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8日讯(通讯员 朱琴燕 杨琳燕 朱敏)在王店镇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微网格长”。在前期划分118个网格的基础上,王店镇党委在今年年初依托“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机制,打造了升级版622个“微网格”。
在疫情形势严峻时,“微网格长”冲锋在前,成为疫情防控的“先锋队”,收获点赞无数;如今疫情逐渐平稳,他们又变身助推美丽城镇建设的“主力军”,依旧冲在一线,为城镇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挥洒汗水。
“再检查一下,垃圾是不是分对了。”“天气热了,吃剩的西瓜要及时处理,堆在垃圾桶会招惹蚊蝇。”……杨文甫是宝华村8组微网格长,他经常和其他网格员一起走村串户,不定期检查垃圾分类、收集和转运工作,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现阶段,王店镇各村都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些上了年纪的村民还是习惯用土灶煮饭烧菜。过去,农村灶间柴火经常乱堆,既不美观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各村的微网格长们挨家挨户提醒村民将柴火码放整齐,并清理掉灶间的杂物。
王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微网格长带领网格员们投身美丽城镇建设。在城镇和农村,发起全员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着重改善村容村貌和镇区环境,对辖区废品收购点、房前屋后以及集中堆放点、卫生死角等地方进行全面清理。
房前屋后乱堆放、犬类乱放养、电线杆上出现“牛皮癣”小广告等是老旧小区的常见顽疾。解放社区57岁的居民李玉琴刚退休不久,在家闲不住的她自告奋勇当上了微网格长,平时经常和社区干部一起发放环境治理宣传活页,劝导居民文明养犬、规范投放垃圾。“美丽城镇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的事,谁都希望自己住的地方环境越来越好。”她说。
除了管好各自的“自留地”外,微网格长们还积极协助王店综合行政执法分队,对主次干道、农贸市场周边区域开展不定期巡查,发现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倒垃圾、乱停车等问题及时报送,有效保障镇区面貌整洁有序。
前期整治、后期维护,只有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才能让美丽城镇的创建成果得以巩固和保持。王店镇充分发挥“智慧王店”和“城镇大管家”两个平台的作用,发现卫生死角出现反弹苗头,微网格长们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处理。同时,加强集镇垃圾清运、街面保洁、园林绿化养护、基础设施维护等工作。
王店镇成立了美丽城镇创建工作指挥部,各部门和条线分工协作,对标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倒排时间表,全域推进“五美”项目建设,确保各项目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开展。以集镇所在地规划为主,重点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文体设施提升、交通道路改造等“十个一”标志性工程。
今年64岁的姚傅林是秀洲区王店镇建农村18组的微网格长,“老早的时候,叫小队长,就是帮隔壁邻居跑跑腿、传个话什么的。”身板敦实的姚傅林笑呵呵地解释他的工作。
姚傅林现在在一家保洁公司上班,主要是运送大件垃圾,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只要有空他就在村里转转。哪家的柴火叠放不整齐了,哪家的杂物乱堆了,他就过去拾掇好;谁家的婆媳有矛盾了,谁家的出租户跟房东吵起来了,大家都会找他去调解;镇里有什么新政策了,村里要搞什么活动了,他就挨家挨户去走访,用他的话来说,这也是锻炼身体的方法。
“姚大伯是个闲不住的人,小组里有他我啥都不用操心,我有这么一个微网格长,别人可羡慕我了。”姚傅林在建农村的支部委员董刘斐分管的第四网格,也是她最不用操心的小组。
邻居就是最亲的自家人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新年刚过,等村民们想要去买口罩的时候,不管是实体店还是网上都处于“一罩难求”的境地。可在姚傅林所在的18小组28户村民和近20户出租户却人人都有口罩。
“我们组长发的呀,你们没有吧?”18小组的村民们跟外人交流的时候,优越感“爆棚”,“老姚太靠谱了,他都快把我们感动哭了。”组里一位小伙子很幽默,“那个时候能把口罩拿出来免费送的人,绝对是过命之交。”
这300来个口罩都是姚傅林的,他从事保洁工作平时需要口罩,都是之前买了备着的,没想到这次派上了大用场,“邻居就是最亲自家人啊,我正好有就拿出来发给大家了。”很多村民在感动之余坚持要给他钱,姚傅林说什么都不肯收,“哪有收自家人钱的事?我们还分什么你我?”
送口罩的事很小 留给村民的爱很暖。
搬得了砖也做得了思想工作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姚傅林干活是一把好手,不管什么活,到了他手里都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干了几十年了,锄头、铁耙都听我的话呢。”最近村里在进行环境整治,他带着两名小工忙前忙后,乱砖头被他填在了小路凹凸不平处,村民家随处乱放的柴火,他按序整理好,叠放在墙角……“姚师傅,我们再给你配两个小工吧。”看到姚傅林忙得团团转,村干部想帮他减轻负担,“不用,不用,一个小工干一天得花不少钱呢,省点。”姚傅林一有空就在村里转悠,看到有“不顺眼”的地方立马就动手。
乍一看,姚傅林是个“糙汉子”,其实不然,他给村民做思想工作的时候,还善用心理学。2016年的时候村里要平整土地,把部分原来属于村里但一直被村民占用的土地进行丈量和重新分配。一些原本占着公家土地的村民就跟姚傅林“干”上了,对他的丈量工作进行百般阻挠。姚傅林跟这些邻居生活了一辈子,知道其中几个人是“油盐不进”。“我找到了他们知书达理的儿媳妇,让她们去跟自己的公婆交流。”果然不出所料,进展顺利,“我做了36年微网格长了,这些就是经验。”姚傅林颇有些自得。
36年微网格长之路很长,他越走越宽。
串门也是工作
吃过晚饭就到各家串个门几乎成了姚傅林每天的“功课”,看似随意的走走聊聊中,其实他是把工作带入其中。如何反诈、怎样购买保险、村民去省级医院住院要注意些什么,这些实用的知识姚傅林会反复咨询相关专家,在串门时跟居民们一一解读。“我们都很欢迎姚傅林来串门,他爱学习,懂的东西比我们多,我们可以跟他请教。”跟姚傅林同年龄的村民显然把他当成了老师。
“18组的村民房屋财产险、安康险等险种购买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也没有出现网络诈骗之类的事。”董刘斐说这跟姚傅林的宣传分不开。
“我家老太婆总埋怨我多管闲事,我想,大家信任我让我当这个‘官’,我就应该好好干。”姚傅林的话跟他做的事一样朴实、接地气。
担任着最小的“官”,他却倾注着最大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