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庞舒青)自2016年全面启动“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来,嘉兴凤桥镇在辖区内掀起一场又一场学法、守法高潮,更在一次次的宣传实践中,结合当地实际,创造出只属于凤桥镇自己的普法“新路子”。
如今,2020年已过半, “七五”普法工作也即将迎来最后冲刺,凤桥镇会如何调整奔跑的呼吸节奏,在收官之年为“七五”普法画上圆满句号?
创新宣传模式,让“法”成为知识“快时尚”
乡村生活总是惬意而随意,对大多数农村人来说,生活中的规则是由心而定的,甚至在很多农村老人心中,作为长辈,就有对于乡村琐事的发言权和决定权,殊不知这种充满了“人治”想法的偏见,恰恰与法治概念背道而驰。
普法就是要让法治观念替代人治感情,让法的思想深深刻进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中,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而这也正是普法难点所在,如何让群众发自内心接受法治观念,如何让公序良俗为法治让路,如何让法治成为群众遇到难题后的首选?
自2016年制定镇级普法规划以来,凤桥镇在完成常规的摆摊宣传、集中培训、视频展播等规定动作以外,创新普法思维、开拓普法路径,结合时下流行的短视频传播途径,让枯燥无味的法律宣传也能成功触网“互联网+”。
同时结合美丽城镇建设,将普法内涵融进乡村绿道的建设过程中,打造出全省首条全长5公里的乡村振兴法治示范路。
“法治教育到不到位,关键还是普法的第一步能不能叩开人心。”凤桥司法所所长曹建荣介绍。
今年3月一条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热点的普法短视频出现在凤桥人的朋友圈,画面里的小伙子操着一口本地口音,冲着镜头介绍着遇到消费纠纷应该如何正确保护自己的权益。简单的制作配上直白的语言,却获得了不少群众点赞转发,仅视频发布首日就吸引百余位粉丝关注。“经过转发分享,预计此条视频的覆盖面能达到千人以上。”曹建荣表示。
与此同时,“凤桥发布”微信公众号也开始蓄势发力,普法内容以平均每周一条的更新频率,频繁在凤桥人的朋友圈刷屏、霸屏。截至目前,该微信公众号已发布普法相关知识推送百余条,最高阅读量达千余次,在真正意义上将需要花费一两个小时才能学完的法律知识凝聚成了群众茶余饭后玩手机时的随意一“点”,充分利用起短短几分钟的“碎片时间”。
在今年3月抗疫期间,为保证普法宣传不断档,法律知识不留白,凤桥镇还借鉴学校线上复课的创新模式,在钉钉等社交平台开起普法网课,为两百余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志愿者、机关干部送去线上普法网课。
据了解,截至目前凤桥镇在法治宣传、法治培训、法治公益活动等普法工作中已累计投入资金59.7万元,组织开展大型法治专题文艺汇演3场,各类法治宣传活动71场。
下探延伸触角,让“法”成为生活必需品
“农村法律教育知识的缺失,根在意识浅,难在无处问。”曹建荣说。
在凤桥镇全面铺开七五普法工作之前,村书记、村主任就是群众遇到法律难题之后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现实是大多数村干部都非科班出身,村民提出的疑难问题也只能通过再次咨询专业法律人士才能得到相应的答复,在这一来一回之间,容易出现传达不明确、释义被误解等负面影响。
为打破这一窘境,凤桥镇在继续巩固前期已有的村(社区)兼职法律顾问这一举措以外,进一步畅通乡镇法律咨询渠道,在全区首创“三官一师”工作。“通过法官、检察官、警官轮序每周一次,律师每天驻守的形式,让这些法律界的权威‘走基层’‘入乡邻’,化被动接受咨询为主动上门服务。”曹建荣介绍。
今年7月,因为生意上的问题与人产生纠纷的村民老张就享受到了“专属”法律顾问带来的便利,“之前要么跑远路到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咨询,要么就是自己上网查,费了不少时间精力,现在走几步路就能解开心中的疑惑,确实便民。”
在打通农村法律咨询难点之后,凤桥镇又将重点突破的攻坚点落到企业上。今年4月,凤桥镇借助国家安全教育日和疫情后期复工复产的契机,开展“法雨春风”法律服务月活动,为辖区企业代表提供法律服务及法治体检,活动期间总计法防法律读本100余册,宣传折页200余份,精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期间,凤桥镇还进一步延续新居民学法用法普及工作。在入企宣传同时,为新居民提供上门法律咨询服务,并将法治教育纳入到新居民办证办事、积分制管理、子女教育、用工招聘和培训等多个环节,确保新居民群体也成为法治教育上的重要一环。
在“七五”普法的收官之年,凤桥镇还将牢牢把握最后冲刺的百米,调匀呼吸稳下步伐,进一步激发法治宣传创新活力,高质量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为建设“重要窗口”中的精彩板块贡献凤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