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乡村振兴的杭州探索:皋城村变迁记

2018-02-02 08:06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记者 万光政 孙钥 通讯员 沈健

  雪中皋城村新貌。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节临近,记者再度踏上“新春走基层”的采访征程,走乡村、进社区、访农家、入企业,察寒问暖、感受民生,用饱含深情的文图,为您带来发生在西子湖畔、钱江两岸的新气象、新风貌、新变化、新成效,讲述新时代精彩动人的杭州故事。

  一场大雪过后,皋亭积雪又见。

  这可是明代“湖墅八景”之一,南宋时还有一个更诗意的名字叫“玉树临风”。

  山脚下,龙居路56号是杨金炎家的小院。轻轻推开院门,一幢3层小洋楼,墙上是雕花石材,看得出主人家颇花费了一番心思。院子里,几株桂花树,枝叶已被染白,高高的竹子也被积雪压弯了腰……

  这样雅致的小院子,在皋城村里倒也算不得什么富贵人家。

  不过,十年前房子可没这么好。

  2008年10月3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皋城村视察,就在这个小院里,和老杨亲切交谈。

  十年一晃过去了,杨金炎也已过了耄耋之年。

  他指着客厅墙上当年的照片说,“当年习副主席就是坐在这张桌子边,拉着我的手和我说话的。‘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日子过得好不好?’”

  同样3个问题,杨金炎说,如今再向总书记汇报,答案可不一样了。

  生活美:“变化,是过去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

  “喏,十年前是老房子,桌子是旧桌子,堂屋也小了点,当年习副主席来的时候,20个人都挤不进……”

  杨金炎掰着手指,细数这十年。

  新房是2010年翻建的,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完工,里里外外带装修花了100多万元。“和当年习副主席来的时候,可是大不一样了……孙女大学毕业了,在家门口的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工作,去年结婚了。”

  他说,一家五口人,收入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就拿我自己来说,村里给办了社保,每月能领到‘退休工资’。光村集体经济每年分红,一家人少说也有6万元……”

  老杨总是说,生活的变化,是过去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

  小家小变化,“大家”更有大变化。

  以前的黄泥地不见了,如今路面上铺的是崭新又洁净的沥青,绿树环绕,碧水蓝天,再加上白墙黛瓦,满目清新;清澈见底的上塘河水,也已与村中的大小池塘连成一片……

  过去这个闭塞的小村落,“姑娘儿都不愿意嫁过来”。村支部书记林云彪说,村里的姑娘们结了婚,巴不得赶紧把户口迁出去。现在倒过来了,大家都想把户口迁回来,有些结婚了也不迁走,村里的人口从600多人一下子变成800多人,现在村里都严格限制人口迁入了。

  就拿竹缘茶庄老板娘严淑媚来说,“小时候看着我妈两个裤腿卷着黄泥”,她下定决心要离开农村。可在杭州城里住了20多年后,几年前严淑媚又搬了回来。

  背靠皋亭山,依着上塘河,距离主城区不过半小时车程,家家还保留着上有天、下有地的院落,村里还给每户家庭安装了净水器,每年免费换滤芯……你别说,皋城村这种有滋有味的生活,城里人还真是羡慕。

  生产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皋城村是如何“逆袭”的?

  故事得从2010年说起。在那一年的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民盟杭州市委会用一份集体提案《关于加大杭州“北游”开发力度的建议》,为加快北游开发,主要是为江干区北部的旅游业呐喊呼吁。

  一纸发声,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很快,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作了重要批示。紧接着,江干成立“北部旅游办公室”,两年后,正式成立皋亭山景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换句话说,就是在皋城村“画了一个圈”,把原来的农田改建成了千桃园,皋城村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才慢慢被丁兰以外的杭州人熟悉。

  创下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皋亭山景区,如今皋城村跟西湖边的茅家埠、梅家坞一样,成了不折不扣的“景中村”——每年春天,千桃园里都要举办观桃节,6000余株桃树次第盛开,映着和煦的春光,等待大家的到来。

  每逢双休日特别是桃花盛开的时节,一辆辆小车开进来,外来的客人要吃饭,于是,像严淑媚这样心思活络的村民开出了农家乐,一家、两家、三家……直到现在的32家。“房子就是自家的老房子,一年忙下来,毛估估算下来赚个二三十万总有的。”她说。

  景中村自然要有景中村的样子。

  2015年启动的风情小镇建设项目,让皋城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线上改下、燃气接进门、截污纳管改造等措施一起上,该拆的违法建筑都拆了,民居都统一刷上了色块,院墙变成了开放式的绿化景观墙,村道改成了古朴的石板路,蜘蛛网样的电线都往地下走了——农居、古树、老井、茶庄,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农居博物馆。

  “不仅治了水、修了路,还开出了直通杭州市区的公交车,只要身体好,我每周都要去城里转转。”杨金炎说。

  可老杨不知道的是,政府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上,累计投了20亿元开发北部旅游。目前,千桃园二期、20公里游步道、盘山骑行道、游客中心、风情小镇一期、孝道文化馆等已经建成,龙居寺扩建等正在建设中。

  文化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山绿了,水清了,皋城村的日子好起来了。

  当了10年的村支部书记,林云彪眼见着集体经济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依托皋亭山景区做旅游配套外,我们还要打造文创经济、总部经济,尤其是承接丁兰智慧小镇溢出的特色产业。”值得一提的是,根据10%留用地指标异地置换,皋城村还在城中有名的天虹百货占了股份。

  作为基础配套,皋亭山下还要新建一处停车场,设置公共停车位700个,预计2019年竣工。

  山绿了,水清了,乡愁又去哪儿了?

  在街道的牵头下,75岁的卢永高“挖”出了不少皋亭旧事——被誉为“杭州的靠山”的皋亭山,不仅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杭州北部的天然屏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还有一种文化,在小村庄里世代相传:根据宋人吴自牧写的《梦粱录》记载,孝子丁兰家住今天艮山门外36里的皋亭山下,母亲去世之后,他就刻了一尊母亲的木头雕像,每日侍奉。

  为了纪念他,重拾孝乡美名,江干区专门在千桃园内,建了座可观、可学、可研、可玩的孝道文化展示馆。比方说,古有二十四孝,馆里也列出新二十四孝,其中就有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贴合新时代,很有代入感。

  在这里,“孝道”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对自己家父母的事情。

  村里的村规民约,把孝行美德浓墨重彩地写了上去。“村里的老人以前穷,就怕老了没人养,现在不用愁,每人每年都有1万多元的股份制分红,家里小的要是不赡养老人,当年的分红就会被扣掉一部分。”林云彪说。

  绿水青山,景美人美。

  再把眼光放远些,小村庄更要绘就一幅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高度融合的现代“皋亭山居图”。

  林云彪说,“希望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我们景区游览,也希望总书记再来一趟皋城村,看一看我们的新变化。”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