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儒岙镇闲置农房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2018-03-27 15:05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在新昌县儒岙镇南山村上千坑自然村,一个300平方米的直升机停机坪出现在天姥山的半山腰。与停机坪相距不到百米,投资6000万元的天姥山居尚诗堂民宿综合体已矗立在青山的怀抱中。这个高档民宿预计今年5月投运,目前已吸引了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订单。

  令人吃惊的是,“尚诗堂”的套房,竟然是由13户53间闲置农房改造而来的。来自新昌县城南乡的投资人——潘明华、潘明军兄弟四人找到这里时,只有一户村民还住在破旧的农房中。通过镇村协调,潘家四兄弟租用了这53间闲置农房,租期30年,并流转了周围350多亩山地。“户均收入可达5万元,正式营业后还能带动周边60多位村民就业。”潘明华说。

  整村激活,是儒岙镇实施农村闲置用房激活计划的一大亮点。在万马渡景区的甘湾村雪家坑自然村,秋山行吟民宿投资1000多万元,租用闲置农房3000平方米,农户可获年租金5万元。在会墅岭村芭蕉山自然村,东南大学和千里走单骑集团、舍不得民宿等高端民宿集团带着设计方案主动上门,计划租用71间35000平方米农房。在儒二村儒家山自然村,15户村民以2200平方米农房入股专业合作社,整村招商正在积极推动。

  坚持文化引领,儒岙镇利用地处天姥山腹地和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段的独特地理位置,盘活闲置农房资源,产生叠加效应。截至目前,该镇7个村12个点17000平方米闲置农房已被激活,吸引总投资1.7亿元。“通过摸底建库、项目招商、基础配套、政策扶持、跟踪服务等全流程‘店小二’式服务,这些投资业主在这里发展势头良好,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儒岙镇党委书记求雪军说。

  除了吸引投资办民宿、文化创意产业,儒岙镇还通过资产划拨,整体盘活了14所闲置的农村完小。原来产权属于县、镇、村三级的这些闲置小学资产,被整体划拨给村一级开发利用。截至目前,大部分农村完小被改为村办公用房、文化礼堂、福利院等公益性用房,还有1500平方米的闲置农村完小被用来出租办厂,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儒岙镇的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启动早、见效快,吸引了省市相关部门前来调研。在南山村,原来的南恒完小校舍被闲置后,由政府资产划拨给村招商。2015年出租给天姥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办起了天姥山摄影基地,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万元。如今,这里每年吸引近2万人次外来“拍客”,还带动了做香袋、打草鞋等传统文化产业。

编辑:陶朝坡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