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喜看都市“桃花源” 西湖区土地整治流转致力乡村振兴

2018-03-25 08:57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赵路 通讯员 高静玮

  浙江在线3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赵路 通讯员 高静玮)“这景象几十年没见过了,听说以后还要变景区呢!”日前,沿着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的灵龙路一路南行,68岁的灵山村村民吴祖授一边看着路边美景,一边感慨道。很难想象,这里一年前还遍布着甲鱼塘和违法堆场,杂乱无章。

  作为农村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土地利用如何破解“碎片化”“低效化”,发挥其规模效益,吸引人才、资金、产业回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西湖区是如何通过“环境整治”“土地流转”“产业引进”组合拳,整治出2.7万亩土地,打造出一个个都市“桃花源”的?

  土地整治出重拳

  “这里,曾经是洗涤厂和印染坊。”在西湖区三墩镇绕城村,指着家门口成片的紫云英花田,村民张凤坤告诉记者。曾经,在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绕城、华联两个村,散落着上千家“低小散”企业。小作坊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附近的水全部发黑发臭。

  在双浦镇,曾占据大量田地的是甲鱼塘和建筑材料堆场。吴祖授告诉记者,“温室养甲鱼,需要烧炭保温,以前村里的天都是灰蒙蒙的;堆场里的建筑材料像小山一样高,金属生锈以后,把田地染得红一片青一片。”

  在小作坊、甲鱼塘、堆场的长期“霸占”下,双浦、三墩失去的不仅仅是环境,还有大量耕地。双浦镇党委书记沈建立告诉记者,2016年年底前,全镇近半耕地被改变用途,剩下的677块在耕田地,平均每块面积仅为1.7公顷,可谓“处处有耕地,块块不连片”。

  “低小散”不去除,土地就无法成片流转,双浦、三墩就发展不起来。2016年年末,西湖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美丽西湖行动”。第一步,就是重拳拆违、治水。在三墩,35天之内拆了40多万平方米违建,拔掉了上千家小作坊;在双浦,1个月时间整治390多处违法堆场,清运了120多万吨垃圾。西湖区还同步实施了三墩和双浦的两大“清水入城”工程,引入钱塘江活水,剿灭了两个区域的近20条劣Ⅴ类水河道。

  流转2.7万亩田地

  2017年春节假期刚结束,双浦的灵山、杭富、三阳等9个村,同步召开了村民大会,核心内容就一条:把甲鱼塘、堆场统统关停,腾出土地,发展现代农业。

  “全域土地整治,土地流转是关键!”西湖区农业局局长谢素勤斩钉截铁地说,“‘低小散’产业全淘汰,可用土地全流转,一户都不能少!”

  事实上,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和甲鱼塘、堆场的效益日益下滑,当地的老百姓也盼着改变。村民大会上,该决议几乎获全票通过。仅用时10天,双浦就流转了近万亩田地。

  “整治前,每亩土地租金每年约1000元,流转后每亩每年2000元,且3年一次性提前给付。我们的租金收入翻了一番。”灵山村村民吴雄利说。

  2017年上半年,双浦共进行了三期土地流转,流转田地约2.1万亩。同期,三墩也用同样的方式,流转了近6000亩田地。总计来自20多个村的近2.7万亩土地,从小作坊经营者、鱼塘承包户和堆场主手中收回,成了连片的可用地。

  大手笔发展现代农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是产业振兴。在完成全域土地整治之后,西湖区先后与台湾五生农业、蓝城集团签约,在三墩与双浦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将达26.1亿元。

  蓝城在双浦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刚刚开张营业,蔬菜订单已经排到了两个月后。浙江蓝城双浦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兵说,“规模产生效益。西湖区大规模土地流转,为我们创造了最佳条件。”

  在三墩,一个“都市田园综合体”已经初步成型:新增23万多平方米沥青道路,区域内水体全部打通;沿河建设了12千米长的游步道,且每隔1千米就换一种色彩;还有4个花海公园……

  更美好的还在未来——今年,西湖区还要进行双浦9个村的整治和土地流转,到今年底,该区所有村庄将达到A级以上村落标准,实现“村村景区化”。一纸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已徐徐展开。

编辑:申思婕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