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4.5万余人下山安居 建设美好家园的泰顺实践

2017-11-24 08:59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钱祎 戚祥浩 县委报道组 陈祥磊

1.jpg

  新建小区。

  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钱祎 戚祥浩 县委报道组 陈祥磊)11月23日,泰顺人翁碎庆一家,离开了世代居住的高山上的泥木房,搬进了离该县筱村镇政府仅几百米远的北坑畲族村抗震安居小区。他在家门口挂起红灯笼,喊来邻居和亲戚朋友,在新家楼下摆了二十桌酒席。“生活有了新盼头。”翁碎庆兴奋地举起酒杯,脸上泛着幸福的红晕。

  今年3月,浙江部署开展“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把地灾隐患综合治理工作摆上更重要的位置。地质灾害易发区占总面积96%以上的泰顺,进行了一场遍及全县、涉及4.5万余人的“生态大搬迁”行动,围绕着一个宗旨展开:让长年饱受自然灾害之苦的村民,不再像从前那样担惊受怕、流离失所,在好地块住上安心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这句话,泰顺人的感触尤为深刻。如何让百姓搬得下来、住得安心、富得起来?这场被称为“除险安居”升级版的泰顺大搬迁实践,正是要回答好这个问题。

  搬到哪里

  村民自主选择

  不久前,泰顺县泗溪镇夹边洋抗震安居小区的摇号点人头攒动。240多户村民带着喜悦和期盼,早早地在门口等候。

  一家7口蜗居在山上破旧木屋的村民纪银喜站在人群中,时不时探头张望。当他站在摇号箱前的那一刻,手微微颤抖,拿出一张“9栋6号房”的纸条,迫不及待地和家人分享信息。等待他们一家的,是一个182平方米的新家。这在过去,是纪银喜“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泰顺,长年受台风、地震、山体滑坡等影响,地质灾害点占全省的近1/10,房屋时常被损毁,大量村民被迫转移安置。去年的“莫兰蒂”台风,当地受灾群众16.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29万人,倒塌房屋17间,3座国宝级廊桥被冲毁。

  在反复转移中,泰顺4.5万余名山区村民,渴望一步到位地集中搬迁安置。

  这条“搬迁”之路,泰顺走了十余年。从上世纪90年代响应国家下山脱贫号召,到21世纪初以中心镇带动周围乡镇集聚转移,泰顺一步步探索,一点点创新。

  最终,这场涉及全县20%常住人口的大搬迁,打破从村到乡镇再到县城的逐级安置模式,搬到哪儿,由村民自己衡量、自己决定。泰顺推出3个“1.5万”分类搬迁平台:无区域生态移民区、15个抗震安居小区、18个乡镇异地避灾小区,各可容纳1.5万村民。而想住在集镇还是县城,村民可以按实际情况选择。

  这种“村民自己说了算”的方式,推动了集聚的速度,抗震安居小区目前已建设了9个,乡镇异地避灾小区已建成3个。而这些小区,都位于县城和集镇的黄金地块。

  “如果能住得安稳,谁愿意到处漂泊?”纪银喜迫切盼望搬迁,但当“搬迁”决策提出时,他又犹豫了,“家里本来就不富裕,贷款还不掉怎么办?”

  对于村民的担忧,泰顺县委书记董旭斌说,泰顺的移民安置补偿额度已经是全省最高,还提供贷款贴息,有水电、通信、电视等费用减免政策,如果村民愿意,还可以交纳、享受和干部职工一样的公积金,就是为了“要让村民搬得起。”

  向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当前泰顺三分之二的乡镇已完成“除险安居”,各地移民安置房正在加紧建设,2万余名山区村民能在今年领到新家的钥匙。

  集聚扩大

  向着城镇化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过去五年的城镇化发展实践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不断加快,户籍城镇化率明显提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改善。

  在泰顺176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37万人口。在实施大搬迁前,这里的城镇化率为40%。“地广人稀,人口居住十分分散,公共服务无法全覆盖。”泰顺县副县长李教直言,这曾是泰顺城镇化发展的短板。

