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石浦镇:4个半月的“休假”里谱写出渔光新曲

2019-06-21 09:19:05  来源:杭州网 记者 叶锡挺

  老戴的儿子戴微志开起了海鲜微店,如今生意红火。

  不少渔船趁休渔期进行补漆检修。

  6月的石浦渔港,风平浪静。6月10日一大早,在“浙江渔业第一村”东门渔村沿海码头,66岁的丁卫星就带着37岁的儿子丁峰爬上自家的单拖渔船——浙象渔30043船,不过这次丁卫星是让儿子熟悉渔船的检修,并不是出海——5月1日,东海开始进入休渔期,这个时间将一直持续到9月16日。

  俗话说“靠海吃海”,但无休止的捕捞会让渔业资源快速殆尽,很多船老大看到了这个状况并积极呼吁加以改变。2017年,浙江实行最严的休渔期。但4个半月的时间并没有让渔民“干等”,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他们有的做起了渔家乐,有的做起了电商,有的则利用千年渔村文化卖起了情怀,收入形式变得多样化,生活也得到明显改善。

  从一网能网到很多黄鱼到屈指可数

  年轻船老大震惊:才23年大海咋就“穷”了

  《浙江省海洋水产资源保护暂行规定》最早于1981年11月1日颁布施行,当时休渔期只有2个月,2000年的时候略有改动,但整体还是比较宽松。2016年12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海洋幼鱼资源保护促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的决定》,明确规定:海洋伏季休渔期起始之日起七日后,至首批捕捞渔船结束休渔正式开渔之日止,禁止销售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银鲳、鲐鱼等海洋捕捞冰鲜或活体水产品。该决定同时将休渔期提前到了5月1日。

  对于休渔期,丁峰坦言之前并不理解,认为“少赚了几个月的钱”。丁峰从12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出海,在“接棒”父亲船老大身份之前,他当过兵,做过生意、卖过海鲜,还开过店……虽然从小就出海,但中间“断档期”太长,对大海并不了解。

  他的想法改变源自于两年前的一次出海,“一网上来,黄鱼屈指可数,而小时候第一次随父亲出海玩,能网上很多野生黄鱼。那时才意识到大海那么大,渔业资源居然也会枯萎,而这样的变化只有短短一二十年时间。”

  丁峰指着船上的北斗导航和鱼探器说:“现在都是高科技了,机械化作业,捕鱼效率相比老一辈高得可不是一点点,对渔业资源的消耗也高了很多。”

  长达4个半月的休渔期,其实对渔民来说总体损失并不会很大,“供求关系摆在那里:供应少了,价格自然上去了。9月16日开渔后,捕捞上来的海货价格也会高很多,平摊掉了没有捕鱼那几个月的损失。在收入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海货的质量大大提高了。”丁峰说。

  目前,石浦镇越来越多的80后甚至90后接过老一辈的衣钵。和丁峰一样,吴林祥也是船老大中比较年轻的,不过他已有近20年的海捕经验,“休渔期是为了让渔业资源休养生息,这段时间正是带鱼、小黄鱼、鲳鱼等经济鱼类的产卵期和小鱼的生长期,想要继续做这个生意,就要可持续的捕鱼方式。”

  海洋资源环境亟须立法保护

  最严休渔期推进者林永法:开展可持续捕捞

  6月的石浦渔村天气已热起来了,村主任林永法说,不出海的日子里,村民白天补渔网、翻修渔船,休息的时候聚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也有部分村民会趁着这个空当期带着全家去旅游避暑。

  林永法在船老大们中间可谓“鼎鼎大名”——从1990年起,林永法就积极呼吁保护海洋资源环境,要求开展伏季休渔制度,并带头自觉执行。

  2000年,林永法联合其他20名船老大发出保护海洋的倡议,并自发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保护海洋为宗旨的“中国渔民蓝色海洋保护者志愿行动小组”,小组成员平均年龄55岁。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浙江修改相关规定,并最终出台实施最严的休渔期制度。

  2011年,林永法赴京领取“母亲河奖”。这是生态领域设立的奖项,林永法是浙江船老大中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人。

  既要限制捕捞时间,也要控制捕捞的船只。2016年,象山县制定出台《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实施方案》,鼓励渔民“弃船”转业转产,从一味地获取到利用海洋资源去创造财富。

  从在海里捕捞财富,到从海中创造财富,同样是依托海洋资源,意义却大不同。

  2017年初,来自石浦镇的老渔民戴贵芳收到了首笔33万元的减船转产补助资金。和老戴一样收到补助的,还有同镇的其他12户渔民。

  “自己退休了,儿子在淘宝和微信开了店,全家人网上叫卖石浦海鲜和特产,生意很不错。”老戴开心地说。

  政策的支持让船老大唱响渔光新曲    

  渔民休渔期也有事做

  收入形式多了 生活明显改善

  休渔期里,面对四个半月的“假期”,船老大们都在干吗?记者走访后发现,不少人开始了新的探索,唱响了一首首渔光新曲。他们有的像老戴一样开网店叫卖海鲜,有的做起了水产养殖,还有的搭乘石浦创建旅游风情小镇的东风,凭借滨海地理自然环境、传统古村落、民俗风情、特色海产品等优质资源,把“渔元素”与乡村旅游结合,民宿、渔家乐办得风生水起。

  在“渔家乐”一条街上,蔡芝莲创办的渔家乐红红火火。蔡芝莲说,“休渔期”这几个月正好是旅游旺季,民宿预订一空,正好能搭把手,“也算是额外的收入,一年能赚个几十万元。”

  对民宿业主以及有意办民宿的渔民,镇里会出面引导和扶持,邀请专家开展针对性培训。

  年轻的船老大思路明显要活很多,他们开始转型,把渔网“撒向”电商,带动渔民增收。30多岁的周晓龙从事水产品交易流通,目前是宁波海上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和很多渔船定向合作,收购品质最好的‘最后一网’。”他介绍,渔民在船上可直接通过“海上WiFi”等,即时在相关平台发布捕捞出售信息,公司接货后当日快递给网络下单的消费者。

  千年的捕鱼活动不仅兴旺了渔业经济,还沉淀下独特的文化底蕴。渔文化艺术村负责人丁建东说,渔嫂制作鱼拓画、鱼香包、鱼灯等产品后,艺术村会统一收购并进行包装和网上销售。目前,每年能接到20万元左右的渔文化创意产品订单。

  东门渔村是石浦乃至象山全县渔民现状的缩影。做起副业的渔民收入形式更加多样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仅2017年,全县水产品总量就达60.1万吨,渔业总产值59.9亿元,渔村渔民人均收入31694元。同时,海区面貌日新月异,海洋生态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编辑:潘洁

城镇原创

新市镇:“三化”举措提升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杭州这些美食打卡地 垃圾投放一幕有点触目惊心…… 绍兴这个800个矿泉水瓶的小创意 让参与者纷纷点赞 新市镇人大:认真履职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视察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开展 两百件红色珍档亮相杭城 余杭瓶窑镇:务实务小“三服务” 笃行推进温暖人心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