城市新区样板区:机器人潜望镜深入地下管道 临安开展亚运场馆地下“体检” 提升城乡风貌 静待陌上花开 临安打造融合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城乡风貌 先谋而后动,临安区全力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 余杭区仓前街道:节水共参与,绿色筑家园 呵护新业态群体 西湖区古荡街道情暖城市“守护者”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关键还要领着农民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