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宁波、嘉兴、金华三地市长 为了这事专门到了杭州

2017-08-08 09:52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金春华

  浙江在线8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金春华)昨天下午,我省召开“最多跑一次”改革第三次新闻发布会,发布“最多跑一次”改革最新成果。和通常部门自己介绍不同,宁波、嘉兴、金华三个市的市长,还专门到现场进行介绍。

  地市行政负责人专门到杭州,现场介绍各自这方面最有特色的经验,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已阅君就和各位一起,来看看这专门到场的三位市长,具体是如何说的吧。

微信图片_20170807181417.jpg

  宁波市常务副市长宋越舜

  一是梳理界定“一件事情”,使企业群众办事“效率更高”。当前,群众和企业一次办结单个事项比较容易,但“办成一件事,完成一项投资”仍有较大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我市积极开展“一件事情”梳理工作,对一个部门多个事项、多个部门一个事项、多个部门多个事项等情形进行深度整合。根据行业主管、主办证照、综合受理等情况确定牵头部门,并由牵头部门协调做好联办事项流程再造等工作。市本级按照“一窗受理、一表申请、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的联合审批模式,梳理形成了28个行业准入审批标准,努力实现多个部门协同配合的高效审批。各区县(市)“一件事情”梳理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慈溪市梳理界定了包括餐饮企业、超市、药品零售店等常见性市场主体审批“一件事情”50项,涉及18个部门;办理“一件事情”58件,实现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平均精简办事材料30%以上,提速20%以上。

  二是全面推行“统一受理”,使群众和企业办事“时间更短”。一开始,我市就把打通信息孤岛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关键,组织力量集中攻关,认真梳理网上行权的全生命周期,打造集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办结、网上付费于一体的全链条行权体系,努力实现“全网通办”。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依托政务服务“一张网”的统一框架,整合各类政务资源,融合各类服务应用,对接各部门自建审批系统,联通市、县、乡、村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着力建设全大市一体化的“统一受理”平台,打造全市办事服务事项统一引导、统一收件、统一交办、统一审批、统一出件、统一反馈的综合政务服务管理网络。目前,全市“统一受理”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市本级、10个区县(市)、6个开发园区的分节点已配置完成,其中市本级平台已投入试运行,可实现23个市级部门317个事项、区县(市)约3000个事项的统一受理。

  三是探索开展“打包审批”,使企业群众办事“速度更快”。投资项目审批因为涉及的环节多、部门广、周期长,容易造成“中梗阻”。我市积极探索特定区域、特定项目“打包审批、集成服务”改革,促进投资项目早审批、快落地。在投资项目功能基本相近、开发进度大致相当、审批内容基本相似的成片开发区域内,把“多个投资项目”视作“一个项目”,统筹把握绿地率等强制性指标,共享区域化评估评审结果,提前统一办理投资项目共性化、前置性评估评审手续。目前,该做法已在市县两级8个功能园区全面得到推广应用,共有248个项目进行“区域评估、打包审批”,总投资达1094亿元,平均节约行政审批承诺时限22日、中介服务时限36日,土地利用率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集约利用土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

  四是着力打造“四个平台”,使群众和企业办事“距离更近”。按照省统一部署,我市一手抓“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手联动推进“四个平台”建设,努力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实现群众和企业“家门口办事”。截至6月底,全市154个乡镇(街道)均已完成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并实现全面有效运转。在具体工作中,加快推进各类服务事项向基层下沉,梳理形成各乡镇(街道)“最多跑一次”事项,如:镇海区庄市街道将涉及规划、环保、税收、社保、医保等67个事项纳入便民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信息打通后更多的事项可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同时,我市积极探索市、县无差异服务的“一城通办”,以文广新闻、公安、质监、人社等部门为试点,试行“就近就便受理、审批权属不变、数据网络流转、批件快递送达”的模式。

微信图片_20170807181532.jpg

  嘉兴市市长胡海峰

  根据最新公布的事项梳理清单,嘉兴市本级已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1029项,县(市、区)平均818项。

  一是实现“一窗通办”,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将分设的部门办事窗口整合为统一的综合受理窗口,全面梳理事项的内容和流程,修订完善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取消不必要的证明和申报材料,通过事项办理标准化,实现“进一个门、到一个窗、办多家事”。比如当前一段时间群众办事事项最多的不动产交易登记,改革前办理一张权证,必须要走完交易、缴税、登记3个环节,往返跑住建、地税、国土3个部门5个窗口,历时1个月,改革后则仅需去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个综合受理窗口,就能实现当天办结领证,而且最快的,像我市的南湖、桐乡、海宁等县(市、区)已经实现了1小时立等可取。再有,针对之前企业反映比较多的投资项目审批手续多、周期长等问题,通过采取“多图联审”“联合测绘”“多评合一”,将审批周期由原来100天左右最快压缩到45个工作日以内。比如海宁正在开展的施工图联合审查,由综合受理窗口统一受理电子施工图纸,通过“联合图审”系统派发至多个业务部门同步开展审查,再由综合受理窗口统一汇总审查意见并反馈至建设单位,形成了“一套图纸送审、同步进行审查、统一口径反馈”的并联审查“闭环路”,审批时限缩短50%以上。再比如桐乡,通过将项目前期所涉及的能评、环评、安评等评估事项,由串联方式调整为并联方式,通过实行“统一受理、统一评估、统一评审、统一审批”,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和审批环节减少。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着眼打破行政审批“部门壁垒”,成立南湖区行政审批局,集中实施全区16个部门255个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

