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9日讯(记者 杜羽丰 沈超)春夏之交,磐安县双溪乡梓誉村的村道干净整洁,一旁的西溪清水潺潺,往北流向东阳北江。这里是磐安县与东阳市的两个交接断面之一,因为把一江清水送到下游,前不久,磐安拿到了东阳送来的430.9万元“红包”。
“红包”从何而来?记者在2019年金华市全流域水质生态补偿资金核算兑现表上看到,共计5191.7万元生态补偿款,进入了水质持续改善的县(市、区)“腰包”。其中,金华市财政支付补偿资金3543.9万元,上、下游县(市、区)之间双向补偿金额1647.8万元。
2016年4月,金华建立流域水质考核奖惩机制,对县(市、区)出境水质实施经济奖惩,水质改善达标,市财政予以奖励;水质不达标,则实行经济处罚。2017年7月,金华又有新突破,制定《金华市流域水质生态补偿实施办法(试行)》,在全流域上下游县(市、区)之间实施双向奖惩机制。奖惩机制实施4年来,已累计支付生态补偿款2.14亿元。
有奖有罚
每月计算年底结算
近日,戴着草帽的水质监测员黄颖飞来到金华市区东关大桥断面取样,再经过24项检测,他手中的水样,就将成为金东区、婺城区流域水质生态补偿的依据之一。
什么是水质生态补偿?通俗点说,就是水质达标,则下游给上游补偿;不达标,则上游给下游赔偿。
在治水过程中,一方面存在下游埋怨上游治水不力,导致下游治水压力过重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上下游责权不对等,下游“搭便车”的现象。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章加建介绍,上游“埋单”护水、下游无偿“消费”,这对于上游来说,有失公平。
如何真正实现全域一盘棋,倒逼各县(市、区)长效治水?在加大市财政对江河源头地区“纵向”补偿力度的基础上,金华提出上下游之间“横向”补偿机制。全市列入考核的25个县(市、区)交接断面全部列入生态补偿范围,综合考虑交接断面污染物的超标幅度(改善幅度)和流量进行核算。
究竟该怎么补偿?章加建解释:对于水质达到Ⅰ类、Ⅱ类的断面,及达到要求且水质相比前3年保持稳定或好转的Ⅲ类断面,下游县(市、区)给予上游县(市、区)经济补偿;反之则由上游县(市、区)给予补偿。
补(赔)偿金额怎么算?章加建说,首先根据除水温、总氮和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监测因子确定水质类别,再根据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3个常规因子的超标幅度(改善幅度)、断面流量、补偿系数来确定补偿金额。补偿资金每月核算一次,依据每个交接断面的月均监测数据和市水利局提供的月均水量,计算该月的补偿金额,并于年底统一结算。
补偿精准 提醒关注水质变化
“推行双向补偿机制,用经济利益驱动上下游协同治水,使全流域共同治理成为必然。”金华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琳说,“不妨设想一下,某个县(市、区)很多水资源输送给下游,还要赔钱给下游,那么它的压力,特别是社会舆论压力是非常大的。”
有高高兴兴拿到补偿“红包”的,就有“掏腰包”支付赔偿款的。
记者调查发现,2019年,东阳市支付给上游磐安县的补偿款为430.9万元,支付给下游义乌市的赔偿款为165.5万元。“说实在的,压力挺大。”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也对我们提出新要求,如何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为下游送去一江清水。”
“东阳江上游的横锦水库,是金华地区最大的水库,每年供应给义乌和东阳的居民用水量非常庞大,这导致水库以下东阳江的河道水流量急剧减少,河流的自净功能变弱。”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自然生态科负责人许晓峰直言,东阳的现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东阳地处钱塘江支流婺江上游,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高,治水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数据显示,东阳市共有乡镇街道18个,除个别山区乡以外,绝大部分乡镇街道人口集聚、产业发展程度比较高,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然而,东阳现有配套城镇污水处理厂4座,日处理能力22.9万吨,还有7个乡镇以及2个乡镇的部分区块,没有建设配套城镇污水处理厂,仅靠污水处理站简易处理。
面对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东阳市计划投入10亿元,新改扩建7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4万吨,其中南马污水处理厂已于5月底试运行。随着一大批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东阳水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付出终将得到回报。1月至5月,东阳市出境断面水质高锰酸钾、氨氮、总磷3项考核指标均符合目标要求,平均出境浓度实现同比持平或下降。根据《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1月至5月东阳市交接断面出境水质初步评价结果为良好。“相信我们很快也能拿到补偿款!”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上游赔偿给下游的,金华境内目前只有两地。一处是东阳,另一处是义乌。2019年度,因为流到浦江的一条支流——大陈江水质波动,义乌赔偿给下游浦江22.7万元。而上一年度,浦江补偿义乌18.7万元。
“奖惩逆转,说明大陈江水质出现了细微波动,个别月份个别指标出现超标。”章加建说,这种水质细微波动,马上反映在赔偿款上,表明金华市上下游水质生态补偿机制精准,这也提醒属地相关部门时刻关注水质变化。
制度激发了金华的治水动力。2019年,金华江河干流所有断面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水质,8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4个达到Ⅰ类水质。至此,金华连续5年夺得浙江治水大禹鼎。今年1月至5月,金华10个市域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实现一江清水送下游。
上游下游 是流域命运共同体
“加快构建全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全方位优化配置水资源,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下一步探索与实践的目标。”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申利国说,金华市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在申利国看来,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加快构筑流域生态安全的现实选择之一。要实现公平、科学、合理和高效利用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就要建立健全流域上中下游地区间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合理分担全流域各区域的环境保护责任。各县(市、区)获得的奖励补偿金,可专项用于本行政区水环境治理、监控及水源地保护等。
全流域水质生态补偿还可以有“升级版”。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忠表示,生态补偿的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化,如下游地区可以考虑以产业转移、共建产业园区、人才培训、对口支援等项目式的方式为上游地区提供补偿。
2019年底,下游东阳和上游磐安就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内容涵盖基础设施、生态、经贸、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领域。两地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方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特点,加快形成区域创新合作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两地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
义乌市则在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有效激发镇街治水主体责任,建立义乌市政府与乡镇(街道)之间的流域水质考核奖惩双向生态补偿机制。该机制进一步突出上游源头保护受益,强化了属地镇街流域水环境治理保护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