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原创 正文

“五星3A话振兴” 绍兴奏响乡村文化建设“田园牧歌”

2018-05-22 10:37  来源: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周旋

  浙江在线5月21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周旋)日前,绍兴市以“五星达标,3A争创”为总抓手、总载体,突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乡村富裕、美丽、和谐、文明全面振兴!在“你追我赶”的良性格局下,全市农村呈现竞相争荣、蓬勃向上、日新月异的生动局面。近日,走读绍兴第四季·“五星3A话振兴”网络媒体采风团深入绍兴,聚焦当地乡村振兴新格局,看发展新变化。

  嵊州东王村:越音清韵 百年传承

  被称为“百年越剧村”的东王村历史悠久,村口有棵约两百岁的老香樟树,见证了越剧发展。100多年前,在香樟树下,有劳作归来的农民聚在这里讲民间故事或唱山歌小调,这些缱绻悱恻的袅袅越音,历经沧海桑田,形成了如今有着“中国第二大剧种”之称的民间说唱艺术——越剧。

01.png

越剧成为东王村的文化符号

  过去,东王村是甘霖有名的后进村,近年来在绍兴全市“五星达标,3A争创”的活动氛围下,东王村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推动“富裕、美丽、和谐、文明”新农村建设,书写出一张工整的美丽乡村建设答卷。东王村村委主任告诉记者,作为越剧诞生地,东王村却没有一个像样的舞台,建设古戏台成为了全体东王村百姓们几十年来的夙愿。2017年8月,在政府的关心下以及全村人民的努力下,东王村新建成了一个面积有850平方米,高13米的仿古戏台。新戏台古色古香,颇具越剧典雅韵味,成为了全村人民赞不绝口的标志性建筑。

02.png

  2017年新落成的仿古戏台“印象东王”

  此外,2017年,东王村还实施了主要道路“白改黑”、弱电线路“上改下”、景观“绿改彩”、香火堂布展等工程,联动打出治水、拆违、整治系列组合拳,以精品村建设为目标,争创AAA级景区。

  如今的东王村以全新的姿态完成蝶变,梁祝文化墙、闻越井、稻桶戏台等越剧元素在村内得到更好的呈现,东王村也从一个破败落后的后进村,成功蝶变成一个昂扬向上、景美人美的新东王。

  新昌班竹村:打造浙东唐诗之路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新昌县班竹村坐落于诗仙李白笔下的天姥山主峰班竹山西山麓,是古代天姥、天台、临海驿道上的重要村落。

03.png

  班竹村现貌

  晋唐时期,数以百计的文人墨客依山而行,乘舟而上,钱塘江入绍兴古镜湖,而后由浙东运河、曹娥江至剡溪,再溯源至石梁而登天台山,途经新昌天姥山,留下了诸如《天姥山吟留别》的千古佳句。他们走过的道路,被学者称为浙东唐诗之路,至今仍保留着天姥山古驿道的班竹村,也因此成为这条文化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班竹村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文化底蕴深厚,古迹遗存众多。村中有一条名为惆怅溪的小溪穿流而过,溪水上,有一座“司马悔桥”。相传唐道士司马承祯隐居天台桐柏山白云观,因唐玄宗数次诏见而出山,可到了这里却后悔了,桥名也就因此而来。在班竹村,像这样谈及便可引出一段佳话的历史景点还有很多,如“徐霞客古道”“章家祠堂”等,铸就了当地文化建设无可取代的文化软实力。

  就自然条件而言,班竹村并无突出的资源优势。该村地域面积5000多亩,其中山林占4635亩,耕地仅有440亩,种植茶叶65亩,村民收入微薄,经济发展缓慢。为增加村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近年来该村以“五星达标、3A争创”活动为总抓手,引进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建立“人人参股、户户分红”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04.png

  班竹村内的李白殿

  眼下,班竹村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以及省政府提出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的引领下,依托独具一格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李白、徐霞客名人文化,努力发展乡村旅游,预计2018年人均年收入有望超过10万元。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