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龄社会,不少商家把目光瞄准老年群体,但有的商家为了从老年人口袋里捞钱,制造各类噱头进行忽悠,使老年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有老人花费大量钱财买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有老人因轻信理财公司的一面之词而遭受巨额损失。在重阳节一片敬老声中,我们也别忘了提醒老人,生活中要多留个心眼,对涉及到金钱的新事物,一定要先了解清楚。
顾及面子购无用之物
80多岁的齐大爷是位退休职工,平时没事喜欢到街头巷尾转转。去年起,他上街回来常拎回一大袋东西,有保健品,也有保健鞋、理疗仪等各种保健用具。家人起初没在意,后来发现齐大爷着迷般地不停购这些东西才开始劝阻,可齐大爷根本听不进去。东西多了,家里放不下,齐大爷就拿去送给女儿,女儿说自己不需要,他扔下东西就走。
一次女儿跟踪齐大爷上街,看到齐大爷进了一家卖保健器具的小店。出来时,齐大爷手里又拎着大袋东西。齐大爷一离开,女儿就冲进店里质问店主为何游说老人购物。事后齐大爷知道了,责怪女儿多事,还说自己和店主关系很好,店主向他推荐东西,他总得给人家面子买一点。这让女儿又气恼又无奈。
轻信宣传忽视投资风险
这段时间,家住乐成街道的葛老伯一直郁郁不乐。原来,今年7月,他投资了两年多的一家P2P平台出事了,老板跑路,他多年积蓄的10多万元不知所踪。
葛老伯说,这家投资公司有正规的营业执照,投资者的投资方式是通过该公司把钱出借,利息在7%至9%之间。前两年,公司一直准时给投资者付利息,没想到会突然“爆雷”。
葛老伯投资前对公司的资质也进行过了解,但记者翻看这些材料发现,这家“某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乐清市分公司”营业执照上注明的经营范围是“为总公司承接业务,至于具体是什么业务则含糊不清。
据了解,这家总部在上海的P2P公司,在乐清的涉案金额已知的就有两千多万元,受害者大部分是老年人。虽然目前上海警方已介入,但受害者何时能拿回自己的血汗钱仍是个未知数。有些老人投资时未和家人商量,现在出了事也不好声张,不仅经济上遭受重创,精神上也备受煎熬。
对不少老人来说,因为银行利息低,一些高风险和回报时间长的投资又不敢涉及,所以往往会对时间较短、利息又高于银行的投资特别青睐。另一方面,对P2P这种新兴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方式,老人们又大多不了解,往往轻信推销者的片面之词,却忽视了其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