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安吉余村:绿色奏新曲 文明入画来

2018-01-16 08:59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驻湖州记者 杨君左

  前不久,安吉余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代表乡亲们参加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从中央领导手里接过了“全国文明村镇”的奖牌。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最早提出的地方,安吉天荒坪镇的这个偏僻小山村,12年来交出了一张“山更青、水更绿、民更富”的优异成绩单。

  关停致富矿山 寻求发展新路

  余村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6000余亩,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上世纪90年代,山里盛产优质的石灰岩资源,这里成为安吉县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当时全村280户村民,一半以上从事着与石矿有关的工作。”潘文革说,“上世纪90年代,每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0多万元,是全县响当当的首富村。”是什么让余村放弃“命根子”,另谋出路?

  “石头经济”给余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余村三面环山,空气不流通,矿山、水泥厂的煤烟、烟雾、粉尘全都在三四十米高空上面盘旋。

  2005年是余村发展的转折点,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余村视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余村痛定思痛,壮士断腕地陆续关停了水泥厂和矿场,另谋绿色发展之路。村里大刀阔斧地进行重新规划,修复生态环境。小村被划为生态旅游、生态居住、生态工业三个区块定位发展。

  村民们开始发展休闲产业,逐步形成了旅游观光、河道漂流、户外拓展、休闲会务、登山垂钓、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的休闲旅游产业链。人生的转机往往来自一瞬,眼瞅着由于矿山关停,村里的溪水变清,村民胡加兴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掏钱搞“荷花山漂流”。2008年,胡加兴的50条橡皮艇下水了,让他惊喜的是,第一年短短几个月,就有上万名游客前来体验。

  与村里一大半村民一同失业的潘春林也曾经迷茫过,但是他很快就找准了目标——生态旅游业,开办农家乐,生意节节攀升,还带动了村里不少人一起干。如今,他办的“春林山庄”已发展成为当地最大的农家乐。

  幸福余村人 文明树新风

  如今的余村人,钱包和文化一个也不能少。

  “村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了,我们也不能忽视精神生活方面的发展。”这句话形象地体现在余村村民现在的生活中。

  2014年,借助安吉“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的东风,全村280多户人家根据自家的家风教育制定了属于自己的“家规”,或制成竹匾,或制成书法作品挂于家中最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着家里的每一位成员。

  在余村,村庄3公里范围内建起4个公共厕所,布点15个垃圾分类池,昔日随处可见的鸡鸭早已被圈养起来,村民乱丢垃圾的习惯也改变了。村民还自发组成生态护卫队,及时纠正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监督农家乐有无偷排污水、乱倒垃圾等行为。

  近年来,村里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文化礼堂、“两山”文化展示馆、文体广场、农家书屋、数字电影院……建立多支群众性文体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党员网格服务、环保义务活动、美丽家庭创评等活动。余村的银龙队、舞蹈队、健身操队、篮球队、门球队、地掷球队等9支群众性文体队伍常年活跃在村头巷尾。原村党支部书记胡加仁退休后,又有了新职务——村银龙队队长。60岁的他舞着“龙头”,劲头依旧十足。

  在余村精致的文化礼堂出口处,左右两面墙上贴满了照片。左边是各种如画美景,上书五个大字:绿水青山路;右边是大大小小的村民照片,个个乐开了花,同样五个大字:幸福余村人。

  看着家乡这些年巨大的变化,村民李俊贤感慨万分,他将自己的心声化作歌词,“千年银杏,万顷竹,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相映荷花,幸福家园。”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