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4日讯(通讯员 马莉)越城区地处绍兴市中心城区,历史与现代交融、古镇和新城并进,在全省高质量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全市“融杭联甬接沪”战略的实施等背景下,越城全力打造“首位度中心城区”。首位度,意味着更大的使命与担当,更大的责任与挑战。美丽城镇建设在这个节点上踏浪而来,与美丽城市、美丽乡村一起构建全域的“美丽越城”。
从2019年9月开始,越城区开展美丽城镇建设,以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加快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而提升整个越城的能级和品质。在省市“五个美”的总体目标上,越城增加“生态美”,提出了“六美”新愿景。东浦街道、斗门街道、皋埠街道、陶堰街道、马山街道、孙端街道、富盛镇、沥海街道等镇街如同围绕着主城区的8颗明珠,正待细细打磨、串珠成链,为“重要窗口”的“越城风景”绽放耀眼的光亮。
目前,全区2020年的224个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已累计完成投资额84.21亿,完成当年度投资额的82.34%。
汇聚“红色力量”激活建设动力
8月21日上午,有着7年党龄的孙端街道居民冯玉祥戴上“红色宣讲队”红袖套,拿着一叠美丽城镇建设宣传资料走进吴融村口的一家服装店向店主宣传孙端街道开展美丽城镇建设的情况。与此同时,由14名党员组成的“红色管家”正分为“环境卫生组”“交通劝导组”“秩序维护组”到孙端街道的路口、街面进行街容秩序的长效管理。这是越城区美丽城镇建设“红色行动”的活动场景。
越城区以党建为基,将“红色”元素贯穿在美丽城镇建设的方方面面,凝心聚力、快速推进。相继开展了“红色智囊团献智”“红色宣讲队聚力”“红色管家长效共管”等三项红色行动,吸纳在职党员、退休党员、乡贤代表等组成“红色智囊团”,在建设规划设计等方面出谋划策;发动在职党员、退休党员、有文艺特长或者热心公益的居民村民以及中小学生加入红色宣讲队,通过文艺演出、入户宣讲、活动展示等开展美丽城镇建设宣讲;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网格长制、党员街(路)长制等方式组建“红色管家”,动员党员自愿认领“责任田”,主动参与文明劝导、环境保洁、垃圾分类、秩序维护等长效管理工作。
集聚“绿色力量”赋能美丽经济
青山叠翠、碧波映照,白墙黛瓦间,乌篷船破水而来……“生态美”是越城区美丽城镇建设的自选动作,始终坚持“两山”理念,推行“污水零直排”“五水共治”“无废城市”创建等一系列环境治理举措,注重保护小城镇山、水、田、湖、城的生态格局,将生态美转化为“美丽经济”增长点。
孙端街道有农田2.1万亩、水田1万多亩,河湖纵横交错、稻田星罗棋布,一派田园风光。将丰富的河湖农田资源和“鲁迅外婆家”的人文乡情进行深化和结合,是孙端街道美丽城镇建设的着力点。特意设计打造了安桥头鲁迅外婆家朝北台门——中央黄酒酒库风情点——小库村田园综合体“树童部落”——皇甫庄鲁迅舅舅家这条水乡观光游线,让人们感受原汁原味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风情。陶堰街道则积极打造运河景观生态线、蔬果采摘乐玩线、油菜花田风景线,推进民乐原乡美丽田园综合体建设。富盛镇推出上旺红色文化特色旅游,打造抹茶小镇观光园,建设托斯卡纳风情园、诸暨仙山3A景区,建立6个四季果蔬采摘基地等,全力推行文化生态旅游。
新兴“特色力量”做强产城融合
越城的镇街是首位度中心城区的镇街,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镇街,既要宜居,更要宜业。越城区注重挖掘内生动力,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提升,形成产业和城镇有效互动、共赢发展的新模式、大格局。
越城区政府和融创集团、深融文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约300亿元开发黄酒小镇东浦片区;东浦街道还推出一了系列优势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项目落地。现东浦老街上越酿工坊、东浦黄酒馆、云集昌记酒坊等13家商户均已营业,成立198文创园,对入驻企业实行免收租金政策,大力扶持东浦酿酒厂、中粮绍兴酒文创园等当地黄酒企业,开发黄酒奶茶、黄酒面膜、黄酒棒冰、黄酒鸡尾酒、黄酒巧克力等一系列黄酒衍生品,黄酒与文创已然碰撞出了新的火花。而作为“都市节点型”省级样板培育对象的沥海街道,是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杭绍甬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正在打造生物医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长三角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大平台,并提出了‘一核、一轴、一带、多点’的美丽城镇建设思路:将建成区设为综合服务核心,以南北向便利交通为发展轴,推动东西向产业发展带,造就区划内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创云岛等高端产业多点开花,规划打造湾区南岸枢纽,创新智能智造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