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身在历史文化名城 绍兴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游”

2018-09-16 09:33  来源:绍兴晚报 记者 王丽红

  “徽州行”研学游中,同学们亲身体验了“碑刻拓片”和“学造宣纸”等,感受到中国古代科技的无穷魅力

  新学期开始,我市各中小学都对学生的暑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评比和展示,柯桥区钱清中学也不例外。在评比展示的过程中,该校学业规划社团在暑期举行的徽文化研学活动脱颖而出,吸引和打动不少学生和老师。

  师生们从内容生动充实的研学项目报告中,看到了原来研学可以如此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可以让学习结合书本与实际,走向更深和更高处。

  尝试 顶着压力与困难,首次由学校层面组织的外出研学

  记者了解到,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倡学校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实践活动主题。但目前在我市中小学校中组织开展的研学类综合实践活动并不广泛,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如走出校门的安全因素等等。目前,绝大多数的学生研学游由家长自发组织或者社会机构组织。

  “这是我们学校第一次组织走出校园的研学活动,从策划到具体实施,都感觉困难重重和压力重重。”钱清中学徽文化研学活动的带队老师孙莉萍说。

  孙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规划生涯咨询师,她担任钱清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的同时,也担任着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她带领着这个指导中心在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上做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探索,指导中心也因此获得了全国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科研基地的荣誉称号。

  孙莉萍说:“生涯规划对一个高中生而言看得见摸得着,最重要的是学业规划,如需要弄明白7选3我要选哪几门,想清楚我理想的大学专业是什么,我理想的职业又是什么等,因此我们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里成立了学业规划社团,让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学业探索和职业理想探索。”

  这一次暑期徽文化研学活动通过学业规划社发起,目的也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索与成长。虽是第一次“吃螃蟹”,学生们参与热情尚不是很高,但最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并随着7月12日《浙江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的颁布而顺利出行。

  样本

  与高中课本知识深度融合的徽州行

  让师生收获良多

  本次研学游活动由9名学生和3名老师组成,除了孙莉萍老师,还有钱清中学地理教研组长郦婷婷老师和学校特别邀请的徽州古建筑研究专家、黄山学院建筑工程系张潇老师。

  “虽然前期已经给学生发放了研学手册,让大家带着问题去行走,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孩子以为是出去旅游的。”孙老师说。

  记者了解到,“徽文化”与“敦煌学”“藏学”并列为国学三大地方学科,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为期5天的研学游中,师生们走访了古徽州一系列自然和人文景观,通过专家讲座、实践体验、团队活动、社会调查、研学报告等形式对古徽州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古徽商的创新创业精神作了较为全面的探寻和学习。

  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学生们在3位老师对景点的不断讲解和与高中课本的相关链接中,充分领略了粉墙黛瓦的徽州古民居建筑和山水之美,还通过对“学碑刻拓片”“学唱黄梅戏”“学做豆腐”“学造宣纸”等研学项目的观摩体验,感受到中国古代科技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璀璨文化。“

  宏村对应历史课本中的“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和地理课本中的“水循环”;中国状元博物馆对应着历史课本中的“选官制度”;棠樾牌坊对应历史课本的“宋明理学”;渔梁坝对应地理课本中的“水系”和“流域”……

  “这样的研学让我脑海原来从课本上得来一些理论知识变成非常具体和生动,记忆也更加深刻,这种充满乐趣的探索也让我对地理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研学回来后,我发现与实际情况想结合的思考方式,非常有助于我判断地理试卷中的题目。”参与此次研学活动的学生张思佳告诉记者。

  胡一楠同学也表示,历史课本中的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通过这次研学变得很生动,也更加激发了自己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如画牌坊时,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建筑物,落笔画时,感受到的是其中蕴含的是苍海桑田和宇宙万千。

  学生们每天都写下研学日记,返回绍兴后又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除了促进了学科的学习,大家收获的还有很多很多。如学习了匠人精神,培育了爱国情怀和创新实践精神,学会了沟通和团队协作等等。成员之一的施同学就说:自己在5天的行程中,感觉交际能力也有提高,不再害怕与老师和陌生人交流。

  思考

  绍兴丰富的研学资源如何开发好?

  如何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能和老师在同一个房间休息,和老师在同一张桌子吃饭,对师生关系的改善是巨大的。”孙莉萍老师说。研学期间,师生还一起进行了一次秉烛夜谈,大家非常平等和谐、推心置腹地分享各自的人生故事。那一晚过后,孙老师就发现整个研学团队成员变得非常团结友爱,自己的教育目的也实现得非常顺畅有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本次研学游,孙老师认为好的研学游不仅仅能激发学生们对学科更深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也能带来很多教与学上的意外收获。新学期,钱清中学也专门在研学旅游如何进行实施上作了进一步的研讨。

  暑期出台的《浙江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要求:“一般情况下,学校每学年组织安排1-2次研学旅游活动,每学年合计安排研学旅行活动小学3-4天、初中4-6天,高中6-8天。”意见还要求各县(市、区)在今年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以上先行试点,到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省铺开。

  面对研学游的逐步推行,钱清中学的老师们认为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整个绍兴地区拥有非常丰富和优质的研学游资源,学校很想探索绍兴本土研学游在双休日或者节假日的常态化。但在研讨中,大家发现要让绍兴本土研学游常态化有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寻找如徽州古建筑研究专家张潇这样的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并且这些专家愿意又有时间有精力与学校老师开展深度合作,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让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从而实现研学游“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的目标,避免“只游不学”或者“只学不游”的现象。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很多研学旅行项目零敲碎打、活动内容显得随意。目前学校急需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让学生从学校的小空间走到天地的大课堂中,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也通过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生课堂学习的深拓展和深体验。


编辑:庞舒青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