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原创 正文

大城市更需“乡村振兴”——

杭州市西湖区归整土地资源撬动农业现代化

2018-01-28 12:49  来源: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叶锡挺 通讯员 高静玮 何立剑

  浙江在线1月28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叶锡挺 通讯员 高静玮 何立剑)孩子们打着雪仗,枝头的积雪也时不时“调皮”地落下,在美景前不甘寂寞,这是记者1月27日在三墩绕城村看到的画面。这个雪景映衬下的村庄,俨然一副美不胜收的画卷。三墩变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一年弹指一挥间,原来的脏乱差已经美如画,原来的“低小散”业态已经被高端的农业现代化项目取代。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不仅仅停留在农村,大城市的耕地资源碎片化,利用率极低,加上复杂的城乡环境让有限的耕地资源失去了“农业”属性,低小散业态丛生。所以,大城市更需要“乡村振兴”,怎么搞?杭州市西湖区依托农村土地全域整治进行了探索实践,破解土地资源紧缺的难题,蝶变源自创新,杭州走出了一条大城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子。

微信图片_1.jpg

雪景下的三墩绕城村美如画 

  拆、改、清  

  盘活有限耕地资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业现代化犹如盖房子,没有土地或者连片的土地资源,很难形成规模。大城市寸土寸金,耕地资源紧缺是制约大城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杭州就是如此。

  “虽说是农村,但是有浓浓的现代化气息。”三墩镇绕城村书记陆彬顺指着一大片温室大棚告诉记者,“原先,这10万平方米的大棚土地上,零散的业态都有,不好管、不好整、不好发展。”陆彬顺用三个不好强调耕地资源碎片化的弊端。

  这也是杭州耕地资源现状的缩影:耕地连片程度较低;耕地资源非农经营多,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耕地资源利用低效,农村产业低小散现象突出。

  农不像农,城不成城,导致环境恶化,形成死循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去年年初开始,杭州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发展的新机制,以耕地资源为突破口,在西湖区的三墩镇、双浦镇实施全域整治,以规划为引导,推行“山水林田湖路村”全要素全区域综合整治,统筹实施零星耕地归整、散落村居撤并、村镇环境治理、产业集聚升级、生态环境修复、公益设施配套等各项工作。

  按照“三权分离”的原则,西湖区实现统一流转、统一管理、集中发展,彻底解决耕地碎片化、土地管理无序化,从源头上加强对违规违法侵占土地问题的管理,做到应转尽转。2017年共流转土地2.65万亩,其中双浦镇共完成3期土地流转工作,流转土地共计21205亩,涉及20个村、6160户农户、2200户经营户;三墩镇共完成土地流转5278亩,共涉及3个村、1040户农户。

  三墩镇有很大一部分城乡结合区域,由于房租低,人口日益集聚,城乡结合的区域逐渐扩大,导致很多违建占据了大量的耕地资源,双浦镇同样也面临这一的问题。无序管理导致个人圈占集体土地问题多、违法占地破坏耕地情况严重,这也是整个西湖区农村普遍存在的。

  为此,西湖区去年重点清理耕地上的各类堆场,解决耕地被非法占用问题,恢复土地自然属性。在双浦镇,全面清理各类堆场391处、堆积物128万吨,拆除甲鱼塘1万余亩,清理废品收购点94处、10.6万吨,拆除违法建筑10万方,复耕土地3000余亩。在三墩镇,全面清理各类堆场276处,堆积物7.5万吨,违建57万方,复耕土地1800余亩。

  耕地资源做到能利用则利用,去年,西湖区用时7个月完成全区13座废弃矿山的主体项目治理。期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9.2亿元,平整出可利用耕地资源1400余亩。荒废的耕地资源是大城市边缘区域的通病,将这些耕地资源重新开发利用,杭州目前正在重点推进。

微信图片_2.jpg

去年,西湖区内冒出了不少公园

  抓准城市耕地特点

  三墩、双浦迎来新貌

  乡村振兴首先在面貌,将耕地资源整合后,脚下的这片脏乱差、低小散的土地怎么变化成了下一步的关键。

  “以前我们要是说打造杭州的后花园,那肯定是有点水分的,但是现在我拍拍胸脯打包票,至少我们村是实现了大城市里的小怡情。”陆彬顺领着记者来到一户村民家。

  “老赵,你这小洋房现在的‘身价’可不一般了啊,卖了可以去城里买套房子,租出去的话你也可以在家悠闲养老了。”陆彬顺走进村民赵德家中,一边开玩笑一变笑着拍了拍老赵的肩膀。

  变,环境有了新貌。提到变化,老赵说:“垃圾场没了、小作坊没了、喷漆厂没了、违建没了。”老赵的四个“没了”说出了绕城村去年一年的变化。

  老赵家边上的池塘,以前垃圾成堆,一到夏天就是铺天盖地的臭味,如今,记者看到有三五成群的孩子在附近打着雪仗,“天气好了,早上晚上去边上走走,锻炼下,蛮好的。”老赵说。

