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在这位60岁技术男的镜头里 夜晚的杭州比白天更美更绚丽

2018-01-01 08:06  来源:杭州网 记者 应丹 祝云燕

  一件蓝色的工作服,是杨明四十几年的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最好标志。 张凡 摄

  长桥(杨明摄影作品)

  梦想小镇(杨明摄影作品)

  城市阳台  (杨明摄影作品)

  香积寺(杨明摄影作品)

  拱宸桥(杨明摄影作品)

  运河沿岸(杨明摄影作品)  

  杨明是杭州纺织机械总厂的一名员工,从事了四十几年的机电技术管理工作,退休后依然坚守岗位。六十岁的他,开始学习用32位芯片制作控制器,用C语言编程开发了网络控制系统,还开发出了许多工程技术人员都犯难的自动缫丝机上的激光光电探量模块。

  这个观念超前的杭州老牌工科男,除了拥有强大的逻辑思维之外,形象思维能力也很惊人。他用一部3千元的数码相机拍出的杭州夜景,让人惊呼“夜晚的杭州比白天更美更绚丽”。

  作为杭州最早一批数控技术人员,从十几岁进厂里做学徒,到后来担任动力设备科科长,杨明一直是厂里的顶尖技术骨干。只要是机电问题,小到电灯、电话,大到发电机、数控机床,大家首先都会想到请教杨明。那些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在他手里都迎刃而解,连年轻的工程师也佩服他是综合技术的“全能冠军”。

  杨明白天在单位钻研机电技术,晚上他用散步的时间带着轻巧相机拍照。“上班用的是左脑,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下班也要有意识地多动动自己的右脑,让形象思维也跟上来,不然脑子会左右不对称啊!”

  杨明拍照使用的是一款三千元级别的小数码相机,不追求“长枪短炮”,是典型的技术流。“这款相机虽不昂贵,但方便携带,在同类中采集记录光电信号的能力也不错。就像偏科的尖子生,单科很出色,但可能情商、体育等都不行。”

  在这台其貌不扬的数码相机下,夜晚的保俶塔在月光下也能让历史留下的石纹斑驳显露清晰,运河夜景也显得绚丽多彩、活色生香。杨明说,夜晚照片色彩还原和清晰度难度大,对器材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但也正因为这样,才让他更有挑战的乐趣。

  杨明的很多摄影作品都是采用接片合成大场景片子,例如他拍的“城市阳台全景”,是用11幅图片合成。或许是从事电有关的技术出身,杨明对相机形成图片的物理过程比较清楚,知道相机采集回来的光电信号,在每一个像素点上的电压、三种颜色的比例位数分别是多少,根据对光和色彩的理解,他拍出的照片也和别的摄影师不一样。

  很多摄影师拍摄时会研究光圈、对焦,而杨明则是把要拍的画面从光线暗到亮、远和近的范围都拍回来,用他的话说,是把能采集的信息都采集回来,之后再根据不同的需要决定用几张合成。“三分之一靠相机,三分之二靠后期。”

  如今,杨明所在的工厂转型创意园区,不少年轻朋友知道了园里有这样一位技术“常青树”。退休后依然坚守岗位,自学机电技术,还把业余爱好玩得比年轻人溜。最难得的是,他钻研技术和学习知识的精神,值得每个年轻人敬佩和学习。

编辑:潘洁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