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建德有支草根“文艺轻骑兵” 每年送戏下基层280多场

2018-02-07 14:29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通讯员 詹聪颖 驻建德记者 李牡娇

  送戏下乡。

  参加新加坡华族艺术节演出《火烧子都》剧照。

  近10年,60余名演员,50余部常演剧目,送戏下乡3000余场,穿梭在草根戏台和大雅之堂。近日,由中宣部牵头,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开展的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表彰会上,建德市婺剧团获得先进集体称号,获此称号的浙江省只有三家。这也是该剧团继2015年被文化部评为优秀基层院团后,再获殊荣。

  每年280多场演出 走遍200多个村社

  隆冬时分,大雪纷飞,马上迎来农历新年,也到了婺剧团的“旺季”。“每年初二,我们就奔赴到农村开始演出,每到一处,场场爆满。结束后,老百姓仍意犹未尽,要求明年送戏下乡还要到他们村来。”记者采访当日,工作人员正在排春节的演出行程,仅正月里就已经排下60多场演出,几乎每天2场来回辗转。

  从2006年起,建德市婺剧团承接建德市文广新局送戏下乡任务,每年演出古装戏280多场,团里60名演职员几乎踏遍了建德220多个村社,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高质量的专业剧团演出。

  “差不多每天都有演出,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团长洪建波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眼下,一部百姓喜闻乐见、喜庆吉祥的新剧《状元媒》正在紧锣密鼓的彩排中,争取在正月里为戏迷们送上一份“贺年礼”。

  来源于生活,打磨出精品

  “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是建德婺剧团每年送戏280余场仍供不应求的原因所在。

  “植根地方文化,一直是建德婺剧文化创意的源泉。”婺剧《天下第一疏》以海瑞上疏的故事为背景,保留建德和淳安地区古民俗风情的本真风格;《绿云》以“严州府、乌龙山”为开头;《挑水伯》直接采用梅城方言作为人物对话;《大洋埠》以家喻户晓的双童烈士革命故事为题材。

  “传统婺剧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出一条新路子,就必须走地方和民间路线,让地方文化成为婺剧创作演绎的根和魂,这样才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洪建波介绍,除了本地特色文化,创作更坚持源于生活。多年来建德婺剧团发挥文化宣传服务功能,先后以计划生育、“五水共治”、平安建德等为主题,改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让政策法规深入人心。

  每一部剧从取材到编剧再到舞台,每一个环节都孜孜以求反复打磨,抱着既要下接地气喜闻乐见,又要雅俗共赏可登大雅之堂的思路,引发“情感共鸣”。红色婺剧《大洋埠》创作过程中,编剧、导演、演员为了精准揣摩角色,前前后后三次跑到大洋镇实地采风,“每次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都是一次洗礼。”首演时,双童烈士的后裔被邀请在台下观演,无不落泪动容。“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人民”这或许是对婺剧团“工匠精神”的最好写照。

  传帮带,婺剧人的婺剧情

  2010年11月,富有江南韵味的婺剧《绿云》在羊城亚运会开幕式上亮相,获得中外宾客的一致好评,而这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团里一直诵为佳话。当时团里国家一级演员方芳正值事业巅峰,研读了剧本后,方芳的脑海里始终觉得女一号绿云更适合20来岁的年轻演员来演,于是她主动放弃重要角色甘当幕后绿叶,把机会让给了团里年轻演员,手把手地辅导,直至最后演出大获成功。

  “把人放在首位,注重新人的培养,不拘泥地方戏用地方人的传统思维,全国各地广泛吸纳年轻演员,老演员主动传帮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与舞台上的光鲜亮丽相比,走进婺剧团的宿舍,满眼却是拥挤、简陋,下乡演出条件更是艰苦。周毅是团里第四代的演奏员,“和我一批进杭州艺校婺剧班再到团里的同学一共有35人,多方面原因,大部分同学早已改行,到现在只剩下4个。作为婺剧团第四代演员,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富有使命感的婺剧人,才使得建德婺剧团不断创新超越,甚至漂洋过海香飘海外,如今已然是一张响当当的“建德文化金名片”。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