  大搬迁的理念,正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的方向不谋而合。

  “我们给村民的补助高,势必会对政府财政造成压力,但当大搬迁和新型城镇化、新农村的规划相结合时,很多资源、资金就可以通盘考虑、统一谋划。”李教说,居民集聚区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公共服务的扩面和提升。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泰顺的每个移民安置小区,都靠近城区或集镇的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居家养老中心、体育馆等配套设施,路程不超过半小时,居民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上下山每天只有一班车,往返要花几个小时。

  共享公共服务,最有获得感的是老百姓。

  现在每天,沿着花岗岩铺成的绿道步入阳光家园小区,一路看着小区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美景,居民魏余才就觉得特别满足。

  阳光家园小区是泰顺城区的无区域生态移民区。所谓无区域,就是指这里居住着从全县各地偏远山区、地震灾区和自然保护区等下山进城的居民。如今的他们,已从原来的单门独户转变为社区生活共同体。

  社区不是中国农耕社会中产生的词汇。当农民与社区相遇,当城镇的生活方式给世代住在山区的村民带来冲击,如何让他们住得下来,并觉得舒服、自在,成为泰顺人思考的新命题。

  这种舒适的感受,魏余才已经体会到了。说起新生活,他喜上眉梢,“从山上搬下来后,房屋漂亮,道路宽敞,孩子读书、老人看病、出门买菜都方便多了。”

  如今,泰顺的城镇化率已提高到60%。当地还引入专业房企和物业公司代建代管移民安置小区,改变以往安置小区低端无序、无人管理的状况,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幸福感高了,人自然就留得下来。”李教说。

  城镇生活

  感受家园的美好

  农民离不开土地。离开了原来的家园,山上的土地怎么办?农民在山下又该如何生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为泰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解决了迫切的群众安全问题后,泰顺人拉高标杆,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大搬迁是全县深化改革的助推器,更是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等目标息息相关的生动实践。”董旭斌说,让群众在享受更好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能依托现代化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在家门口实现增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打消村民下山无田可种的后顾之忧,泰顺人的经验是,“搬家不搬田”,让村民居住在城镇、产业在山上。

  百丈镇洪秀村村民夏念东,是村里发展规模化农业的探路者。村民搬迁后,2000多亩土地山林权统一流转,夏念东承包后规模化发展猕猴桃、杨梅、樱桃和茶叶等高效农业,经营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而住在山下的127名村民土地流转“分红”也实现了翻番,从2011年的不足2万元增加到4万余元。

  产业上山,就业进城。在司前畲族镇,另一种就业模式兴起。下山的近3000名村民在镇里的小微创业园、竹木产业加工园和来料加工点上班,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风景秀丽的左溪村旁,8家民宿和3家农家乐开张。在周末和节假日,村民蓝志来家的3层民宿小楼里,端出香喷喷的农家菜,客人挤得满满当当。

  借大搬迁的机遇,泰顺19个乡镇加紧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民宿经济;312个村做大中心村,盘活山林地、古民居等沉睡资源,招商引资,拓宽强村富民之路。当地还创新推出“双百返还”机制,将经常性收入超收部分和土地出让金净收益100%返还给乡镇,进一步壮大乡镇经济。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移民安置也面临更精准化、持续化的挑战。泰顺人开始琢磨重点针对低收入人群的搬迁。“如果一户人家完全没有或只有一个劳动力,我们将推出廉租房和共有产权房两种保障性住房,并与城乡居家养老结合。”董旭斌说。

  筱村镇北坑畲族村抗震安居小区里,居民家门口就是潺潺的流水、如墨的青山和成片的绿树,乡愁在这里得以安放。大家在溪流上新建了一座桥,取名“安居桥”,名字质朴却很动人,也代表了泰顺4.5万余人大搬迁的立场:让村民重拾家园的美好。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