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位于瑞安市仙降街道的浙江鸿一箱包皮件有限公司、瑞安市银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开方式分别取得了一宗“标准地”地块。当天下午,两家企业相关负责人来到瑞安市住建局行政审批窗口,当场领取了施工许可证。这是瑞安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推出“标准地+”的成果,实现了基建项目“当天发证”的审批新速度。
“标准地+”改革
改出瑞安审批加速度
今年5月20日,瑞安市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加快推进“标准地+”改革。“标准地+”就是在出让地块明确规划指标要求、能耗标准、污染排放标准、产业导向标准、单位产出等标准地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审批、缺件审批、并联审批,实现地块出让后一周内可办理施工许可证。
瑞安市银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鸿一箱包皮件有限公司正是此次改革红利的获得者。据悉,按照正常流程,原本十几项审批流程需花费约100个工作日,才能拿到施工许可证。
“之前从工程备案到开工建设,审批环节十分复杂,需跑多家中介机构和审批部门,用时久不说,还会碰到各种困难,不知道要跑多少趟才能搞定。”瑞安市银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代理人苏孝浜说,“摘牌当天就拿到施工许可证,第二天施工队就能进场打桩,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加速度的背后是
瑞安审批改革的硬措施
上午摘牌结束,下午企业即可领取施工许可证,这个加速度背后是相关部门的大胆探索和努力付出。市住建局行政审批窗口负责人郭雷介绍,能实现这样的加速度,是因为采取了模拟审批、缺件审批、并联审批三大措施。模拟审批,就是根据企业的自愿申请,将建筑设计图纸等事后的准备工作提前做好;缺件审批,对所缺的部分材料凭企业书面承诺先予容缺受理、容缺办理;并联审批,取消部门之间互为前置的做法,实行同时办理。下一步,市住建局将计划由工业项目向商服、安置房项目拓展,不断扩大“标准地+”改革覆盖面。
针对这次挂牌的两宗“标准地”项目,今年5月23日,市住建局主动协调国土、消防、环保、人防、水务、电力等相关部门开展首次总图审查,并出具相关意见。经三次方案审查后,6月4日,市住建局开展项目现场踏勘;6月5日,完成各部门联审方案;6月14日,完成地质勘探报告。市住建局将单向审批变为双向共同办事,以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进行流程再造,把原本十几项审批流程缩短为设计方案通过审查、摘牌结束后可直接办理施工许可证,大大加快了投资单位开工建设的进度。
为助力项目顺利开展,市住建局还推出了“组团式、全程跟、不收费”的营商代办服务,仙降住建所所长王本南成了“店小二”一般的项目营商专员,市住建局行政审批窗口联合质安科、安监站、质监站采取“全程跟踪,实时反馈,马上解决”的动态服务模式,随时解答、协调解决企业难题,得到一致好评。
此外,此次改革还推动政府管理方式从“许可管理”转变到“信用管理”,让企业享受改革红利的同时加强监管约束,按照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建立部门协同监管体系,加强服务和监督,落实投资主体承诺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信用档案,严格依法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