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水管、一个微信群,听起来似乎是两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但在湖城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实际工作中,却成为了一件件治理工地扬尘的利器。
昨天,当记者来到湖城浙北医学中心施工现场时看到,每当一辆施工车辆在驶离施工区域前,都必须要经过一个沉淀池对车胎进行清洗,确保施工车辆不成为施工现场灰尘的“传送带”。
对于这样的场景,或许不少市民已经习以为常。但现场施工部门的负责人介绍说,这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清洗流程,但在实际操作中,正是这一步的清洗,让整个工地扬尘治理的“五步治尘法”形成一个闭环。
“从整个工地的建筑围挡,到建筑外部设置的喷淋系统,这五个步骤之间缺一不可,否则扬尘治理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据该负责人介绍,工地“五步治尘法”具体分解为,在落实封闭施工的基础上全面推行装备式工具化定型围挡;在工地大门进出口设置车辆自动水冲设施,并使用密闭加盖新型渣土运输车辆;在施工大门外侧设置《扬尘污染防治监管公示牌》,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举报;在施工场内主要施工道路、加工场地全面硬化,其他场地布置绿化,并设置排水设施、冲洗水源、喷淋喷雾设施;在建筑外架全部张挂密目式安全网(7层以上建筑全部设置外架喷雾系统)。从目前的治理效果来看,这套标准解决了施工过程中最容易产生扬尘的五个方面。
对于这套标准在治理工地扬尘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负责湖城浙北医学中心周边道路保洁工作的胡师傅。
胡师傅告诉记者,工地现在管理很规范,这让他们的工作量也减轻了不少。现在即使有少量的施工车辆在驶离工地时,轮胎上沾有少量的泥块。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也会立即进行清理。
一个沉淀水池,解决的是施工车辆的“脚底泥”,一个名叫“湖州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的微信群,则建立起湖城施工单位扬尘治理经验交流的“智库”。
湖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个微信群主要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质(安)监站、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群成员对施工现场存在的文明施工问题进行及时“曝光”、及时反馈、及时处理,提升问题处置效率。
此外,该微信群还与市智慧工地及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化对接,与站志愿者服务队“空小净”共享信息,利用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工地,借力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活动,全方位、多维度打好辖区内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战”。
据统计,截至7月,我市扬尘治理专项检查共检查建筑工地375个,检查建筑工地建筑面积近2406万平方米,累计签发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整改单138份,暂停施工令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