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新城(资料图片)
浙江在线5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徐叔竞)据说,人的一生几乎有3/4的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中国人的观念里,房子历来是头等大事。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程中,房改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镇的住房制度是福利分房。人口多、住宅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是当时最常见的普通居民生活状况。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23号文件,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的文件,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包括:停止福利住房分配、提租补贴促售公房、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开展住房抵押贷款、放开住房二级市场、减免过高交易税费等等。
这些政策措施极大激发了大家购买商品房、改善居住条件的积极性,也由此开启了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
杭州也是如此。那么20年来,杭州人居发生了哪些改变呢?
从10.1m2到36.4m2
20年来杭州人均居住面积大飞跃
在福利分房年代,由政府出资建造然后以福利形式分配给干部、知识分子、工人以及其他城市居民居住的公房,是城市里最基本的住宅模式。
杭州人冯先生是70后,他说:“从记事那时候起,我家就住在朝晖新村。”这是一套不到70m2的房子,三室一厅,一家5口人挤在一起,折算下来,当时人均面积不到13m2。虽然不算很拥挤,“但因为家里有3个兄弟姐妹,小时候我们经常为了谁单独住一个房间闹得不可开交。”冯先生回忆说,这样的居住条件在当时是比较普遍的。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冯先生工作了。单位里分房,他分到了城东一套房子,50多m2的两室一厅。“这套房子无论外观和内部结构,其实都跟我家朝晖新村的房子差不多。虽然自己有了一套房子还是很开心的,但那时候杭州已经出现不少由开发商开发的现代化商品房小区,外立面漂亮,采光好,让我很是羡慕,我曾经想过:我什么时候能住到这样的房子里?”
2006年,工作多年手头有了积蓄,结婚也提上了日程,冯先生决定买一套大一点的商品房改善居住环境。适逢杭州滨江大开发,冯先生看中了大盘彩虹城,出手买了一套144m2的三室两厅房子。“虽然刚买房子的前几年还贷压力有点大,但是居住体验感真的比老公房要好多了,大客厅、落地窗,小区配套也丰富,运动场所多,总之觉得很值。”
后来,冯先生还有过几次买房卖房的折腾经历,卖了房改房,买过学区房,买过排屋。无一例外,居住条件是越换越好了。
冯先生的经历,是住房制度改革20年的一个缩影。
房改所带来的最显著变化,就是居民住房条件的稳步改善。在房改刚启动的1999年,杭州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0.1m2;而到了2017年年末,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36.4m2,这意味着,以一个三口之家为例,平均住房面积达到了109.2m2。
房改同时也让居民的房产价值得到了提升。许多老职工当年享受房改补贴价,仅用数万元买下的原租住公房,现在已升值到上百万元甚至数百万元。
但住房价格的上涨也让不少人感叹买不起房子,对此,一套完整的保障用房制度也随之逐步建立起来,经济适用房(2001年杭州市经济适用房正式公开摇号销售,在2007年达到高峰,推出经济适用住10072套,总面积86.98万m2)、廉租住房(杭州市廉租住房制度建立于2001年,当年推出廉租住房48户,2009年~2011年为高峰时期,最多时曾达到一年廉租房3188户)、公共租赁房(杭州2009年推出公共租赁住房,当年受理户数97户,此后逐年增加),让低收入家庭也实现居住梦。
从“不划算”到不可缺失
物业服务越来越普及
这20年,杭州的物业服务也从小打小闹变成滚滚洪流,日益普及。
公开资料显示,1995年时,杭州房屋物业服务企业仅有30余家,承担物业管理服务的建筑面积约65万m2。当时,这些物业服务企业还属于小打小闹,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支付一笔额外的物业费,换取一些可有可无的服务,“不划算”。
然而,随着房屋供应市场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业主们也意识到,房屋物业管理服务不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系到居住的舒适度,甚至还能影响房屋资产的保值增值。
曾经小打小闹的物业服务企业,在这20年来也实现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推出了酒店式服务、个性化服务、定制化服务、管家式服务、金钥匙服务等多样化的物业管理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市房屋物业服务企业数量达到1350余家,物业服务总面积达到23000多万m2,分别较1995年增长了45倍、350余倍。而其中的一些佼佼者,如绿城服务、南都物业,分别在港股和A股上市。
业主们对物业服务的接受度,从这两年多个小区换物业风潮,以及老小区陆续引进物业管理这两方面,体现得特别明显。
一位业内人士说,换物业风潮,体现了业主们的公共权属意识在觉醒。以前大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家门内,而现在业主们认识到公共空间的管理非常重要,由此对物业服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要求也就更高了。甚至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很多小区业主都表示宁愿多花点钱来换物业提升居住品质。
而对于大多数老破小小区来说,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是“先天不足”。但这两年,越来越多的老小区也在谋求改善物业服务。比如今年3月,下城区长庆街道就在柳营和吴牙两个社区率先推出“小区管家”试点项目,将这两个老社区的公共保洁、消防设施检查、消防隐患排除以及其他相关任务等8项服务内容整体外包给一家物管公司,物管公司为两个社区配备了保安、保洁等47名人员。据悉,试点以来短短几个月,社区不但解决了停车无序的问题,而且维修、保洁等也更加及时。
从毛坯房到精装修
省去业主装修之苦
在住房改革之初,杭州商品房市场的主流产品,一直是毛坯房,购房者买房后还要为装修奔波。
1999年,杭州最早的酒店式公寓双牛大厦首次推出“精装修”概念,成为市场上第一个吃螃蟹者。2001年,南都银座大厦以简洁现代、精装修为卖点,提出“菜单式装修”的服务。
早期,杭州的精装修楼盘主要集中在酒店式公寓以及小户型单身公寓,因为单身公寓的客群大部分是年轻人和投资客,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装修好的成品房受到他们的欢迎。2005年,滨江金色海岸、绿城深蓝广场等精装修高端楼盘陆续涌现,并成为高端楼盘的标配。
2010年后,杭州精装修房进入快速发展期。精装修是购房者基于成本节约、时间、品质、环保的综合考量而主动产生的诉求。杭州万科更是率先提出所有楼盘都带装修交付。
2016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10月1日起,全省各市、县中心城区出让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住宅,全部实行全装修和成品交付,鼓励在建住宅积极实施全装修”。这意味着,今后杭州住宅将进入全装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