  大城市的耕地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边缘,这些耕地资源有鲜明的特点:违建多、城乡结合、业态多、脏乱差、人流群体复杂……所以,老赵口中的变化,过程可不简单。记者了解到,绕城村之前脏乱差的情况,源头就在耕地资源的无序利用,怎么解决这一顽疾?拆违建,改业态,控制污染源。

  电线上改下、截污纳管、村道拓宽、河道清理、修公园……不到一年工夫,绕城村原先一半多的城乡结合区域全部斩除,恢复了农耕功能。“以前这里租客很多,走马观花,现在我们要打造的是生活,无论是租客还是村民,在绕城村能享受到田园的生活。”陆彬顺说,村里的人、水、环境都要变。

  记者了解到,三墩镇原有19条劣V类河道,通过绕城村的做法,三墩完成了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打通13个堵点,全面贯通三墩所有水系,原先的19条劣V类水体河道治理全部通过省市验收。

微信图片_3.jpg

农村土地全域整治后,三墩的水清了环境也好了

  围绕现代化做“振兴”文章

  城市的农业招商有了底气

  去年,一场围绕“美丽”的战役在西湖区有限的农耕地上延绵了一整年,漂亮的过程和结尾,让形势复杂的城中之村脱胎换骨。土地的全域整治是手段,最终还是要以老百姓的利益为中心。在耕地资源利用上,西湖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

  有了连片的土地,在寸土寸金的杭州底气也足了很多。住在三墩双桥片区的人去年肯定已经注意到,一个大型的农业产业园已经见雏形。这个产业园是三墩镇依托双桥片区位优势、自然景观和产业基础,引进的台湾农业产业项目“五生·两岸农创嘉年华”。

  该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总占地5200亩,植入农业一、二、三产产业发展,实践“农村复育、村民富裕、农业提升”的目标,“土地资源整合之前这个项目不可能落地的。”三墩镇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个农业产业园要打造集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运动养生、乡村民宿、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农业综合园区。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5月31日产业园开工建设以来,目前已完成10万方温室大棚及12组台湾风情街货柜屋建设,完成1500亩农田绿肥播撒及68亩花海种植工作。2018年5月1日东区将正式开园,2018年10月1日将实现全面开园,杭州的后花园也将真正实现。

  双浦镇则以国企之江城投为主体,将2万余亩分散的承包经营权分3期流转集中,再统一招商,打造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业科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一期、二期已分别引进蓝城农业、浙江园林文化等企业,总投资超过15亿元。

  大城市的农业招商一直是个瓶颈,在不是主打产业的地方去引进高端项目,难度可想而知。在盘活耕地资源之后,西湖区已经实现了突破。

  合理结合中心工作

  有限资源事半功倍

  去年下半年以来,西湖区集中力量对过去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三墩镇双桥区块进行改造。在绕城村和华联村约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大规模的整治拆违、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流转开发 。

  大工程要有大规划,而西湖区以现有中心工作为抓手,合理利用资源,做了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整体框架,在遵循村庄原始风貌的基础上,西湖区全面实施13个村5745户美丽乡村建设(其中双浦11个、三墩2个),完善村庄配套功能,提升村庄环境面貌。

  双浦镇推进双灵等11个美丽乡村建设,共拆除辅房钢棚44.4万方,整治农居5435户,实现雨污水分流、强弱电上改下、燃气管道入户等基础设施“一步到位”。三墩镇推进华联、绕城2个美丽乡村建设,拆除45万方违章建筑,完成了991户立面整治、1022户庭院改造、49个景观节点打造等工程,目前,正按照5A级景区标准,努力将华联、绕城两个村打造成5平方公里的兰里景区。

  城中之村的振兴,和农村差异很明显,为此西湖区结合实际,实行城中村改造提升。高效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功能腾挪、城市面貌更新、群众居住环境改善”有机结合。在双浦新区,启动了5个村1973户城中村改造,用时不到41个小时完成全部农户的集中签约,搬迁户数相当于过去10年拆迁工作总和。在三墩双桥地区,采取“整村连片搬迁”方式,对6个村社、12.76平方公里开展一次性搬迁拆除,仅用4天完成全部农户丈量、9天完成全市最大一单2387农户集中搬迁签约。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让重大项目落成水到渠成。西湖区以土地整治为平台,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目前,双浦镇周浦、袁浦两个小城镇综合整治涉及的25个项目已全面完成,周浦已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袁浦将于2018年中旬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三墩镇小城镇综合整治共涉及各类整治项目37个,目前已开工28个、完成6个,2018年底将全面完工。

  把各项中心工作结合,盘活人力和物力,用最少的资源最最多的事,西湖区已经开始实现大城市也能“乡村振兴”的华丽转型。

编辑:范国飞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