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3日讯(记者 陈汉滨)“对照身份证,刷脸、进站,这也太快速太方便了。”日前,由苍南县委宣传部主办的“新媒体看苍南”活动,走进酷似海鸟的苍南高铁站新站房,采风团的成员们对人性化的智能检票系统赞赏有加。
杭深铁路苍南站是国内首个县级高铁始发站,2009年9月28日建成启用。因区域发展势头迅猛,客流量从初始设计的日均发送600人次上升至2018年的日均6000人次,高峰期达15000人次,进行适应性改造升级迫在眉睫。
“这几天,苍南站改扩建工程正在抓紧进行各项工程验收工作,新站房即将正式投用,这将成为中国当前规模最大的县级高铁站,全国首个2.0版的县级高铁站。”苍南县城市建设中心主任詹光华介绍说。据悉,苍南站改扩建工程累计投资6.4亿元,历时20个月建设,各单位分班抢进度协同推进,既保障旅客进出通行、施工建设互不影响,又节约了国土空间和建设资金。
除了人脸识别进站、匝道智能玻璃等智能化设备,走进苍南站新站房,处处都能感受到“畅通整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设计理念。站房吊顶“黄金海岸线”造型突出苍南海洋大县地域特色,夹层百米长卷展示出苍南丰富的山海旅游资源,二楼西侧的《苍南民俗风情图卷》、北面的双立柱、东侧的《苍南历史人物图卷》三大石材浮雕群,则生动展示了苍南的民俗风情和历史重大事件,实现当地文化与高铁文化的完美对接。
作为站城融合发展、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引擎,目前,苍南站新增轨道和新建站台已投入使用,日图定办客列车已增加至63列,其中始发车达21列,未来还将打造成为辐射浙南闽东北地区5县(市)近400万人口的区域交通大枢纽。
采风中,苍南的山水、人文、民俗、历史文化与新动车站房文化的深度融合,引起采访团的广泛关注,在饶有兴趣参观的同时,也让大家细细品味,深深思考,对游苍山碧水、尝人间美味,寄情民俗活动,体味历史人文也有了新的解读和启迪。