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林地管理一般从每年的清明时节开始。但今年正月初九起,临安区昌化镇白牛村残疾人应水喜就请了10多个帮工,在林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在自家400余亩林地里挥锄动土,准备在这片山核桃初产林地套种120余亩黄精。正月没过半,临安区昌化农业(林业)站林技人员就到昌化、昌西、昌南等地,与广大林农一起,早早进到山核桃林下,指导农民套种林下经济植物,帮助林农增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体林技人员为践行‘两山’理论,‘走南闯北’寻求林下经济,为临安两昌地区林农摆脱单一山核桃经济模式,为实现‘摇钱树’下再生财当好‘参谋长’。”据临安区昌化林业(农业)站郑永明站长介绍,去年,站里就派人赴金华、磐安、丽水、绩溪、淳安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发展林下经济做法和措施,引进了黄精、覆盆子、三叶草等多品种适合两昌地区土壤种植栽培的中草药,并在山核桃主产区的龙岗、岛石、湍口、河桥、清凉峰等镇村召开现场会,组织当地林农就近学习种植方法。参加培训学习的林农达1600余户、3200余人。
“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山林附加值是一个方面,主要的还在于保持了水土不流失、保证林地土质逐步向良性方向发展,确保山核桃丰产增收。”林技员唐炜国介绍说,“林下套种药材降低了杂草的生产,林地杜绝除草剂,林地土质形成了互补,林上林下互不影响,树上长钱树下出财,是林农想要的金山银山。”
为减轻林农林地投入的经济负担,国家出台的各项“适林”补助政策都一一落实,目前,临安两昌地区广泛推行林地林道修筑补贴,脱壳还林机具补助、林间锄草机具补贴,防虫除虫药剂发放,林地抗旱滴水灌溉补助等一系列补助,额度都在30%以上。为保护林下作物,去年当地政府推行了山核桃张网补助政策,林农得到每亩200元的张网补助。惠农政策的落地生根,使得林农发展思路在林地发了芽。
61岁的应水喜自幼患小儿麻痹症,三等残疾,从事木制品加工20余年,经他手割锯的树木已不计其数。12年前,当地山林实行第二轮流转承包,应水喜先后流转承包了3000余亩山林,经营期限分别为70年、50年不等。从一位“吃”树者转变成植树人,目前他经手培育的600余亩生态林已旺茂林丰,400余亩经济林去年山核桃已挂果变钱。如今一个冬季过后,他的山核桃树下,株株撒上了石灰。“经测土配方,这片山地土质属酸性土质,撒上生石灰,好将土壤进行中和。今年的山核桃产量肯定有一个大的提升。”林技员唐炜国是这片林地的常客,是应水喜的好参谋,这片经济林林道的布局,植树的密度,滴水灌溉的分布等工作显得科学合理、赏心悦目。“有了国家政策的扶持、林业技师的把持、村两委的支持,我这个门外汉心里非常踏实,投资的劲头更大了”。应水喜介绍,他这片经济林位于海拔500余米的高山,缺水是致命的弱点。这些年,应水喜采用山坳蓄水、山顶浇池、水源返抽上山、滴灌林地的方法,解决山核桃抗旱。为满足林地套种中药材的夏季浇灌,已相继投入70余万元增加山顶水池数量,“前期算算投资投工大,但从长期看,投入是值的”,应水喜算了几笔账,目前山上务工劳力紧缺,每个劳动力包吃包住,每天150元工资,目前请了10多名帮工,一天能种植3亩黄精,花费1500元。黄精易种、好管、价值高,去年市场生货收购价为每公斤8元,每亩产值1000元,黄精一年种植能续年采挖,无需复种。今年规划种植120亩,明年起有12万元的收入。另外,通过黄精种植,还节约了清林付出。“经林技师推荐,覆盆子、三叶草价值也高,今年将有计划地铺开种植。”应水喜信心满满地说。
“林技人员既是‘两山’理论的践行者,也是‘两山’理论的排头兵。”昌化镇林业工作站邵晖表示,昌化林业(农业)站联袂昌化镇农办将进一步开拓林下经济的新思路,好经验,不断引进经济附加值较高的新品种,让广大林农因地制宜有比较、有选择地种植,得到更多的实惠。
目前,据林业部门统计,临安两昌地区6个乡镇林下套种面积已达到3000余亩,预计为林农增收达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