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记得住乡愁 看得见未来 杭州城中村改造擘画美好生活

2017-12-28 07:24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首席记者 钱伟锋

  时近年末,61个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的集中开工,让杭州城中村改造提升翻开了新的篇章。

  2016年11月,杭州全面拉开城中村改造大幕。246个城中村,涉及数以万计的市民。

  破是手段,立才是根本。今年,在各城区相继完成征迁任务之后,这些拆后土地要发挥出城市“正能量”,更多的安置房和城市基础设施将不断在拆后土地上崛起。这些带着民生温度的建设项目,将承载起众多市民幸福和谐生活的梦想。

  改善民生

  告别178个城市“孤岛”

  民生记心头,事事总关情。

  南山路净寺西侧区域民居点,居民们居住在坐拥西湖美景的房子里,却饱受设施配套不全带来的不便。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只能在墙边搭建的小池子洗菜洗衣服。没有排污系统管网,生活污水就沿着墙根的明沟就地排出。下雨天,没有完善的雨水排放系统,雨水会流入居民屋里,最深的时候能淹到脚踝,屋外化粪池的污水也会溢出。在这里住了40多年的马宝珠一直盼着改变的那天。今年5月,西湖街道开始对南山路净寺西区域居民点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改造。一个月后,看着整治一新的房子,马阿姨非常开心,“环境像公园里一样,干净又整洁,住得舒服。”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的有机更新,更是为了加快城市国际化的基础工程、民生工程。

  在下城区,原来的员工宿舍被改造成老年公寓,100多位老人住进了设施完善的公寓,闲暇时,仍然能够和老邻居谈天说地;

  “脏乱差”的五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钱江新城2.0;

  充斥着油烟的绍兴路400弄不见了,未来这里将延续武林商圈的繁华;

  破败的祥符桥直街关掉了最后一家面馆,古运河畔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随着178个城市“孤岛”陆续消失,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民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传承文化

  建设与保护和谐统一

  乡愁是一种情愫,归根结底,是一种城市文化的传承。

  规划专家说,此次改造的178个城中村,大多历史悠久,每个村都有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城中村改造规划必须强调传承和保护这些历史文化,让人们“记住乡愁”,将城中村建成“建筑有特色、街区可漫步、文化有积淀、邻里有交流”的城市新社区。

  江干区在对老街的改建中,融入了许多彭埠文化元素,雕塑文化长廊就是代表。“草棚屋”“蚕桑”“三只炉子”“八桥”,这些浮雕刻下的是老彭埠千百年来的生活常态。彭埠以前的两个水塘也复现在老街里。四块明清时期鼎盛家族留下的石碑更是真正的古董,要好好保存下去。

  在滨江,借助城中村改造的契机,沉寂了几十年的西兴老街正在焕发新生。西兴街道机关党委副书记颜新龙介绍:“老街的整治以干净整洁为主要目标。主要是做‘减法’和‘加法’:减是指拆除违法建筑,加是指增加绿化面积、公建设施和停车位等,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寂寥了许久的杭州制氧机厂和杭州锅炉厂厂区,被纳入“城市之星”项目,根据规划,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以国际城市博览中心为主题,集艺术、影视、游乐、健身、美食、购物、会展、酒店为一体的国际旅游综合体。杭氧杭锅的9处老厂房也将被建设成一个博物馆群,包括国际城市博物馆、设计博物馆、当代建筑博物馆、时尚博物馆等。

  丈量民情

  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拆除旧房、迎接新生的过程,是一群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换取真情,取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下城区东新街道办事处主任孔奇的笔记本上,记录着每天的工作安排,记录着东新街道的过去与未来,记录着拆迁村民对未来的渴望,由此也得来了“笔记本主任”的雅号。自从2016年10月城中村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孔奇就一直处于“移动办公”的状态,他还承担着沈家分指挥部指挥长的角色。走访村民、走访企业、协调开会……日子排得满满的。一年时间,孔奇写满了4本200页笔记本。随着他和他的伙伴们深入走访,城中村改造的美好愿景,也慢慢深入人心。

  今年7月25日双浦新区整村搬迁签约工作正式启动,到7月27日晚,短短41个小时,完成浦塘、夏家桥、铜鉴湖三个村社共计1372户的签约工作,展示出“双浦速度”。签约工作的顺利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全力配合,也得益于“阳光搬迁”的政策。双浦镇推行“早签约早回迁”措施,让群众先签约,村社两委班子成员后签,让利于民。

  截至目前,全市已签约69411户(完成率201%)、拆除53238户(完成率154%),各区、县(市)均提前超额完成征迁任务,完成量超过近五年的征迁总量,主城区24个村、四区三县(市)27个村已实现整村征迁“清零”。

  看见未来

  新起点上再出发

  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产业洼地变高地,城中村改造,始终抓住改出城市“新颜值”、发展“新增点”、生活“新品质”的目标。为了让市民看到城中村改造的成效,杭州专门请来专家把脉“一区一规划”。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黄文柳认为,城中村拆除后的土地,是杭州下一步发展难得的资源,要从规划引领的角度,从城市综合交通、轨道、城市设计、文化保护等城市专项规划的角度长远规划,对梳理后的开发用地提出发展引导性建议,对产业升级、业态调整提出建议。

  滨江区长河街道江一公园就是城中村改造出来的“景观”,拆后共覆绿320亩土地。按照规划,未来这里将建北塘河创新中心,主打信息经济产业,未来是一批上市公司的集聚地。除此之外,这里还将配备与产业区相配套的文化设施。

  接下来,城中村改造工作将从“征迁为主”转为“拆建并重”,全力加快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按照规划,城中村改造完成后,全市可新增加初中24所(792班),新增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384班),新增小学54所(1890班),新增幼儿园116所(1433班)。此外,城中村改造将突出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衔接,此次改造约有43%的面积位于轨道交通站点800米范围之内,与轨道交通站点联系十分紧密。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挺过城中村改造攻坚硬仗之后,迎接市民的,将是更加美好的生活。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