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6日讯(通讯员 吴雨婷)为持续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居民幸福感,今年7月份起,绍兴正式启动深化生活垃圾治理“越分越美”行动,从源头减量到分类投放提质、分类收运整治、分类处置提升,科学部署垃圾分类链条的每一步,利用数字场景化应用等手段,真正解决居民垃圾分类中的痛点问题。
源头减量 分类投放
源头减量,既是垃圾分类的根本点,也是绿色建设的着力点。绍兴将强化过度包装治理,从身边随处可见的快递着手。按照计划,全市快递、电商等行业推广应用45mm以下“瘦身胶带”和免胶带纸箱,大力推广可循环快递箱(盒)。此外绍兴还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倡导绿色生活工作方式,通过推广轻量化标准与可循环介质,做好源头的“减肥瘦身”。
分类投放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前端,是决定垃圾分类质量的重要一环。绍兴计划在居民小区、商业街;农贸市场、商超、餐饮、酒店等经营场所;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三类场所,全方位提升分类质量。据了解,依托“智能化设备+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行技术,越城区现已开展小区垃圾分类数字化治理试点,设置智能化垃圾分类站;上虞区的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则在现场设置垃圾分类机器人,引导群众分类投放。
科技加持 宣传普及
在垃圾分类更准确的前提下,通过提标改造收运设施、完善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利用数据收集与无害化处置技术,让垃圾运输更规范、回收利用更高效,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全过程“数智化”“透明化”。
除了数智化的分类工具,还要辅之多形式、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手段普及正确的分类知识,让垃圾分类“深入民心”。在智能化垃圾分类站,小区居民可以利用智能卡,对照着将分类后的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箱内,正确投放能够获得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后,就可以兑换有关礼品。据了解,新昌县的工作人员根据农村留守老人文化层次低、分类知识难理解等实际情况,编成“会烂的放绿桶,可以卖钱的放蓝桶,有毒的放红桶,剩下的都放灰桶”这样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来帮助老人理解如何正确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与治理是一场持久仗,流程的每一步都是关键,从全局部署到践行,既需要科技智慧的助力加持,也需要让垃圾分类的观念切实走进每一个居民的心中,做到从“一个桶”到“分类投”,从“嫌麻烦”到“成习惯”。绍兴力求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做到“越分越美”,提升城市环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