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鲁家村 通讯员 方力 摄
安吉,一座以绿水青山闻名的城市,如今,靠着做生态“文章”挣来了“金山银山”。
日前,在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浙江省委共同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上,作为“美丽乡村”、“美丽浙江”建设的鲜活样本,安吉花13年走出的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被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浓缩在三个故事里,像一幅绝美画卷,在来自30多个国家80多个政党的400名代表面前铺展开来。
故事 余村村:一个矿山村的绿色跨越
经历过一场冬日大雪后,余村比往日更显绿意盎然。
残雪掩映下,无论是村北的荷花山、村南的青山、还是村西的大余岭,所到之处无不郁郁葱葱。
上世纪末,余村炸山开石矿,办起了水泥厂,发展很快,成为名副其实的矿山村。但是靠山吃山、村民增收的背后,却是不断恶化的村庄环境,乃至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余村的印象总是“树不生果,连生命力顽强的毛竹也叶片焦黄,连年减产。”矿山开采既破坏环境,伤亡事故也年年发生。
用绿水青山换经济发展,到底值不值?余村人思考良久,在村党支部的号召下,一致决定另闯新路。
2003年至2005年,随着矿山和水泥厂的相继关停,村集体年收入一下缩水到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全村几乎半数村民“失业”,村子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转型阵痛期。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得知村里痛下决心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探寻绿色发展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高明之举”,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引下,余村人痛定思痛,在认真分析了客观形势和自身资源特点后,重新编制了发展规划,把全村划分为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和田园观光区3个区块,开始发展生态旅游经济。
就这样,“矿山村”重变“桃花源”,余村也逐渐实现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2008年,余村借力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率先建成了精品村。现在的余村,环境优美,村民们还开起了农家乐、民宿,办起了漂流,游客络绎不绝,生意红红火火。
故事 鲁家村:“脏乱差”贫困村的致富逆袭
“呜呜呜——”汽笛声不时传来,一辆火红的观光小火车不时穿梭在鲁家村的山间田野里,不论什么季节,因为这辆“网红”小火车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但初来乍到的游客估计很难想象,几年前的鲁家村,用“脏乱差”形容不为过,不仅环境差,还出了名的穷。
经过短短几年的蜕变,如今的鲁家村不仅是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村党委副书记裘丽琴又在十月代表浙江领取了联合国颁发的最高环境荣誉……一个个美丽蜕变的“奇迹”正在这个总人口仅2200人的小村庄不断上演。
变革志在必行,环境整治是第一步。随着2011年安吉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带着一份脱胎换骨的决心,鲁家村更为深入、系统地开展全村范围内的环境整治和提升,有序推进道路三化、河道整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农整复垦等专项行动。
“颜值”有了,但既没有支柱产业也没有文化底蕴,小小村子何以带领村民致富?鲁家村又开始了新的思索。
为了更好地经营村庄,鲁家村想出了开办家庭农场来发展乡村的办法,之后又用一辆“小火车”把全村的家庭农场串起来,建设经营乡村产业的“田园综合体”。此外,鲁家村还引入旅游公司,共同组建经营公司,村集体占股49%,旅游公司占51%,旅游公司和村共同投资建设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包装、统一经营。
7年时间里,家庭农场一个接一个,开出了18家,村集体资产从30万元增加到近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从1.9万元增加到了近4万元。
一步步走来,现在的安吉鲁家“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已然蜕变为小有名气的村域大景区。
最近,鲁家村又将目光瞄准“智慧乡村游”,通过探索“刷脸游”,目前全村共安装了200多个摄像头用来监测客流量;同时,在小火车、电瓶车、停车场等消费点布置人脸识别系统。另外,鲁家村还建立了管控中心,实时监控景区总客流,帮助分析客源结构等。“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智能化控制统计人流、物流、现金流显得尤为重要,数据中心将起到关键技术支撑,开发智慧旅游势在必行。”鲁家村党支部书记朱仁斌说。
故事 黄杜村: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一块屹立在安吉县黄杜村白茶基地旁的石碑是这个村的标志。
“中国白茶看安吉,安吉白茶看黄杜”谁能想到,享有“中国白茶第一村”美誉的黄杜村,30年前却穷得叮当响。
这个被浙西北群山环绕的村子除了山,还是山,人均耕地甚至不足7分,就这些地,还多是零零散散的坡地,无论种麦还是种稻,产量都很低,村民始终没能富起来。
尽管群山环绕,但考虑到这里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生态环境绝佳,很适合白茶生长。1997年,在科研部门的建议下,溪龙乡党委和政府提出,在山区村种植1000亩白茶助农增收,黄杜村也由此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农民没钱买茶苗,乡政府给补贴;农民不懂栽培技术,乡政府便从中国茶科所、浙江大学请来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因地制宜,整个乡的安吉白茶得到了迅速发展。
从一开始农民“谁都不愿种”到“抢着种”,1998年底,溪龙乡千亩茶园如期完成;2001年,黄杜村安吉白茶种植突破万亩;到2003年,村民人均年收入首次“破万”。如今的黄杜村,茶山、竹海相映成趣,绿意绵延,全村白茶产值超4亿元,人均年收入超过3.6万元,家家土房变洋房,开上了私家车。
面对土地资源有限、白茶种植面积趋于饱和的现实,如今的黄杜村坚持绿色发展路径,不仅卖白茶,还卖起了茶山风景和茶饮文化,全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白茶附加值。
富起来的黄杜村党员群众“致富不忘党恩”。今年4月,黄杜村的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愿意支援种植5000亩、1500万株“白茶一号”茶苗帮助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脱贫,得到了总书记的充分肯定。现在,黄杜村党员捐献的茶苗已栽种在湖南、四川、贵州的34个贫困村中,预计能帮助5800多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过去的安吉,曾是浙江最贫困的山区县之一;现在的安吉,已是全国绿色发展的一个县域代表。全县就是一个大景区、每个村庄就是一个景点,老百姓不仅享有美丽的环境,更因美丽的环境变得更加富裕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