  二是实现“就近通办”,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就近跑一次”。横向上,加快推进“异地能办”服务,方便群众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就近、自主选择办事地点。如一个在海盐县工作的职工,以往如果他在嘉兴市区购房,就必须前往市区的公积金网点办理公积金贷款手续,而现在实现了“全域可办”,在海盐县他就可以到离自己最近的网点办理贷款手续,即打破了原有只能在购房地办理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限制,实现了“就近跑一次”。在我市类似的还有,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驾驶证延期换证等174个审批事项都已实现了市区同城多点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护照办理等48个审批事项则更进一步实现了五县两区的全市通办。纵向上,重点推进政务资源下沉,建立“零距离”服务机制。截至5月底,全市镇(街道)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全面落地,以此为支撑,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便民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原本由县级行政服务中心承担的民政、人力社保等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到镇村一级。目前全市73个镇(街道)、1147个村(社区)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和代办点,平均向每个镇(街道)延伸政务服务事项92项,村(社区)39项,逐步做到了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是实现“一网通办”,让群众和企业办事“不用跑一次”。通过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渠道,提升政务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按照“在线咨询、网上申请、快递送达”的办理模式,综合运用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支付等技术手段,实现办事“零跑腿”“零上门”。目前全市已有45个部门124项业务纳入政务云,初步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政务信息资源互通和协同共享。就在上周一,嘉兴在全省率先上线了“一体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该平台较之原有系统,具有三大改进:事项申报更为清晰简便,事项实现全流程监管,顶层统筹利于共享。通俗些讲,以往申办企业投资项目涉及到数十个审批事项,办起来很复杂,但现在通过新平台,变得简便易行。对企业而言,可以实现网上“一口申报”,只要获取一个企业赋码进入平台,办事环节、办理进度、操作指南一目了然,点进每个环节,可以直接在线提交审批材料,确保办件种类、内容完整到位、无遗漏。对政府而言,做到了“一网办理”,实现了项目从立项、报建、建设到竣工的全流程网上受理、网上办理和网上监察,用“数据跑”代替“企业跑”,从而全面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效能。

微信图片_20170807181750.jpg

  金华市代市长尹学群

  金华市第一时间建立健全改革推进机制、出台系列改革方案,市本级788项、县级平均676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五大领域“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综合窗口投入使用,并创出了金华特色:

  一是“淘宝式”网上办理助力群众办事“零上门”。以浙江政务服务网为依托,以电子证照库为基础,推行网上认证、网上申报、网上签名、网上缴费、快递收发的政务服务“淘宝式”全流程网上办理模式。市本级254项、县级平均138项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零上门”。

  二是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7月19日,浙江省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在金华率先上线运行,企业登记从“面对面”转变为“键对键”,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双创”活力。截至6月底,全市企业、个体工商户总量分别居全省第4、第2,增幅分别居全省第1、第3。

  三是“警医邮”便民服务项目跑出改革新速度。推行交警、医院、邮政三方合作的“警医邮”便民服务,在各邮政服务点就可以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抵押登记等4大类11项政务服务事项,形成了警务服务“掌上跑、就近跑、一窗跑、轻松跑、预约跑”的“五跑”格局。

  四是不动产登记“五制”服务法得到央视《新闻联播》点赞。创新推出午间值班制、政务夜市制、“365制”、网上预约制、领导轮岗制等“五制”服务法,实行午间办、晚上办、周末办、假日办,延长办公时间,引导错峰办理,用政务服务的“超时”换取群众办事的舒心。

  五是率先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应用。全市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已全部接入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并打通支付宝、移动APP、自助设备等8种支付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缴费。截至6月底,通过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实现缴费440万笔、16.5亿元。

  六是开办网上“中介超市”规范中介服务。建立市县一体网上“中介超市”,230家中介机构入驻,涉及行政审批的52类中介服务事项全部可在网上实现,每个服务事项中介机构都在3家以上。截至6月底,完成中介服务事项1.5万项,中介服务提速1/3以上。

  七是受理窗口向基层延伸实现群众办事“就近跑”。以“四个平台”建设为基础,推进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平台向“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如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便民服务中心可受理162项服务事项,办事一般不出村。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