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沈仕芳 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是新中国诞生前一年出生的,基本上与共和国同岁。我生长在龙坞,亲眼目睹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龙坞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我感受颇多。
先说“衣着”。少年时代,因为我有兄弟姐妹六个,家庭比较困难,我妈妈总是唠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只有正月里,才能穿上新衣服。逢年过节,看到人们穿的基本都是灰、蓝、黑的衣着,衣服款式男女一个样,十分单调。1972年,我已经被招为民办教师了,到了暑假,政府给我们民办教师发放80元补助费,那时我喜出望外,总算年底可以添置一身“的卡”中山装和一件“的确凉”的衬衫,当时在人们眼里,我已经“出山”了。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穿着逐渐开始讲究品牌、款式、时尚。再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国际品牌进入,西服、领带、皮鞋、牛仔、袜裤,穿衣追求个性化,花样翻新,从头到脚的穿戴,品种众多,赏心悦目,人们已经开始追崇更美的消费模式,我的子女已经在网上享受购物的快感和时尚。
再说“吃饭”。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百姓赖以生存的第一需求。60年代初,我在杭州邮电学校读书,那个年代,有票走遍天下,无票寸步难行。粮票、邮票、肉票、糖票甚至连火柴也凭票,因为户口迁出,各种票我都有,可是我的家里人没票发。我在杭州寄两斤全国流动粮票回来,我爸爸高兴的不得了,可以到杭州卖竹篮时,在饭店里吃顿饭。一直到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整个中国,我们农村也一样,吃饭开始讲营养,讲风味,真是“食不厌精”。饭店里有各种各样的食品,应有尽有。水果、蔬菜、海鲜已经不再是季节性食品,牛奶制品消费的比重也逐步上升,在外就餐的用费比例越来越高。吃,已经变成一门艺术,一门文化。如今我们龙坞人已经成为享受高品质美食的杭州市民。
接着说“住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在龙坞没有像上泗其他地区那样草舍较多,但居住还是比较拥挤的。多数人家三四个兄弟挤在狭小的房子里,我们家13个人只住在一间半老房子里。那时,村子里几乎没有人家造新房子。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有村民造新房子,我家就是桐坞村最早造房子的三户人家之一。因为当时我是桐坞搪瓷厂厂长,要外出跑供销,收入也高一点,有了积蓄后造新房,后来龙坞许多村民也开始建造新房子,但当时农村住房模式还是比较单一,两间一弄,三间一弄二楼。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的住房越建越漂亮,一排排,一幢幢宽敞明亮的小洋楼数不胜数,儿时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经落伍了。特别是经过2015年西湖区在龙坞行政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后,茶村的升级改造,道路拓宽、围墙拆除、高压线上改下、煤气管道安装、网线进万家。花在屋中开,鱼在盆中游,室内的装修全是现代化,到处充满着新时代气息。再是龙坞茶镇的核心区块九街的打造,全是民国风格的建筑,与青山绿水的龙坞“万担茶乡”相得益彰。龙坞成为人们向往的5A级风景区,旅游宾客纷至沓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说“出行”。出行是人们生活中天天要遇到的事。龙坞人的出行,上世纪50年代前全靠步行,当时有段农谚说,“大清宝地在山弯,每日清早挑一旦,一只滚袋一只篮,留下回来赶中饭”,写的是十里横山卖柴郎,也是我们龙坞人出行的真实写照。买卖上集市,得走十里路到留下或者南面的转塘,交通十分不便。直到80年代,因为六和塔到梵村路段在修公路,杭州龙翔桥开往袁浦、富阳的18路公交车、14路公交车绕龙坞往留下留泗路才临时通过车。到90年代后,才有留下至转塘的331路公交车。现在,龙坞村村通公交,而且道路硬化,旁边绿化,配齐交通信号灯。到龙门坎村有395路公交车,到何家村有395B公交车,到上城埭村有1407路公交车,到长埭村有1403路公交车,到桐坞就更多了,公交车331路沿村而过,公交318路终点站就设在桐坞村,直达杭州武林小广场,道路可谓四通八达,出行方式多种选择。龙坞人家家有小汽车,有的人家甚至有两三辆,龙坞人的生活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